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成语典故 讲历史故事(78)
命运多舛,英宗坎途
文/石岩磊
1435年,明宣宗死后他的长子9岁的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由于主少国疑,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张皇后治国有道,她任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内阁大臣,整顿吏治,安定边防,发展经济,使得大明朝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态,而幼主朱祁镇只是在一旁观望,并没有决策权。
时光荏苒,转眼过去10个春秋,太皇太后与“三杨”相继离世,朱祁镇终于能够亲政大展拳脚,可他倚重的宦官王振却是个只知弄权的奸佞小人。1449年,明英宗怀揣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带领文武百官与20万大军御驾亲征北方的瓦剌。可因为仓促出兵,粮草供应不上,部队行至大同时,便不得不无功而返。没想到王振建议皇帝绕道蔚州,因为那里是他的老家,荣归故里可以给老王家长脸,朱祁镇竟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然而,到达蔚州时,王振担心大队人马践踏了王家的麦苗,又命军队按照原路返京,一来二去便被赶来的瓦剌军包围在了土木堡,人困马乏的明军毫无斗志,很快就一败涂地。王振被杀,许多大臣战死,朱祁镇遭俘,史称此役“土木堡之变”。瓦剌首领也先抓到明英宗后如获至宝,他满指望借此向明朝敲竹杠,可以拿到丰厚的赎金,但他这次失算了。
留守京城的重臣于谦见国不可一日无君,即拥立明英宗的异母弟弟朱祁钰称帝,并积极组织北京保卫战,成功打退瓦剌军的多次进攻。也先眼见朱祁镇成了鸡肋,囚禁他一年后就放其回国,这可给明政府出了个大难题。皇帝宝座还没捂热的朱祁钰岂能善罢甘休,他索性把哥哥朱祁镇一家关押在了南宫。并将大门灌铅封死,食物只能通过小洞递入,还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不许外人接近,就连南宫附近的树木都被砍伐殆尽,以防有人藏匿其中。
度日如年的朱祁镇在此苦熬了7个年头,终于等来了重见天日的一天。1457年,朱祁钰病重,石亨、徐有贞等人撞开南宫大门,跪倒在朱祁镇面前齐声高呼:“请陛下登位。”复位成功的明英宗,把朱祁钰贬为郕王,斩杀了民族英雄于谦。朱祁镇二次登基后,听信谗言制造了多起冤假错案,致使爆发数十万人参加的流民起义。1464年,37岁的明英宗病逝,结束了他坎坷的一生。
在明朝16位帝王中,朱祁镇可算得上是最悲催的一个。幼年时被立为帝,毫无自主权,亲政后被掳掠至异国他乡,受尽凌辱折磨,好不容易归国,又被囚禁7年,终于梅开二度重登大位,结果被奸臣蒙蔽昏招迭出。他的生命中都背负着一个“被”字,似是枚无根的漂萍一般,总是让人左右摆布,然而他真的是个无辜的可怜虫吗?
事实或许并非完全如此,朱祁镇性格中的懦弱才是元凶。自古英雄出少年,朱祁镇之所以没能成为像秦始皇、清康熙那样强悍的君王,就在于其本性柔弱。他小时候太皇太后一手遮天,朱祁镇只有旁观的份儿,待其能真正君临天下时,便急于表现自己的才干,演变出“土木堡之变”的悲剧即成为必然。软弱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耳根子软,势必会被身边的风言风语带偏。
“皇”门一入深似海,出生于帝王之家,朱祁镇的命运注定身不由己,他秉性中的弱点最终酿成其人生悲剧,也成为万千民众的梦魇。假如生命可以轮回,不知朱祁镇会怎样规划自己的投胎方向,想必他不会再次选择降临皇室深宫,择一寻常人家,过悠哉游哉的闲适生活,难道不香吗?
2021.2.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