美文网首页中医育儿
全家“悉心的照料”下的孩子,为啥越补越瘦?

全家“悉心的照料”下的孩子,为啥越补越瘦?

作者: 彼岸花会开 | 来源:发表于2023-02-16 12:45 被阅读0次

有不少家长说自己的孩子特别瘦,而且不管怎么吃都是这样,各种补品维生素、各种好吃的一起上也没什么效果,甚至孩子反而还越补越瘦。

不仅如此这类孩子还经常生病:感冒咳嗽、过敏、胆小、脾气急、多动等。可把父母给急坏了。

 为什么在全家“悉心的照料”下,孩子反而成了这样?

首先儿童标准体重计算公式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孩子在1到6个月的时候体重=3+月龄×0.7(公斤);

孩子在7到12个月的时候体重=7+(月龄-6)×0.5公斤;

1-16岁的孩童可以这么算,标准体重(公斤)= 年龄 x 2 + 8。

如果要是不及或超过标准体重的20%~ 30 %,说明宝宝已经有些胖或者瘦了,那父母就应该引起重视,及时调理孩子身体。

有了这些,大家就可以自己去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孩子瘦弱通常会有两种表现:不爱吃饭或太爱吃饭。

说到脾虚,家长都知道脾虚的孩子不爱吃饭、长得瘦小、面色差,等等。

 以前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时候,说谁家孩子瘦瘦弱弱的话,大家都会猜测是不是吃的不好。

但有些孩子很能吃,食欲好、吃的也多、不挑食,可以说来者不拒,但也不长肉,总是瘦瘦的样子。

甚至越是家庭条件很好的孩子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太能吃也是脾虚的一种,这是胃强脾弱。

脾和胃共同组成人的“后天之本”,胃是腑,主要发挥受纳腐熟食物的作用。

脾为脏,主要作用是将食物转化为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

不爱吃饭导致的瘦弱比较容易理解,

孩子的脾胃运化能力比较差,消化不了太多的食物,尤其是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所以吃的就比较少,能够吸收为身体所用 的营养就少,自然就比较瘦弱。

当胃的功能还正常,但脾的功能变弱时,孩子就容易出现吃的多拉的多或者便秘的情况。

所吃的食物不能充分被脾转化为“气血”“营养”,虽然吃的不少但身体的反应是“营养”不够,总觉得饿,还会吃很多,但孩子面色看上去并不红润,甚至面色黄缺少光泽,孩子虽然吃的多,但不长肉,还是瘦瘦样子。

这种情况在中医来说应该叫疳证,这是一个中医病名。

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小儿慢性病证。

关于这个“疳”的含义,自古有两种解释:

其一是“疳者甘也”,是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证;

其二就是“疳者干也”,指气液干涸,形体羸瘦。

 临床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大便不调为特征。

由于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会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可以归为喂养不当和饮食不节。

《活幼心书·明本论》中记载:“吁凡婴孩所患积症,皆因哺乳不节,过餐生冷坚硬之物,脾胃不能克伐,积停中脘,”

《保婴撮要·食积寒热》曰:“小儿食积者,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积。”

小儿神识未开,乳食不知自节,若喂养不当,乳食太过或不及,均可损伤脾胃,形成疳证。

“不及”主要指的是喂养不当,

而“太过”主要是指饮食不节,

乳食无度,过食肥甘厚味、生冷坚硬难化之物,或盲目的吃一些滋补食品,以致食积内停,积久成疳,正所谓“积为疳之母”也。

从脏腑角度来说,其实就是脾胃受损。

但是因脾胃受损程度不一,病程长短有别,而病情轻重差异悬殊。

大多初起仅表现脾胃失和,运化不健,比如会有轻度的脘腹痞胀,或胃脘嘈杂,厌食挑食,呕吐泄泻,大便不调等证候。

如果,这个阶段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下个阶段就是脾胃虚损,运化不及,积滞内停,窒塞气机,阻滞络脉,会呈现各种营养不良的症状,

比如:形体明显消瘦,面色萎黄,肚腹膨胀,毛发稀疏,性情烦躁、夜卧不宁等。

针对不爱吃饭的孩子

调理上我们要开胃消食、补养脾胃

这种情况,可以吃萝卜、山楂、茶叶、神曲、麦芽、鸡内金等开胃消食;

再加上经常吃山药、南瓜、包心菜、芋头、栗子、大枣、扁豆、玉米、胡萝卜等补脾养胃,益气养血,这样就可以使脾胃健运功能得以恢复。

大家可以发现,小儿用药往往是两方面并进,一开胃消食,二补养脾胃,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加强了效果。

对于吃得多、容易饥饿的孩子

一定不要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口腹之欲,顺着孩子胃口吃,只能越补越糟糕。

每一餐只吃七分饱,并且要教会孩子细嚼慢咽,不要一顿吃的过饱;

饮食结构要做调整,一定要以素食为主,减少肉蛋奶食物的量。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健脾作用较强的食物。

不止饱足的孩子大家还有一点要注意:

有的孩子不是他真的吃不饱,而是他可能是情感上缺乏安全感,是孩子的一种心里的需求。

孩子有时候会用妈妈给不给吃的来评判妈妈是不是爱我,然后他接受不到足够的爱的时候就会不断的索取。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父母要学会把爱及时的传递给孩子,尤其有效陪伴和精神引领。

妈妈带孩子也不要总在吃的上面打转,妈妈如果总在家里琢磨吃的,孩子也会潜移默化总在想吃的,带孩子重要的是陪伴,可以带孩子一起做一些亲子游戏。

身体瘦弱的孩子平时经常给孩子做做推拿:

补脾经、分推手阴阳、揉板门、推四横纹、摩腹各5分钟,捏脊捏3~5遍。

当然,平时也要注意脾胃护理的:

1.建议母乳喂养的婴儿,6个月之后再逐步添加辅食,遵循反馈式喂养。

2.不要强迫孩子吃饭,

根据孩子的饮食习惯,做到定时适量,荤素搭配,少食肥甘厚味、生冷坚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鼓励孩子多食蔬菜及粗粮;

“很多病真的是吃饱了撑的”,吃饱就睡伤脾胃,吃得太多也伤脾胃。

只吃七分饱,尤其是晚餐不要吃太多。

饮食不当就会导致脾运失司,造成伤食症,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

3.平时要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

小孩都爱吃甜食,但甜腻的食物在运化过程中容易产生湿气,脾怕湿,因此甜食要少吃;

另外,多吃肉食、奶类也容易产生湿气。

生病期间尤其要严格忌肉蛋奶类和水果甜食(每次我都会一二再再而三的嘱咐忌口)。

4.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

很多家长一直深信“多吃水果身体好”,水果多寒凉,脾怕寒凉,生冷食物都会对脾造成损害,适量就好,尤其应该忌雪糕冷饮等。

5.适当运动

脾主四肢与肌肉,久坐伤脾,适当运动才会醒脾,不运动也是脾生痰湿的原因之一,小孩还是应该多去户外在大自然的环境里运动,对脾胃养护很有益处。

6.不要思虑过多

思伤脾,现在的孩子承担与年龄不相匹配的用脑也会伤到脾胃,所以学习上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同时保持家庭家庭关系的和谐,这也是影响孩子思虑过度的主因。

平时坚持做到这些,孩子的脾胃就能保持正常工作,变得强大,自然就会长肉了。

希望家长们能够理智对待孩子生长发育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一株幼苗的成长,因着不同的种子,在普遍性需求的而家出上,应给予特定的照料。越稚嫩,越需要悉心的呵护,才能让其成长得...

  • 为啥孩子越管越差?

    图文 微微流念 新冠疫情的原因很多孩子在家上网课。家长们焦虑得无以复加,上班心思都不在工作上,尽担心家中...

  • 孩子脾虚,千万不要做这些事,小心越补越瘦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孩子脾虚。孩子脾虚千万不要做这些事儿,小心越补越瘦。 生娃是一道坎儿,养娃更是一道难以跨过的鸿沟。...

  • 给孩子吃清粥小菜,为什么反而营养充足-丹江口福宝小儿推拿

    许多父母都担心孩子营养不良,给孩子东补西补,却发现孩子越补越爱生病,医生告诉父母,给孩子多吃点清粥小菜,可对医生的...

  • 给孩子吃清粥小菜,为什么反而营养充足?

    许多家长都担心孩子营养不良,给孩子东补西补,却发现孩子越补越爱生病,医生告诉父母,给孩子多吃点清粥小菜,可对医生的...

  • 越吃越瘦的清单

    (1)蔬菜类:比如冬瓜、海带、芹菜、西红柿、黄瓜、芦笋、白菜、苦瓜、丝瓜、白萝卜、蘑菇、南瓜、花椰菜、甘蓝、茄子、...

  • 越吃越瘦的魔芋

    昨天去买菜的时候,看到一个摊位,平有魔芋卖,那老板是个三十出头高个子的英俊男人,人很机灵,看到我,赶紧站起来招呼。...

  • 越练越瘦

    越练越累不说,还越练越瘦了。瘦的指甲都瘪了,都出坑了。那天训练完下车,往体校食堂走的时候武伦梅在我旁边,突然看见我...

  • 越吃越瘦

    用餐时间很关键,早餐可以在八点半之前吃,晚餐尽量在下午5点吃,两餐之前间隔4到6个小时是最佳的时间。 吃饭的顺序注...

  • 越瘦越想瘦

    今天气温30度了,穿了比较紧身瑜伽裤子, 还是感觉自己肉多(体重只有104斤) 虽然肉确实还是比较紧实,想想之前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家“悉心的照料”下的孩子,为啥越补越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sp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