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想完成高效学习,必须要意识放松,身心才能聚焦专注。只有人的意识进行有效的工作,才能为你的心智完成自我理解提供必要的条件。
一、现状描述
一位女同学的诉求(障碍):想好好学习,无奈学不进去。
孩子的表现:一直在倾诉自己的过去以及现在,说自己也不想这样,但是还管不住自己。想说清楚又说不清楚,一直在情绪中颠三倒四。
在孩子的描述中,杨老师感受到孩子正处在矛盾中无力自拔。
一是孩子认为过去的自己(学习好)和现在的自己(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矛盾,现在想学学不进去。
二是孩子认为老师的重视,自己想学好又学不好,带来很大的压力。
三是孩子一直在诉说,停不下嘴,杨老师想说话都插不上嘴,说明孩子一直处在压力中无法释放。听久了,会让人也不由自主的陷入了那种绝望中。
一个活在纠结、拧巴、无力、无助的女孩跃然纸上。给杨老师的感受,孩子像正在行驶的列车脱轨,又像脱了僵硬的野马在奔跑,无助无力。
人的学习分为两部分,心智和心灵
1、孩子在表达着一个矛盾,一个身心不协调的矛盾。
孩子诉求:我要学习,但是学不进去。表现为身心灵的关系是不协调的:
心智:渴望学习;= 射击手:准备好了
意识:无法聚焦:=枪:拿不稳、游移不定
(外显) 身体:焦虑紧张。学习不进去。= 靶心:偏移、打不到
2、正常情况老师上课学生好的的状态:
心智:高速运转
意识:与老师内容充分链接、互动。注意力集中
( 外显) 身体:放松,知识点充分掌握,成绩好
杨老师因为小时候有过这种类似的成长经历,就和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曾经记忆力下降,失眠、胡思乱想、严重时神经衰弱。每次都想好好学习,意识特别活跃,就是无法放松下来,每天都特别疲惫,身心劳累。孩子似乎找到了知音,在杨老师面前放松下来。
感悟:解读杨老师对求助者帮助的第一步,一般先感同身受的理解,缓解来访者情绪,找到身份认同,放松来访者情绪,以便接下来正常表达意思。
二、理论知识铺垫:
心智进行逻辑思维,完成自我理解的过程;心灵通过意识聚焦内容,并且帮助心智感受感知语言的理解,从而完成有效的学习。
心智:努力完成自我理解,属于逻辑性
心灵:对理解的东西,进行聚焦,感知感受。
例如:“火”心智进行概念常识逻辑的解读,心灵通过概念进行感知,通过老师讲解的语气意识进行聚焦加深自我理解。
学习与呼吸的关系
吸气:腹部慢慢隆起向外扩张(紧张用力);
呼气:腹肌发力,肚脐向内收缩,找向腰椎方向(放松下沉)
一呼一吸完成一次能量供给,为身体提供动力能量,两者却一不可
吸收氧气=汲取知识=心智=自我理解过程=张
呼出二氧化碳=心灵休息=心灵=意识工作过程=驰
心灵与意识的关系
心灵越放松意识越专注,可以聚焦专注。
心灵越紧张意识越焕然,越无法集中注意力。
错觉:
我要更努力,心智准备好了,用力吸气,呼气短促,导致呼吸紧张,忽视了心灵诉求。
成绩下降,表现为吸气力量不够,越是专注吸气,忽略呼气,导致更紧张,注意力焕散。
老师关注也是过多关注吸气过程,忽略呼气过程,更紧张,增加压力。
对于体育运动也是
一般教练过多关注训练,放松不充分。
优秀的教练训练完成后,每次进行充分的放松,第二天再次训练时,肌肉才能高效,身心力量才能不断增长。
延伸:孩子上学一天,回家什么也不想干,就想拿个手机,看个电视放松一下。
原因:就是一天在学校学习太紧张了,回家后心灵疲惫就想放松一下。
问题:孩子知道应该学习,但是拿起手机就放不下了,知道该学习就是做不到。
分析:该学习时学习,该放松时放松才能保持身心放松,意识专注。又想学习,又感觉累。就是代表节奏没有把控好,节奏被打乱了。根源上大脑中住着太多“白衣女子=恐惧”神经性紧张,大脑中住着一匹失控的野马。回顾《爱与成长》白衣女子和白衣天使的故事(爱与恐惧)
白衣女子是大脑想像出的产物,不敢上厕所、害怕、恐惧、紧张,一直处在预警状态中,天天预警,这样的活,严重就会完成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涣散。
小时候听着白衣天使长大的孩子,身心就会放松,大脑能够高度专注,学习经验、学习效能极度高。
小时候听着白衣女子长大的孩子,学习中在经验层面,心智紧张,注意力涣散,学习效能特低。
有的人,为了应付身心紧张,注意力焕然,学习效能低下,会强迫自己进入一个学习的状态。虽然我知道自己紧张压力大,依然强迫自己。一开始强迫神经接受我们控制,但是达到极限就会失控,想专注也专注不起来了。
原理:人要想完成高效学习的过程,必须是身心高度的放松,意识才能聚焦专注,人的意识有效的工作,才能为你完成自我理解,提供一个环境和条件。
根源性的问题,我们无法解决“白衣女子”的故事,就无法邀请更多的白衣天使参与到我们更多的生命经验当中去。人要做到高效学习,高度专注是很难的。它不是逻辑层面的东西,它是生命经验的东西,你曾经的成长经验导致的。
最后杨老师讲,对小姑娘能否走出恐惧,他只能提供自己曾经的过程,提供一个方向以及路标,但是能否走过去,需要小姑娘自己去经历。每个人的成长只有自己去经历,别人无法代替,成长只能提速无法跨越。这可能就是人终生成长的意义吧!
下讲杨老师讲去除脑中魅影,这也是很多哲学家以及教育家都在运用的教育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