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贾寒蕻
鲁迅是第一个将农民作为文学作品主人公来书写的作家。他摆脱了以往描写帝王将相的传统,用回忆的笔触让我们看到了浙江农村,乃至一个又一个在宗法制度下挣扎的农民。
他笔下描写的农民多种多样,但苦难都是他们共同的主题。他的好友闰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典型,因为农民的身份让他饱尝了苦难,同样因为苦难,他放弃了对生活的抗争。而另一个代表人物祥林嫂,她始终都在想办法寻找自己的生活出路,但是无奈自己身上的绳索太多,她没有办法挣断它们。而阿Q这个形象,他不仅仅代表了农民,其实也代表了我们所有人身上的劣根性,不敢与强权斗争,不敢改变自己的命运,用他人的悲伤让自己愉快。我觉得这个形象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缺点的展示。
以鲁迅为榜样,描写农民问题的作家都从回忆出发,回忆童趣。他们大部分都是小镇或者农村青年,追梦来到城市,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在大城市中却很难找到工作。他们把描写故乡当作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但在回忆童年时候,都发现宗法制度对农民的压迫是如此血淋淋,如此残酷。他们中少部分人英年早逝,但大部分人变成了后期的左翼骨干,甚至是共产党早期的栋梁。
以蒋光慈为代表是中国的第二代描写农民的作家,她们出生于农村的富裕家庭,目睹了农民深受压迫的苦难生活,以笔为武器,记录下农民的苦难。他们不但用笔反映农民所受的苦难,甚至自觉运用阶级分析法,从制度开始思考如何解决农民问题,但缺点是过于阶级对立。其中以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最为著名。
赵树理是中国第三代农民作家,加上后期的孙犁,他们二者都有相似的地方,先是革命工作者,然后才是作家。随着共产党在农村开辟根据地,农民翻身是他们二者的主题。以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以及孙犁的《白洋淀,《荷花淀》》最为出名。
2018年9月30日星期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5990070/617d020ac8cedc6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