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形象----从鲁迅到赵树理2018-11-19

作者: 贾寒蕻 | 来源:发表于2018-11-24 17:53 被阅读49次

作者 贾寒蕻
鲁迅是第一个将农民作为文学作品主人公来书写的作家。他摆脱了以往描写帝王将相的传统,用回忆的笔触让我们看到了浙江农村,乃至一个又一个在宗法制度下挣扎的农民。

他笔下描写的农民多种多样,但苦难都是他们共同的主题。他的好友闰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典型,因为农民的身份让他饱尝了苦难,同样因为苦难,他放弃了对生活的抗争。而另一个代表人物祥林嫂,她始终都在想办法寻找自己的生活出路,但是无奈自己身上的绳索太多,她没有办法挣断它们。而阿Q这个形象,他不仅仅代表了农民,其实也代表了我们所有人身上的劣根性,不敢与强权斗争,不敢改变自己的命运,用他人的悲伤让自己愉快。我觉得这个形象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缺点的展示。

以鲁迅为榜样,描写农民问题的作家都从回忆出发,回忆童趣。他们大部分都是小镇或者农村青年,追梦来到城市,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在大城市中却很难找到工作。他们把描写故乡当作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但在回忆童年时候,都发现宗法制度对农民的压迫是如此血淋淋,如此残酷。他们中少部分人英年早逝,但大部分人变成了后期的左翼骨干,甚至是共产党早期的栋梁。

以蒋光慈为代表是中国的第二代描写农民的作家,她们出生于农村的富裕家庭,目睹了农民深受压迫的苦难生活,以笔为武器,记录下农民的苦难。他们不但用笔反映农民所受的苦难,甚至自觉运用阶级分析法,从制度开始思考如何解决农民问题,但缺点是过于阶级对立。其中以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最为著名。

赵树理是中国第三代农民作家,加上后期的孙犁,他们二者都有相似的地方,先是革命工作者,然后才是作家。随着共产党在农村开辟根据地,农民翻身是他们二者的主题。以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以及孙犁的《白洋淀,《荷花淀》》最为出名。


2018年9月30日星期日

相关文章

  • 农民形象----从鲁迅到赵树理2018-11-19

    作者 贾寒蕻鲁迅是第一个将农民作为文学作品主人公来书写的作家。他摆脱了以往描写帝王将相的传统,用回忆的笔触让我们看...

  • 赵树理:长在农民深处

    40年代,现代文学开始进入第三个十年,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打破了30年代已基本成型的“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又以地区...

  • 鲁迅其文

    鲁迅先生写作选材大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有农民形象,知识分子形象,通过挖掘他们的精神病态,突出国民劣根...

  • 从农民伯伯到农民兄弟

    称谓是个很奇妙的东西,称谓的变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又一个时代的到来。更标志着身份的变化。 曾几何时,单位领导从...

  • 凌云日记【第808篇】:《真人#191》

    莫言 我们这一代作家是沿着鲁迅开辟的道路往前走,曹雪芹、蒲松龄、巴金、老舍、赵树理、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巴尔扎克、...

  • 老农民形象

    老农民形象 在风雨中走过的路 织成了脸上的纹路 那纵横交叉的纹路啊 记录着他的艰辛、曲折和坎坷 他不知自...

  • 从鲁迅到金庸20181101

    刀剑无情人有情, 江湖险恶恩仇轻。 一笔纵横文脉传, 侠之大者是书生。 //谢金庸20181030 鲁迅先生解剖了...

  • 《书信·自传·讲话》:铁笔圣手赵树理,为民请命为民活!

    对于赵树理先生,我的了解仅限于他写过《小二黑结婚》,直到拿到手上的这本《书信·自传·讲话》我才进一步了解到赵树理先...

  • 从鲁迅到崔永元

    当我提到鲁迅的时候,你耳边是否想起了他很多的作品,是否听到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我呐喊?在民国时期...

  • 从鲁迅故居到书圣故里

    写这篇游记小品是为了成为简书日更达人,坚持写下去,并把能记住的桥段描摹下来,也有私心怕老去的一日丢失记忆,便...

网友评论

  • 山青水秀_272c:中国是一个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以农民为主体的大国,尽管说,今天的中国走在现代化的路上,但农民依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解决三农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

本文标题:农民形象----从鲁迅到赵树理2018-11-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ba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