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性格通常会比较两极,或喜欢细节的美,也可能向更庞大的计划努力,而生活的中间我不愿意触碰,不想自己被过多地卷入以虚度年华。大致有两种人生方式我比较中意,一是响彻世界的各领域的大成功者,如果做不到,做一个有趣又深邃而美的个体也不枉此生,但就是不能随大流的庸碌,哪怕只是单纯地思考、什么都没做成也好过庸碌。当然这很容易被人冠以爱幻想或不成熟的称号,但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爱幻想和不成熟慢慢就会堵上周围人的嘴了。从这一方面讲我就比较倔强和坚定了,心里还微微有点自豪和得意。至少在以沉默和爱好等方面执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嗯,具体例子就不列举了,有情绪化表达之嫌;感受上还是非常爽的,但代价好像是孤单孤独孤寂等等情绪环绕始终。我正在读《2666》,它的故事内容很可能将会永远在我心里留存而找不到日常中可见的交流者,如果我的最佳书友也没读的话。昨晚看了《十三邀》的最新一期,是张亚东。聊了大概一个小时,看的津津有味。他是众人眼中的成功者,我不羡慕,但我欣赏那样的生活。寻美,是其中一种值得发扬的生活方式。无论是不是热爱音乐的人都应该看一看这一期,聊的内容也比较有深度,引人思考。人从成果上讲有三六九等,从个人努力和生活方式的层面上和人格都是平等的。所谓的普通人只不过是选择了生活的中间,无所谓好坏,但会影响每个人一生的深度。(不在乎自己的生活是否有深度,这是另一个话题,此文不谈。)在可控的某种范围之内,我们的概念、称谓、说法、定义等等若可以的话还是尽量细分出来比较好,会帮助每个人成为最棒的自己。(最棒是有的,但本文不进一步探讨何为最棒、是否有“最棒”的问题。)概念上的偷换、思维里的矫饰和错位描述等手法手段,是阻碍每个人的敌人,也会让每个认真的人较真的人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认知。这些手法手段正是生活的中间部分里发挥发展到极致,笼络更多人。从这一角度说,书籍、思考和交流是每个认真较真的人的有力武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