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成语典故 讲历史故事(84)
隆庆开关,穆宗心机
文/石岩磊
明穆宗朱载坖于1566年接了他父亲的班,成为大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年号是“隆庆”。他登基后所面对的是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北有蒙古人时常骚扰,南有倭寇长年作乱,内有暴动不断,而最痛苦的莫过于国库空虚穷的叮当响,可明穆宗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一化解掉了。
元末明初时期,日本国内局势动荡,一些诸侯王经常组织武士、商户、浪人到我国沿海地区劫掠,为了防止国内的奸民与倭寇内外勾结,朱元璋下令“片板不得下海”,禁止老百姓私自出海。可这并不能阻止走私和倭患,戚继光、俞大猷等人虽然在抗倭中屡立奇功,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铲除倭寇。明穆宗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从事海外贸易,此举不仅解决了走私猖獗的问题,而且使得海盗逐步走向从良之路,史称“隆庆开关”。
明政府也从中受益匪浅,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明穆宗的荷包越来越鼓,他的腰杆自然就挺直了,可以更好地整军备战。北方的蒙古人在明军的强大打击下,不得不请求朝贡和互市。穆宗审时度势答应了他们的诉求,1570年,他册封成吉思汗的后代俺答为顺义王,并开放边境市场,从此游牧民族与内地汉人开始大规模的互通有无活动,在极大丰富双方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迎来了北部边境少有的和平安宁景象。
明穆宗不但御敌有术,而且驭人有方。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才济济的朝堂定然是个勾心斗角的大江湖,免不了出现拉帮结派互殴的场景。朱载坖利用党争有效地打击各方势力,在鹬蚌相争中坐收渔利,巩固了自己的权势。徐阶、李春芳、高拱、张居正等内阁大臣就是被明穆宗玩于股掌之间,他们相互倾轧的结果便是叫皇上成了最大的赢家,明穆宗也因此被冠以“明朝最腹黑帝王”的头衔。
朱载坖的确工于心计,凡事不去硬刚,而是想方设法智取,所以显得深藏不露十分阴损。但他千算万算终是没有料到自己竟命丧风流债。朱载坖30岁时即位,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理当不会荒废后宫。可由于其纵欲过度,加上长期服食春药,朱载坖的身体每况愈下。史载,1572年明穆宗因为与妃子淫乐甚欢,竟然休养了两个多月,复出后刚往殿上一坐,就头晕眼花手打颤,不得已又接着卧床。他不久便一命呜呼,时年36岁。
没有证据表明朱载坖精通道家思想,但从他的治国理念来看,基本符合老庄哲学,穆宗倡导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貌似波澜不惊却水到渠成,这应归功于他的处心积虑与深谋远虑。明穆宗十分注重实效,而不关注虚头巴脑的名声,他可以向“洋人”示好开展贸易,也可以与“蛮夷”协商进行交易,目的都是为了发展国内经济,国富民强后才能够对他人大声说“不!”开放的心态成就了明穆宗的丰功伟业,也算是不枉其牡丹花下死了吧。
2021.2.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