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天气很好,但心情似乎不太好,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静静地躺在床上,回忆着自己的童年轶事。
我家住在农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姐弟5人,可能是穷人孩子早当家吧!从小我就比较懂事,很小时便带着弟弟妹妹,经常是左手抱一个,右手牵一个,后面还跟着两个。虽然家里条件不太好,但我却觉得人穷志不能穷,从小我就特别喜欢和别人比,我不比吃,不比穿,我比读书,比谁做的事多,谁干的活快。
说起干活,记忆中第一次炒菜时是8岁,那时正值农忙,家里的大人都要到田里去割禾,而我们小孩子呢,就在家里帮忙晒晒谷子,我是老大,要帮家里的其他小孩洗澡,还要做饭,当然做饭就只负责做饭,菜就留给大人来弄,我负责洗就是了。因为双抢,大人们经常很晚才回家,于是我下定决心,自己学会炒菜,这样,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回家时就有饭吃了。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奶奶,奶奶就教我做菜,我炒的第一个菜是豆角,奶奶说豆角要红锅炒,先要把锅烧热,再把豆角放进去,炒几下放些盐,炒完之后盛起来,再放菜油,再放豆角和辣椒等调料炒,这样炒熟后就可以吃了。奶奶告诉我方法之后就去干农活了,中午我想着奶奶教的方法就自己炒起菜来,那时的我虽然叫八岁,但实际上七周岁都不到,由于我个子矮,当时家里是柴火灶,比较高,为了炒菜,我拿了改小凳子垫在脚上。我一边烧着柴火,一边炒着菜。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从没有炒过菜的我顾到了火,又顾不上菜,顾上了菜又顾不上火,结果豆角被我炒焦了,虽然炒焦了但是味道不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回家吃饭都说我做的菜很好吃,就这样,8岁时我就可以在厨房帮忙了。
儿时,临村花门楼村有很多做爆竹的个体户,他们需要人帮忙,插爆竹线、贴爆竹衣、编爆竹绳,每到周末,我就带着两妹妹到花门楼村去“挣外块”,可别小瞧我们,那时的我一天能挣一元多呢!我们三姐妹周末两天可挣5元钱,在90年代中期,1元钱对我们孩子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哪家小孩有1角零花钱都算是很有钱的了。有时没活干,我就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去田里找猪草,那时候,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一两头猪,那时的猪可吃不起饲料,都是吃剩饭或猪草或菜长大的,每次找猪草,我都要比别人多一些,好像少了一点就很丢人似的。
后来长大了,因为家里孩子多,我又是老大,于是我读了师范。虽说读师范,但我家都拿不出读书的钱来,东拼西凑才勉强凑齐学费。对于借钱给我读书的亲戚我一直记在心里,我舅舅是借钱给我家最多的,每年一到开学的前几天,舅舅、舅妈都会打电话给我家,问我家需不需要钱,那时真的是雪中送炭啊!毕业后,我带着她女儿读了2年书,结婚后,她女儿读初中,我帮她转到景德镇,在景德镇读书,我帮忙带了4、5年,如果不是后面她读书谈恋爱管不到,再加上我怀二胎保胎,没有经历管她。对于舅舅舅妈能借钱给我读书,我一辈子都感激他们。
再看看现在我儿子,哪像个读书人,天天就知道玩手机,也不知道感恩,好像父母等亲人疼他是理所当然。看到他这个样子我心里又急又烦,唉!教育失败。
童年的生活很充实,回忆很美好,感谢童年时的生活历练,让我现在面对任何困难时都不退缩,是童年的生活锻炼了我的毅力,我想我也应该锻炼我的孩子,让他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