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前的老人|我的视界 我的中国

作者: 筱叶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13:56 被阅读0次

1、匆匆而逝

老人双手撑在膝盖上,缓缓站起身,看了天安门最后一眼,嘴里不知说着什么,一步一步挪着步子离开。

我从树荫下快步走过来,跟在他的身后。阳光依旧刺眼,老人本就瘦弱不堪,影子被拉得细长,我踏着细碎的步子紧紧跟着,不敢踩在他的影子上,生怕踩疼了他。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面对死亡,在24岁这一年。此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一直都健健康康,以至于我甚至都快忘记了,他们已经年过八十,随时都准备迎接着死亡。

命运这种事情向来都是在沉默中爆发的,爆发的时候不会给你一点提示,容不得你反应过来,突如其来,又悄然离去。

爷爷的生日是六月十二,逝世的那天正是六月十一,再过一天,他就正好八十四岁。村里的老人常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只要过了这两道坎,之后就会顺畅不少,但爷爷还是没有迈过去。

在爷爷逝去的前一天,我还与他视频聊天,当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竟然是最后一面。爷爷走得很突然,按照农村传统,人在逝世后会将尸体先安放在大厅中守尸三日,可是由于天气过于炎热,尸体放不了一两天就会发臭,在家里只放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就火化。我原本以为不会如此仓促,即使是天气炎热,也可以用冰棺,但后来才知道并没有,因为大爷爷早已为爷爷打好了一口棺材,爷爷生前交代好要他用这口棺材为他送行。

当我回到家时,爷爷的骨灰正在入土,帮忙放入土中的正是大爷爷。埋土、立碑、跪拜,一切都草草结束。事发突然,回来的亲戚并不多,有些人原本打算回来的,听闻已经下葬,心中想着已是来不及,就没有选择回来。

“你爷爷这一生很苦。”大爷爷坐在草地上,双眼通红,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干瘪的香烟,只剩下最后一支,并没有自己抽,而是点着后插在了爷爷的坟前。

我只是点头,没有说话,因为我知道他还有很多话想说。关于爷爷的过去,我所知甚少,他从来都不会提起。有一年祭祖时,我问父亲曾祖父叫什么名字,父亲说不知道,我又问爷爷,爷爷沉默了一会说道:“你就写上曾祖父荣氏,曾祖母白氏,有个姓就可以了,他们能找到回家的路,名字我实在记不起来了。”

对此我一直在心中耿耿于怀,心想这世上怎么会有人将自己的父母名字忘记了,如今渐渐明白了,在大爷爷略显杂乱的话语中。

2、流亡之路

爷爷有三兄弟,排行老二,三爷爷在我四岁那年逝世,现在独留下大爷爷。1935年,爷爷出生在江西的一座小山村,多年后,当我们谈论起要回乡祭祖时,爷爷同样说不记得是在哪里了。

那是一个炮火纷飞的时代,是一个挣扎与屈辱的时代。

2019年的春节,正月初三刚刚过去,家人一个又一个地开始远离家乡,每一年说好要照全家福的,今年依旧没有实现。正月初六那天,我与父母一同回到老家,第二天我们也将要离去,临行前特意回来看看。

南方的冬天过于湿冷,爷爷每逢在春节时旧疾就会发作,整日躺在床上。那一日爷爷罕见地说起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说到深情处,眼泪不能自已,可能是隐隐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想将心中埋藏了许多年的故事说出来。

我站在一旁默默地听,现在想来,也许正是那个时候,爷爷交代大爷爷为自己打造一口棺材吧。

1940年,日军闯入山村,曾祖父率领村里的男子奋起反抗,这是一场飞蛾扑火的战争,结局早已预料,曾祖父被日军残忍杀害。那一年,爷爷5岁,大爷爷7岁,三爷爷2岁。

山村毁于战火之中,曾祖母带着三个孩子,踏上了流亡之路。说起这段流亡之路,爷爷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但我可以想象到那样的画面。

一位年轻的女子,一只手牵着牵着一位孩子,背上还背着一个因饥饿而不断哭喊的婴儿,他们穿过山川,走过废墟,他们在战火中躲避,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再爬起。

在哪里睡觉?吃的是什么?路上遇见过怎样的坏人?我不敢去想象,也许如同电影《1942》里的画面,甚至更加惨烈。

母子一行四人,在这片大地上走了一年多,曾祖母随着一群同样因战火而失去家园的人,来到了湖北的这个村庄里开始生活。

希望还没有开始,就瞬间破灭。

曾祖母没有钱来建房子,就去远在五十几里路的地主家里做一些粗活来挣钱,但是那三个孩子无人照顾,幸好村子里有好心人,让爷爷他们三兄弟一起在自己家里做一点简单的活,然后就给他们一口吃的,晚上三兄弟就在一张床上挤着睡觉。

当时村里还流传着一句打油诗,说得就是爷爷他们三兄弟,但究竟是怎么说的,爷爷同样记不起来了。

“那个时候,我们三兄弟就帮别人去砍柴、割猪草,你三爷爷太小,我们怕他走丢,就用绳子系在我的腰间。有时候砍的柴太重,就像大腿那般粗的树干,我和你的大爷爷就一起扛着,你的三爷爷就在身后紧紧跟着,一点一点地挪动着步子,走上六七里路,回到家后,肩膀上全是伤痕,现在都还在。”

也许是想起了曾经的过往,也许是想起了已经去世的三爷爷,爷爷的声音开始哽咽。

因为要盖房子,爷爷和大爷爷有时间了就会去捡一些残砖破瓦,等待着总有一日会派上用场,也等待着曾祖母能早点回来。

可是,他们再也没有等到曾祖母的笑脸。1942年,曾祖母去世,被人从地主家里送回来,浑身都是伤痕。

那一年,爷爷7岁,大爷爷9岁,三爷爷4岁,他们彻底成为了孤儿,没有父母,没有家。从此以后,他们三人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不断寻找着湿润的泥土,将根深深地扎入其中。

“你大爷爷从小就懂得多,做事有安排,我们就在一间破庙暂时生活。夏天蚊子很多,冬天又很冷,平日里你大爷爷就出去帮别人家里割草、放牛,别人给他饭吃,他只吃一点点,然后将剩下的带回来给我和你三爷爷吃。我就在平日里继续捡砖瓦和柴火,还照看着你的三爷爷。”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一年,所幸在这个时候,这个小村庄里没有再受到炮火的侵蚀。一年后,大爷爷因为为人机灵,又很勤快,被一位做木匠的老师傅收为了学徒。爷爷因为平时要捡砖瓦的缘故,心中又想着盖房子,所以不知不觉地对于建房子有了兴趣,有事没事就喜欢在一旁看着,有时还会上前帮忙和泥搬砖。

中国人对于房子,有着一种深深的执着,有了房子,才算有家,心灵才会有归属,不论多远的人,都有一个地方等着自己回来。

3、家

1943年10月11日,爷爷始终记得这个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由于在2018年的一场大暴雨,这间房子的一侧被大雨冲塌,爷爷原本想着将就几年就行了,但是父母不同意,万一又来几场暴风雨,那岂不是太过于危险。正好又碰上国家实行的危房修建政策,于是,这间房子于今年5月拆除重建,享年76岁。

房子并不大,但是五脏俱全,两室一厅,还有一间储物室和一间厨房。拆除房子时,有工人师傅拿着那些残缺的砖头向爷爷问道:“就这样的砖头,您怎么将这房子盖起来的啊,居然还住了这么多年?”

爷爷呵呵笑道:“在那个时候,有这些就不错了,哪里能像现在这样有那么好的砖瓦啊。仅有的一点好砖,就用来下墙角了,墙角得扎实啊。就那么一点好砖,也是得花些功夫的。”

爷爷又伸手戳了戳砖上残留的泥土,“看到没?当时都没有水泥,就是用泥土和一和,当时也就想着有个房子遮风挡雨就行,没想到,居然就这样过了这么多年了。”

这栋被拆除的房子在当初修建时花了大爷爷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一笔钱,后来爷爷就跟随其中一位师傅去学习盖房子,既可以还钱,还可以学习一门手艺。

在那个年代,有一门手艺是很重要的。

生活不论多么艰苦,只要有一个家,一家人齐心,那日子自然就会慢慢变好的。

新房子建好了,政府派人来检查,随后要爷爷签字。爷爷拿起笔,先用食指在纸上比划了好久,继而慢慢地、一笔一画地写着自己的名字。

写完后,他看着如同蚯蚓的字迹,笑着说道:“太久没有写字了,好难看。”

爷爷上过学,读到了四年级,能在那种条件下读书,爷爷说自己是没有想到的。

距离家大概三公里有一座破旧的学校,只有四间平房,没有什么学前班和幼儿园,也还没有六年级,一年级的学生和二年级的挤在一个教室里。

爷爷在没有上学的时候,会坐在外面听,一边听一边念,有时候听了几天后,就能将诗句背下来,但不认识字,也不知道自己背的那些字怎么写,是什么意思。

大爷爷错过了读书的年纪,看着爷爷对于学习很有兴趣,就向木匠师父借了一点钱,将爷爷送到了学校。

如果以现在的角度来说,爷爷有没有读这三年书,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同,对于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日子依旧是过得如此平凡。但是,在当时的意义,也许具有无穷的力量,那种力量就是希望。

希望,不在乎大小,只在乎有没有,希望一旦产生,那就是在自己的心间播种了一颗种子。它在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并不重要。当播下种子的那一瞬间,已经得到了满足。

如同那个时代所有苦难的人,这三个年幼的孩子,也许心中并没有想着中国人何时能够站起来,只是祈祷着战火不再烧到他们的家乡,期盼明天能有饭吃,希望能够快点长大,能去挣更多的钱。

不论世间如何风云变幻,时间都是有条不紊地行走着,转眼6年的时间过去了。此时,爷爷14岁,大爷爷16岁,三爷爷11岁。

4、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对于所有中华儿女而言,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前一天晚上,正在上小学的三爷爷,告诉两位哥哥,教书先生说明天是一个大日子,是新中国诞生的日子。

村里没有广播,连小镇上都没有,三人就于清晨五点出发,一人带上两个馒头,踏上了去往县城的路上。

“以后是不是就不会再打仗了?”大爷爷问道。

“那想必自然是吧,”三爷爷心中也不会很明白,又想起教书先生平日里说的,就模仿着他的神态说:“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就是最伟大的,此前的一百多年,我们只是在沉睡,如今我们已经醒了过来,再也不会有人敢欺负我们了......”

“还有呢?继续说。”大爷爷急切问道。

三爷爷摸摸脑袋,“不记得了,就记得这几句。”

爷爷一向话少,不如三爷爷学识高,也不比大爷爷人活泼机灵,一路上,只是听着他俩的对话,不停说着“那就好,那就好”。

从村里到县城相距四十公里,三人走到县城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县城,也不知道哪里有广播,看着街上并没有多少人,三爷爷急着快哭了出来,“我们是不是已经来迟了,开国大典已经结束了?”

三个人脚步不停地走了六个小时的路,此时肚子里早已空空如也,大爷爷说先填饱肚子,然后再打听一下。一人吃了两个馒头,又休息了半个小时,坐上路边的石阶上,看着县城里的高楼,虽然也才只有五六层高,但在他们眼中已经是高不可及。

后来大爷爷向别人询问得知,开国大典在下午三点开始,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又问出在县政府的广场上有一个广播,到时候一定会报道的。三人又几番打听,最后来到了县政府,此时广场里已经站满了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复杂的表情,有欣喜,也有未知的迷茫。

当广播里开始发出“哧哧”的声响时,所有的人都安静了下来,抬头看着这个拉近自己与祖国之间距离的物体。

爷爷对于广播中念及的那些名字并不怎么熟悉,但不知为何,听着那一个个名字,就不自觉地哭了起来。他并没有丝毫地掩饰,因为身边的人也同样如此。

从正午的烈日,到夕阳西下,再到星辰升起,没有人离去,也没有人大声喧哗,一直静静地听着,直至最后广播里再没有了一点声音。

踏着月色,三人又走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三人并没有显得很开心,而是都沉默着。这一天他们等了许久,但是真正来临时,好像又有些失落,似乎这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他们三人只是这片黄土地里微不足道的三个人,亿万人中的三个人,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苦乐悲欢。

5、婚姻本如此

又是一个六年过去了,大爷爷的木匠手艺越来越好,师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原本一栋小房子,住下三个人都是有些勉强,现在又要进来一个,更是难上加难。于是大爷爷就单独搬出去了,在村头建了一间很小的房子,只能摆下一张床、一张桌子。

爷爷开始跟着村里的老师傅到处奔波,国家越发稳定,建房子的人也多了起来,虽然很苦很累,但是他很开心。

在我小的时候,爷爷总是说,自己愚笨,只有一身力气,能做事挣钱养活自己就很不错了,没有想太多。

三爷爷读完了初中就没有继续读书,那个年代,能上完初中已经是很不错了,所以,凭借着一些知识和一手好字,就在村委会里工作,写写大字报。

曾经三个一起扛树、捡砖瓦、睡破庙的孩子,终于有了生活的盼头。

那个年代的婚姻也是简单纯粹,一年后,爷爷也结婚了。对于这段历史,我一直没好意思问,爷爷奶奶也是从来都没有提起。但据我的想象,应该就是很简单的,经人介绍,然后见面后觉得彼此都可以,就自然在一起了。

婚姻就是如此,本没有那么复杂,觉得可以就在一起,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毛病,但是在生活中相互包容,慢慢的就过来了。

爷爷奶奶几乎每天都会拌嘴,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后都是爷爷不停说“好好好,我错了”,然后奶奶就得理不饶人地说“本来就是你错了”。

爷爷奶奶结婚后,依旧住在那栋房子里,三爷爷住在村委会提供的宿舍里,他们将房子留给了爷爷。也许会有很多人问为什么会给他?可能真的会有一些原因,因为大爷爷已经有了房子,三爷爷也有了居住的地方?因为爷爷生活相对而言比较惨淡?但我想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必要性,因为他们是亲兄弟,这就够了。

三年后,三爷爷与一个教书先生的女儿结婚。两人在村的另一头建了一间房子,如今这间房子早已经随着三爷爷去世而不复存在,只如同残影般留在我的记忆中。

爷爷共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我的父亲排行老三。都是一群无名之辈,上了几年学,认识一点字,然后两位姑姑早早嫁人,大伯跟着大爷爷学木匠,父亲也不知怎的就成为了裁缝。

三年饥荒时,一家人也曾吃过野菜和树皮,索性最后都活了下来。关于这里的历史并不是十分了解,只说说两件难忘的事情。

6、绝望

1969年,爷爷34岁,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要派一位男丁去村里的砖窑做事,就是烧一些砖瓦,这个家里自然就是爷爷。

虽说已经是新时代了,可是封建迷信,鬼怪之事还是时常在人们口中流传。有一日,村民说在那座砖窑里,每逢晚上十二点,就会出现一个女鬼在梳头。

爷爷从小胆子大,不信这些说话,就在一个夜晚独自去了砖窑。砖窑里还存放着一些村里的劳动工具,爷爷就站在一架碾米机上,这是最高点,方便观察砖窑里的动静。

突然眼前有什么东西一晃而过,爷爷从碾米机上摔下来,右脚不小心伸入机器中,锋利的机器将他的右脚后跟全部切掉。

那一晚,爷爷在惊恐和绝望之中,从砖窑爬回家里,所经之地,留下一道鲜红的血迹。途中他不止一次想过放弃,想爬进路边的河里一了百了,但最后都放弃了这个念头。

从此以后,他的右脚都是惦着脚走路,这也预示着他再也不能去工地上做事了,家里的经济来源一下子彻底断了。

他望着四个孩子,最大的才十岁,最小的才两岁,生活不论多难,依旧要继续。

也许就是从这一件事开始,爷爷的胆子变得很小,做事都很小心,每天晚上睡觉时都要检查几次大门有没有关好,还要用一把砍柴刀别在门闩上。

关于那一晚他究竟看到了什么,砖窑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他都没有再提及。

还有一件事,是发生在1981年。那一年父亲上初中,奶奶听说别人家的孩子上学后都有手表,这样用来看时间方便多了,于是爷爷就去县城里买。

爷爷走到半路上,看见有两个人在争论,手里拿着一块手表,询问之后,原来是那人在卖手表,另一人在买,两人商量价钱而起了争执。

爷爷心想这下子就不用大老远去县城了,就花70块钱买了下来,兴冲冲地回家给父亲看。

可是到家后,父亲一看,这块表根本就没有走动,就是一块坏表。爷爷发觉自己被骗了,立刻又跑回去,可是,那两个人又怎么可能还会在原地等他?

1981年的70块钱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我并不是很清楚,我唯一知道的是,这70快钱身上不知有多少爷爷奶奶身上的血汗,也带着爷爷无处发泄的愤怒与绝望。

至今这块手表依旧还放在家里,在新建房子时,爷爷拿着它又对我们说起那段往事,虽然眼角带着笑,但笑的背后有抹不掉的悲伤。

我八岁那年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当时心中就想着,如果让我遇上那两个人,我一定会杀了他们。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见过许许多多的不公平之事后,心中竟有些漠然,这是让我感到惭愧的。

如果我现在遇见了那两个人,也许就是会狠狠地看上一眼,然后什么话也没有。时间并不会冲淡情感,爱与恨,依旧还在,只是让人明白这情感背后,多了一丝宽恕与无奈。

7、那个夜晚

爷爷残疾后,再也不能去工地上做事了,只好在家里种地。自从我有记忆以来,爷爷奶奶似乎就永远都是在田间,深深地扎进了这片黄土地中。

如同如今的农村一样,大人们去城市打工,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抚养。两位姑姑都已经嫁人,大伯与父亲都南下去了深圳,留下我、姐姐以及两位堂哥。

两位已经年过花甲的老人一面要顾着十几亩的田地,一面要照看着四个孩子,那生活自然是可想而知的艰难辛酸。

有一件记忆深刻的事情,这件事情在每年春节团圆时,大堂哥就会说起。有一年夏天,爷爷奶奶在田间干活,由于奶奶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在烈日下暴晒了四个多小时,中暑晕倒在田间。

而由于田间又棉花遮挡,再加上爷爷在另一头埋头做事,并没有发现奶奶晕倒了。后来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发现奶奶仍旧不见踪影,就以为奶奶应该是回到家做饭了。爷爷是一个很固执的人,很多时候被人说不懂得变通,很犟,每次做事时,只是想着把这件事情做好做完,没有其他心思去想别的。

爷爷继续埋头做事,想着把田里的活做完了再回家吃饭,而此时家里的四个孩子正饿着肚子。

晚上快九点,农村的夜晚并没有什么美妙的夜景,只有无尽的漆黑。四个饿着肚子的孩子,坐在黑夜之中,心中自然就产生了胆怯。后来在大堂哥的指挥下,他负责做饭,姐姐负责添柴,小堂哥一手拿着铁撮箕,一手拿着木棍,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不停地敲打,嘴里还念着乘法口诀,而我就坐在屋前的台阶上,撑着脑袋,等待爷爷奶奶的归来。

九点半,爷爷终于回来了,却发现奶奶不在家,就立刻跑回田间去寻找,我们也跟着一起去。后来小堂哥在田间找到了奶奶,爷爷将奶奶背回家。

一行人走在田间,我行走着最后,夏夜的风很凉爽,河面上萤火虫三三两两,我望着爷爷背上的奶奶一动不动,以为她要离我们而去了,偷偷地哭了起来。

在我6岁那年,两位堂哥被大伯接走去了深圳,留下我和姐姐继续陪伴着爷爷奶奶。

这一年,正是千禧年。这一年,爷爷65岁。这一年,三爷爷去世。

三爷爷的一生已经足够舒适,一生都是无病无灾,却没想最后却走在了两人前面。

三爷爷有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其中最为出息的就是大儿子,在恢复高考那一年,成功考上了武汉大学,随后留校任教,现在已经成为武汉大学的教授。

这段历史从小不知道听过多少遍,每次去三爷爷家里,他就叮嘱我要好好学习,说起大伯读书时挑灯夜战,因为夏季蚊子多,就穿上雨衣,浑身热得汗如雨下,要我们向他学习。

可遗憾的是,我们这一辈的孩子,最后都辜负了他的叮嘱,没有一人考上好的大学。

三爷爷去世时,是大爷爷和爷爷一起抬的棺木,爷爷一面艰难地走着,一面抹眼泪,他说想起了几十年前三个孩子一起抬树的景象,如今,却抬的是那个一直紧紧跟在他们身后的那个人。

父亲说,那是他第二次看到爷爷流泪,第一次是买手表时被骗,就连那一次右脚变成残疾也没有流泪。肉体上的痛苦与精神上的痛苦相比,就如同萤火与月光。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爷爷的腰弯了,眼镜花了,牙齿掉了,记性也变差了,右脚的残疾每逢湿气重的季节就痛得更加严重。奶奶的病情也更加严重,不能再做重活,没日没夜地吃药。

“我只期盼着我能看到我的航子能够结婚,这样我走也是安心的。”航子就是我的大堂哥,这是奶奶一直以来说的话,去年团圆时,大堂哥说起这句话,说自己现在的儿女都已经四岁了,小堂哥的女儿已经一岁了,姐姐已经出嫁了,我已经工作两年,奶奶愈发健康了,至少还能活二十年。

爷爷在一旁笑着,“还是现在国家好,有政策,吃得好,穿得暖,医疗科学也发达,要是在过去,老婆子肯定早就不在了。”

8、转折

2002年,这是爷爷第一次出远门,来到了深圳。由于奶奶的身体原因,并没有一同前来。

大伯在深圳开了一家窗帘店,已经有了二十几年,生意一直不错。初来深圳的爷爷,自然是什么都不习惯,坐车、上厕所,也没有同龄人与自己交流,就急着要回来。

可毕竟不容易来一趟,怎么也要住上一个月。大伯看爷爷没有什么事情做,就批发了一些水果,摆在自己的店铺前面买,至于能卖多少并不重要,老人家有点事情做就好,卖不完的自己吃。

虽然爷爷的方言别人听不懂,但是最基本的数字是明白的,所以,卖起来并不困难,再加上爷爷也知道大伯并不想要他挣很多钱,就慷慨大方地抹去一些零钱,或者送上一两个水果,一来二去,生意竟然还不错。

一个月后爷爷回家,开心地向我们讲述自己在深圳见到的景象,还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开商店。

奶奶一开始并不赞成,觉得年纪已经这么大了,没有必要这样折腾,虽然现在没有种地了,但儿女给的钱是够用的。

村里的老人日常活动就是打牌下棋,而爷爷奶奶都不会打牌,至于下棋,也没有到那种可以被一群人围观的技术,所以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而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是闲不住的。

爷爷向大伯与父亲说了后,两人商量了一下表示赞同,父亲的一位老同学在镇上开批发店,父亲就联系他,爷爷每次来他这里要了货物后,他就帮忙送到家里。大伯就出钱将家里的大厅简单装修了一遍,毕竟是卖东西的,不能看着太寒酸。

大爷爷重新拾起木匠的手艺,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打造了三个大木柜用于摆放货物,一个木桌子用于收银,两张木椅子。

村子里镇上有将近六公里,村里有十个组,没有一家商店,平时哪家没有了调味料,哪家来了客人没有啤酒,哪个男人突然没有了烟抽,哪家女人洗衣服时没有了洗衣粉,哪家的小孩子要吃零食等等。所以,生意一直还不错。

9、第一次

2008年是神奇的一年,时间似乎在这一年被人拨快了,此后的每一年当真是恍若一瞬。那一年的雪灾,对于我们这个平原地区并没有造成多大的灾害,但对于爷爷却并非如此。

那一年我正是初二,那一天我要去参加期末考试,雪没及膝盖,我有些犹豫,平日里都是自己骑车六公里去学校,这样的天气,别说骑车了,就是走路都有些困难。

奶奶说要不去找村子里的人,看有谁上街将我带过去,可是这样的天气没有人情愿选择出门。眼看时间渐渐不够了,我还是决定慢慢骑车去。

车轮犹如两根面条,在雪地里不断地打晃,我站起身用力蹬才能保持自行车平稳,才能一步一步向前挪动。

还没有走出村子,自行车突然停下了,不论我如何用力也是无济于事。我意识到不是道路难行,而是自行车出了问题,下车检查,果然是车链断裂。

既然无法往前,那就只有回去。我带着满腔的怒火与不平,在雪地里低着头踽踽独行,听到车铃声,抬头看去,是村里的一位男子骑车载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学。我突然站着不动,想将自行车扔在一旁,然后躺在雪地里,暂时不去想这些让我困扰的事情。

站了几分钟,我不经意间发现村头站着一个人,在一片白茫茫中分外显眼,佝偻着身子,向这边望来。我一眼就认出了这个身影,正是爷爷。

我又重新推着车向家里走去,到家后,什么也没有说,一肚子的火还没有从口中喷出,寒冷就已经将它熄灭。

爷爷也什么都没有说,推出了他的那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这辆车已经在仓库里不知放了多少年,我从来都没有见到爷爷骑过,听说是因为他在右脚残疾后,骑这辆自行车很费劲。

车身满是灰尘,爷爷简单地擦拭了一下,坐垫已经张开一张大嘴,里面的海绵茁壮地向外伸展,发出一阵阵嘲笑的声音。

“走。”

这是爷爷第一次载我,小时候经常看见别人家的爷爷骑车载着孙子,心中有些羡慕,而此时坐在后座上,心中却很不是滋味。

车很慢,与我走路的速度相差无几,可即便如此,爷爷早已经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那时村里还没有修水泥路,路面由石块覆盖而成,积雪将石块掩埋,车轮压在石块上,车身瞬间倾泻,向一旁倒去。爷爷尽可能地伸出腿去支撑,可是那一只残疾的右脚又如何能支撑住两个人和一辆自行车的重量。所幸地上积雪厚,冬天里穿的衣服也多,爷爷倒在地上用手向上推自行车,自行车的车轮只是在雪地上划出数道痕迹。我站在车的另一边,与爷爷一起用力,终于将这个庞然大物扶了起来。但爷爷并没有起来,他的右腿被自行车压伤了,暂时失去了知觉,他试图拉着我的胳膊向上爬,非但没有站起身,还将我快拉倒。他口中不停地喘气,一块一块地白气在空气中分散、消失。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爷爷坐在地上,不停揉着自己的右腿,我站在一旁心急如焚。

“走。”

又是同样简单明了的一个字,爷爷突然站起身,骑上自行车,我坐在他的身后,看见他衣服上在地上沾上的雪块都没有来得及拍掉,我伸出手想拍掉,又怕被他发现后问我在干什么,我一向都和他很少说话,能不说就不要说。我只好偷偷地用手指弹,一下一下地弹开雪块。

驶出村庄后就是通向镇上的大道,这条路是平坦的水泥路,汽车在雪地里驶过留下一条条宽约一尺的痕迹,爷爷尽量将车轮保持在其中。又过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到来了学校旁,在距离学校大约200米的地方,我大声喊着到了,要爷爷放我下来。爷爷没有停车,嘴里不停说着“就快到了,马上就到了,不要急着下来,也不要自己跳下来了,地上滑。”

我看见学校门口有不少学生,心中急切地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爷爷立刻刹车,可这辆已经几十年的老古董刹车本就有些不灵,更何况在这种雪地里,车依旧在向前滑,爷爷急的伸出两只脚在地上摩擦,终于在滑出了十几米后,自行车停了下来。

我没有说再见,低着头向学校冲去。那一天,学校取消了考试,直接放了寒假,我走出校门,爷爷已经回去了。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刚好的自行车痕迹已经被新的痕迹所掩盖,一路上走走停停,用了近两个小时才回家。

奶奶正在做饭,问我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我如实说了,随口问起爷爷,奶奶说他正躺在床上,每逢冬天,他的右脚就很难受。我知道爷爷肯定没有向奶奶说起在路上摔倒的事情,不然想必奶奶现在还会在说他人老了不中用。

那是爷爷第一次骑车载我,也是最后一次,在此之后,他再也没有骑过自行车,那辆凤凰牌自行车被永久地放在了仓库里,被一堆杂物所掩盖,直到今年重新建房子时才又重见天日,此时的它,坐垫已经几乎不复存在,车身的黑漆被铁锈侵蚀,犹如沙漠中苟延残喘的绿洲。

10、十年

2008年呼啸而至的金融危机,对于这座小村庄并没有什么影响,人们依旧过着日子,当老人们聚在一起闲聊时,嘴里乐呵地说着,还是做一名普通老百姓好,不用操那么多的心,有吃有喝的就行了。

村里的数十名老人,待农忙时节过去,没有什么事情做,就开始扎堆唠嗑。有些人是不甘愿只唠嗑的,想要搓一搓麻将,下一下象棋,打一打纸牌。

但是无奈没有一个聚头地点,都是分散开来在自家里,太过于安静,不仅聊无趣味,还很容易在打牌过程中打起瞌睡。

有一次大爷爷来爷爷家里闲坐,村头的一位老人骑着三轮车来喊他去打牌,那时大爷爷正与爷爷有事相谈,但又无奈那边三差一急等着。看着他左右为难,爷爷就让他先去打牌,事情之后再说。大爷爷一边向外走,一边说着等会回来说,可是,人老了记性自然不比从前了,大爷爷打完牌后就径直回家了,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后来因为这件事还闹出了一点小的矛盾,于是,大爷爷就后悔去别人家里打牌,顺着说下去,就对爷爷说“要不你在家里再开一个棋牌室吧,这样就方便多了”。爷爷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毕竟人多热闹,还带来了生意,打牌的人少不了香烟和水,但是屋子的空间太小,几张柜子桌子几乎占了四分之三的空间。

两人一阵琢磨后,就想着将一间房子的墙壁拆掉。屋子共有两间房子,分别是父亲和大伯的,大伯远走广州后,这间房间就一直空着没有人住,现在拆掉也没有什么影响。

六十年多前,三位少年一块砖一块砖地堆砌起这间土房子,如今,两位老人又一块砖一块砖地将它拆掉。墙面面积并不大,两个人只有了一天的时间就拆掉了。傍晚时分,两位老人坐在屋前的台阶上,手边放着一瓶白酒。

爷爷的酒量并不好,每次都只能喝一杯,一次喝一小口,每次酒入口时都会紧皱着眉头,喝完后满脸通红。

“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啊,不像我们那时候。”大爷爷说道。

“是啊。”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能够活到现在,现在想起以前那日子,就......”大爷爷没有说完,摇头叹息,用粗糙的双手擦着眼泪。

“现在你儿孙满堂,你再也不用那么累了,是该好好享享清福了。”

“你不也是吗,是该享享福了。”

“要是老三还在,咱们现在就是三个人喝酒了,我也不用喝这么多了。”

“......”

那一晚,两位老人在黑夜中坐了很久,回首往事,感叹今日,最后大奶奶从村头来寻找大爷爷,大爷爷这才起身离开。

两天之后棋牌室成立,四张桌子,两张自动麻将机是表哥从县城里送来的,一张用来打纸牌的桌子,还有一张用来下象棋的桌子。从那天起,这四张桌子上不断有人来来往往。

也正是在这一年,我从这座老房子里搬了出去,只留下爷爷奶奶两人,原本以为他们会不适应没人在身边吵闹的生活,棋牌室的成立,增添了更多的欢声笑语。

2008年到2018年的这十年,是时间走得最快的十年。十年里,乡间那条石头路已经成了平坦笔直的水泥路;十年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不用来辛辛苦苦地挖井水;十年里,村里每座房子前都有两个垃圾桶;十年里,村里的孤寡老人每日有人专门来送饭;十年里,不断有人离开这座乡村,也不断有人永远离开这个世间。

十年的时间过去,爷爷回头细数,原来村里的同一辈的老人只剩下他和大爷爷两个人了。

“咱俩还要活,要好好活着,我还想着去看天安门呢。”

“好,一起去看,听说毛主席的画像有两个人那么高呢,而且还可以亲眼看到毛主席呢。”

“真好。”

11、天安门前的老人

2019年春节,大伯罕见地回来了,他已经离家27年,27年间只回来过三次,两次是因为两位堂哥结婚,一次是因为奶奶病重。很多事情似乎冥冥中就已有注定,大伯这次为什么要回来,他也说不清,他只是说突然很想回来看看爷爷。

爷爷的身体一向不错,除了右脚的问题外,只是偶尔会感冒发烧,虽然父母经常劝他去医院做检查,但他固执己见,认为自己没有病,去医院检查就是浪费钱。虽然因为有国家的医疗补贴用不了多少钱,但爷爷始终觉得不必要花的钱,一分钱都不会花,毕竟每一分钱来得都不容易。

一切都来得很突然,没有一点征兆,前几天还好好的人,突然就像被抽掉灵魂。那天爷爷与往常一样,坐着一旁看大爷爷打牌,前一秒还在有说有笑,后一秒就倒在了地上。

死亡只有一瞬,活着却是很久。

大爷爷急忙跑回去骑三轮车,载着爷爷赶往镇上的医院。奶奶给在县城的表哥打电话,表哥放下手里的工作立刻赶来。

谁都没有往很遭的方向去想,以为可能就是中暑。将近40度的高温,地面散发着腾腾热气,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以最快的速度在路上飞驰,前面的老人站起身,弯着腰,汗水将衣服浸湿,后面的老人蜷缩在车中,微睁着眼,看着这最后的世间。

当大爷爷来到镇上时,医生已经表示无法救治,需要转到市里的大医院。表哥开车载着两位老人赶往市医院,却终究还是没能来得及,在路上爷爷就永远闭上了双眼。

后来医生推断是脑梗死,我们也没有真正去深究,死者为大,已经不再人世,何必再去追问原因。

葬礼结束,大爷爷突然说要去北京,而我正好在北京工作,所以就一同前去。

从武汉到北京大约1200公里,隔着千山万水,若是在数十年前,这是一段漫长而艰难的旅途,而现在只要5个小时。我坐在高铁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忽然想起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方鸿渐一行人从上海到湖南三闾大学的场景,文字表达出来诙谐无比,但身处其中的人想必是叫苦连天。

大爷爷坐在我身边,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在这一点上,他似乎输给了两位弟弟。大爷爷自从年少时从江西徒步走到这座村庄之后,再也没有去过外面的世界,将自己围在了这座城里。

年少时做木匠,中年开始做起了水产养殖,待到年老后终于可以享清福了,却在2005年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一年后,大奶奶重病卧床,每日他都陪在身边不离不弃,又是12年过去,大奶奶在病重中离开。我曾不止一次地发现,大爷爷总是在一个人的时候嘴里不停说着话,说着说着会流下眼泪。

我在心底明白,这应该是大爷爷最后一次出远门,所以想着好好陪着他在这座北京城里走一走。五个小时的旅程很快就结束,北京西站的雄伟恢弘,每一个第一眼见到的人都会惊叹,大爷爷也不例外。

大爷爷没有停歇就来到了天安门前,久久地看着天安门,一开始只是沉默,接着开始像个孩子笑了起来,然后开始哭泣,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又归于平静。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按理说见过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流过了太多的眼泪,会懂得克制住自己的眼泪。但事实并非如此,人越老,似乎越容易流泪。

来往的人很多,当大爷爷哭泣时,他们投来目光,但转瞬又离开。一位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望着庄严神圣的天安门哭泣,这是值得尊重的。

我们是上午七点从武汉出发,此刻正是正午,阳光毒辣,地面散发出阵阵热气,站立在阳光下就如同在身处在一个巨大的蒸笼中,即便是在武汉待过好几年的我依旧是难以忍受,站在了一旁的阴凉处。

我曾经无数次想过,今日之中国强大到了怎样的程度,有人夸大其词,有人妄自菲薄,想来想去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直到我看到眼前这一幕,我终于有些明白。

一个经历过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及新中国壮大的老人,在看到如今的新时代时,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那泪水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们深知过去的痛苦,明白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

半个小时后,大爷爷站起身,可并没有向我这边走来。我赶紧跟上去,亦步亦趋地跟在他的身后,听到他嘴里自言自语说道:“毛主席的画像真的有两个人那么高啊,可惜今天不能去亲眼看毛主席了,不过想来你们在那边早就已经亲眼看见了吧。”

第二天清晨,我对大爷爷说今天可以去看毛主席的遗体了,他却摇了摇头,说自己要回家了,我极力挽留却丝毫没有作用。我当时并不明白他为什么来北京一趟,却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对他而言,很可能就是人生的最后一次。

今年中秋回到老家,奶奶说起大爷爷与我同去北京的事情,说大爷爷回来那天,路过时匆匆忙忙去了爷爷的墓碑前,坐在地上说了好久的话。我顿时明白为什么大爷爷要急着赶回来,原来他是要和爷爷说起他在天安门前看到的一切,也许回来迟了,那些新奇的事物就不新鲜了吧。

岁月很无情,但我感激它。

活动传送门

相关文章

  • 天安门前的老人|我的视界 我的中国

    1、匆匆而逝 老人双手撑在膝盖上,缓缓站起身,看了天安门最后一眼,嘴里不知说着什么,一步一步挪着步子离开。 我从树...

  • 故乡的老人|我的视界,我的中国

    记忆中的童年,依稀模糊着在脑海中盘旋。那时候的我们,有很多家庭的孩子因为贫穷而早早坠学的有很多,因为在农村不是独生...

  • 那个老人笑了|我的视界我的中国

    “天刚蒙蒙亮,伴着窸窸窣窣的声音,就要起床了。穿上笨重的厚实的棉衣棉裤,厚棉鞋,这都是母亲亲手做的,自家种...

  • 我的视界,我的中国

    当我在城市里踏着铺满水泥的大马路,路过一幢幢华丽的高楼大厦,眼望着各种各样的灯红酒绿。进入到5G时代的今天,曾经的...

  • 我的视界,我的中国

    中央扫黑除恶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各地公安机关重拳出击,把黑恶分子一个个打掉,人民群众有了获得感,...

  • 科技中国——我的视界我的中国

    昨天下午出去到集市,一个和我相仿的奔五农村妇女在卖黄瓜豆角,东西不多但是顾客却不少。大概由于她朴实的农村打扮连...

  • 我眼中的中国|我的视界我的中国

    人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是人们长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认识,这一认识受环境、年龄、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 包容的中国|我的视界 我的中国

    包容,不代表纵容,包容不代表无原则,包容不是懦弱,包容是用胸怀去容纳,因为包容是伟大的! 包容的中国,象征着圆的思...

  • 山路“我的视界,我的中国”

    我的家乡在山区,想出山要走一条十五里的山路。儿时在村子里读小学,放学后也是在山间地头玩耍,几乎不出门,所以对出山的...

  • 守护 | 我的视界 我的中国

    【梗概】影片以检察官林叶颖侦察监督一起滥伐林木案的法律实践活动为线索,反映了人民检察官高度认识生态环境类案件的重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安门前的老人|我的视界 我的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ef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