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们知道有父亲的好处了吧!小时候,你任性妄为的时候,就得要有父亲给你一个大嘴巴子!”司马昭囚禁了嵇康,狂笑幼年失怙的嵇康未曾有父亲的教养,不懂得处世之道,太过任意妄为而不顾身家性命。更俗剧院上演话剧《广陵散》,这一幕,让我对司马昭“刮目相看”,他深谙“父亲”之重要。司马懿,老谋深算、精于奇策,司马昭为政之道与他父亲如出一辙,是“虎父无犬子”。
剧中阮籍也幼年丧父,在曹氏司马氏集团争斗的夹缝里委屈求生,写了《劝进表》却没有换来嵇康的生还以致忧愤而死。竹林七贤是鲁迅笔下“中国的脊梁”,我在这里不做道德评判,身为母亲,我只说说司马昭的“家教”意识。
幼年失怙的孩子,失去的不仅是物质的倚靠,更是情感的链接,心理的呵护,以致人生常被扭曲成“不值得被人爱”的悲剧。
林黛玉,自幼丧母、继而丧父,寄居贾府,内心极其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她的敏感多疑、尖酸刻薄都是对自己的防御和保护,也招引他人对她的隐形攻击,丧失了别人对她的信任。“宝玉娶亲”被隐瞒,那是大家都不信任她的承受力、忍耐力。她对宝玉也是疑虑重重,如果抱有“信任”,记得宝玉说过“你放心”这类心心印证的话,她应该心有灵犀地感知到迎娶他人不是宝玉的初衷,何必焚稿断痴情?等一等、忍一忍,还可以有口气把事情弄明白。可是,她的身体吃不消了,她对自己的攻击实在太厉害了,她觉得自己不受人喜欢,从小相继没了母亲、父亲,寄人篱下,孤蓬无根,被抛弃的感觉让她的存在感、安全感极低,她觉得唯有离开这个人世才能印证:我彻底被人抛弃了,我的确不值得别人来爱我。
幼年失怙的孩子,失去的还有精神层面的教养。每每回乡,看到姨妹生前的院落,我总怅然若失。姨妹还在襁褓中母亲因病撒手人寰,姨父辛苦把她拉扯大,却没有给予足够的教养。活到三十多岁,她依然对不顺眼的人张口就骂,对自己的孩子拳打脚踢,对公婆给的钱挥霍无度,整日招徕狐朋狗友狂吃海喝。某一日,KTV里与人口角继而推搡,不幸殒命。亲人悲愤交加,狐朋狗友销声匿迹,只有我这远嫁的姨姐去殡仪馆给她送衣服,一路上我恐惧生命的无常和凄凉,我不能相信三天前同桌吃饭羡慕我那廉价的斯沃琪手表的她已经尸骨如冰,我慨叹她缺少教养、缺少对钱财的掌控能力,因而没有福分享受既有的财产(她公婆颇能赚钱)。
想《红楼梦》里,那只有哥嫂没有父母性格刚烈的晴雯,那只有老娘没有父亲的尤氏姐妹,那缺了父亲的花花公子薛蟠……是不是悲剧的命运都有“教养”缺失之过?还那王熙凤自小是当作男孩来教养的,是个文盲,却懂权谋之计,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反送了卿卿性命”。
看来,没有教养和教养错了,是一样的可怕。
贫穷和文化断裂导致我们几代人“没有教养”。50、60后的一代人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荼毒,即使贫穷,男人也是在兄妹群中被惯养的,看看我们(70、80后)父母的婚姻,“妈宝男”父亲使我们的母亲过得无比艰难、身心伤痕累累;70、80后的我们,独生子女政策下的“妈宝男”“妈宝女”有增无减,忙于物质生活改善的父母疏于对我们“心”的教养,70后80后是无数男女“巨婴”的组合。最近看到资料上说,高考后中年夫妻离婚率是高考前的两倍,不少夫妻再也混不下去了。
当社会更物质化,孩子更容易“没有教养”和“教养错了”。如今的孩子是幼年有过贫穷经历的中年人喂养大的,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的教养使得他们“心智”低幼化,以感官享受为人生终极快乐;物质的充裕削减了他们对精神伴侣的渴求;社会学心理学知识揭秘人性,使得人对高质量的亲密更为畏惧;恋爱成家养育子女的物质和精神成本太高;国家鼓励生二孩政策或将导致更多人恐婚、恐生;还有啃老族,估计等到老年,才能感受“老无所依”的人生终极的孤独,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这个年代,“心灵”的教养是不是更为重要? “教养”是代代相传的,我们用父母教养我们的方式教养我们的后代,他们有被正确的教养吗?他们教给我们的教养方式正确吗?我们又会留给下一代怎样的教养?
司马昭说的“一个大嘴巴子”自然过于简单粗暴,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得用一生来研讨、实践。“凡夫畏果,菩萨畏因”,我常思考如何做母亲,读书划重点、反思写日记,常有夜半想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
司马昭的话振聋发聩,从更俗剧院看话剧归来,我给丈夫买了本书《养育女孩(父亲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