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作者: 方圆fg | 来源:发表于2019-07-11 22:21 被阅读21次

个体形成一定的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和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转变,态度转变就是说服的过程。

比如发布了一项新的工作,持支持态度或中性态度的人会很快投入新的工作。对于持反对态度的人,尤其还处于强烈的负面情绪之中,这就需要想办法转换对方的态度。

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传递者的威信。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对持有反对态度的人,先由科长和他谈,如果效果不好,再由分管领导和他谈,最后还不行由主要领导谈,基本上到分管领导就谈通了。

传递者的立场。如果传递者站在自我服务的立场上,那么它所提供的信息的影响力就小,因为人们会怀疑其动机;如果传递者的立场是中立的,特别是自我牺牲的,那么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比如对待一项改革的态度,传递者告诉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对方,为了每一个人干的更好,为了单位的形象更好,对方就能听得进去。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说服的意图。如果传递者没有操控的意图,对方心理上没有租抗,对信息的接受就容易,易于转变态度。说服时,采取多听多问的办法,让反对者陈述他的意见,并且他说的比较好的意见就采纳,不适合的意见也会给他讲明理由,整个谈话过程给对方更多说话的权利与尊重,对方心理上便不会产生阻抗。

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容易接受他们的说服,这是许多企业用明星做代言人宣传产品的重要原因。

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信息差异。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较大,对于微信较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可以差异适中时由分管领导传递,差异较大时由主要领导传递。

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的信息,能取得较好的说服效果。对某项工作的变革,告诉对方已经产生了什么问题,引起对方的中等畏惧,让受者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信息倾向性。对于某项信息,个体卷入较深或者文化水平较高,就需要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才有说服效果。比如工作变革,既要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还要说明改革后带来的好处,让受着从正反两方面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才能便于接受。

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传递比书面途径效果好,面对面的沟通比通过大众传媒的沟通效果好。我们采取的是面对面的沟通,说服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

  • 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个体形成一定的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和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转变,态度转变就是说服的过程。 比如发布了一...

  • 转变态度的影响因素

    我们和人沟通,与人来往,经常会产生分歧,都希望对方能和自己达成一致意见。 但往往事与愿违,事情进展不下去,卡在那里...

  • 情境对态度转变的影响

    态度的转变是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的,一些情境因素会影响态度转变。 预先警告。预先警告有双重作用,如果接受者原有的态度...

  • 【读书打卡】第125天/态度的隐性转变

    今天读了本书《看不见的影响力——态度的隐性转变》。 人的态度和行为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使用一些隐...

  • 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态度影响行为: 1、中央路径 理性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2、边缘路径 感性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影响态度 路西法效应:...

  • 分析消费者市场

    影响因素 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 社会因素群体(意见领袖,大V对消费者的影响)、家庭(男女购买力的转变) ...

  • 态度的转变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种情况是我没有想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选了这条路我就会一直走下去,结果如何其实不是那么...

  • 态度的转变

    孔子以前对待人的态度是听其言而信其行,从宰予的身上孔子得到了新的想法。 因为孔子从宰予的身上发现,这个...

  • 态度的转变

    孔子以前对待人的态度是听其言而信其行,从宰予的身上孔子得到了新的想法。 因为孔子从宰予的身上发现,这个...

  • 态度的转变

    态度决定一切,虽然说的有点绝对,但是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首先端正好态度,然后才能把一件事情更好地执行下去。为了领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wj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