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日更第123天
4种不同的人生类型-幸福离你很近《辞海》说,使人心情舒畅是幸福的;爱默生说,使时间充实是幸福的;佛说,幸福是感悟一颗平常的心……幸福,可能是世界上最多解释的词语。因为幸福是每个人都知其含义却无人能精确定义的东西
看再多的书,了解再多的讯息,如果只有输入,没有输出,那充其量只能算是你获得了信息,只有当你将获得的信息通过内化升华为有助自我成长的行动,才能称其为你所获得的知识。”
《幸福的方法》提出人生有四种类型,分别是:
忙碌奔波型:牺牲眼前快乐,只着眼于未来目标,认为痛苦的过程是获得未来幸福的必由之路。这类人习惯了去关注更远大的目标,却不在意当下的感受,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因为社会只褒奖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在努力的人)。
一但达到目标,错误的把放松的心情,成功本身解释为幸福,好像工作越艰难,成功后幸福感越强,因此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其实这只是“幸福的假象”,它们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无法长久维持,因为它本身就是与负面情绪共生的。
俗称的”工作狂”应该属于这类。
享乐主义型:放纵自己、及时行乐,逃避痛苦,却忽视了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这类人根本的错误在于将努力与痛苦、快感与幸福等同化了。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幸福”总是很短暂,稍纵即逝,还没来得及好好体会就开始感到厌倦与不快了,甚至陷入更痛苦的泥沼无法自拔。
典型案例:吸毒者,玩物丧志者等虚无主义型:对一切都失望,无所作为,既不享受眼前,对未来也无任何期望。
如果说“忙碌奔波型”是为了未来而活,“享乐主义型”是为了现在而活,
“虚无主义型”则是沉迷于过去而放弃现在和未来的代表,他们被过去的阴影笼罩,“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得到幸福。
这类人最可怜,他们连前两种谬论中有限的快乐都感受不到。这类人也是抑郁患者的高发对象人群。
感悟幸福型: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并努力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全然投入到生活中,不但享受当下,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实现更加满意的未来。
幸福不是拼命爬上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这才是我们都应该努力追求的幸福人生
幸福是什么?――
你是否幸福?怎样才能更幸福?幸福是需要长期追求的过程。这样做比较容易遇见幸福:
1.让优秀的习惯伴随我们,创造更多幸福感。
2.每天写下5件值得感恩的事情。把感恩当成一种习惯,
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幸福?因为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基本需求。
追求幸福可以让我们更成功。
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快乐是指积极的情绪或情感,这是幸福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差别,在于,人类可以感受到事情的意义,我们需要,那种让我们内心感到有意义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