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一周,回归工作的第一天,完全没有不适应,离开,为了更好的回归,回归,为了下一次的离开。
与团队小伙伴沟通,满雷同的提到了一个问题:我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别人怎么看我,别人怎么想我,别人会说什么。因为在意,反而更加拘谨与无法发挥,因为在意,更加的没法把握销售的事情,不知道什么样的度是合适的,觉得这样生活特别累,自己会觉得压力重重。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阶段吗?答案是肯定的,甚至是漫长的。
从小到大,不是一个爱热闹的孩子,其实不过是胆小怕事渴望热闹不懂融入,这样的个性,被妈妈解读为有特别气质的孩子,在她眼里,我是完美的,有一大班孩子喜欢带着我玩,也让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孩子,爸妈的爱是幼小的心灵最好的护盾。
12岁那年,完全不懂广东话的广东人回到广东一个偏僻的小镇没有人说普通话的学校住宿,长发及腰没学会天天洗澡,被蚊子叮到全身是血痂,被同住的人传染了一头虱子,这样的我,被排挤讨厌嘲笑也属正常,试着去讨好,比如带些好吃的分享,并没有得到善意的结果,试着融入,语言不通的结果就是会被恶意的逗弄,比如当着我的面骂我,因为没有听懂没有反应成为了呆的代言词,这是我整个初中生涯。
人就是这样,落差很大跌到谷底的时候,要么成为烂泥,要不愤而改变。
我的改变是迁就别人,获得喜爱,在那个时候,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喜爱成了我唯一重要的事情。当然,只要肯付出,时间久了,谁也不是多大的恶,慢慢真的被接受了,这样做就持续了整整10年,我把自己的变成了特别随和特别能迁就别人的人,完全不会说no的人,朋友也很多,只是,会觉得累。
从不相信原生家庭,也不接受所谓性格定势,只认可一样,就是远古以来,人类超越其它物种的原因,是更好的适应与利用工具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有千年的适应环境进化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至今从未减少。
不论曾经经历什么养成现在的我,在成长了几十年后,总能学着用局外人的视角客观的看待自己,总能试着问问自己的心,想要什么?如果找不到,就找最不想要什么,然后,不要做最不想要的事情就好了,这是在查理那学会的逆向思维。
既然我的思维能让我有这样在意别人的看法,只要给自己时间,自然我也有能力转变属于我自己的看法,只要我想。至于你如何想如何看,不在我的掌控圈,与我无关。
我想提供现在我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仅供参考:
我们都是平等的,我有权利喜欢你讨厌你,你有权利喜欢我讨厌我,除了这个,我有接受被讨厌的勇气,也有接受被喜欢的勇气,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如果这件事情在我的角度上看来对你的人生有利,我会坦诚的表达,但不代表你需要接受,你有拒绝的权利。
如果我们是朋友,你拒绝的应该是这件事情这个看法这个建议,而不是否决我,只有彼此认可本人才能成为彼此的朋友。
如果不是朋友且你讨厌我,你的全方位拒绝我会感知,你我是不喜欢彼此的50%人群,那我们各自去寻找各自的另外喜欢我们的50%人群就好。
中国人多,喜欢我们的50%终极一生认识不完,如果已经认识完,没关系,我们还有世界。
如果我赚取利润,我愿意付出与利润对等的时间精力服务,我对给予利润的人有责任并且必然会尽责。
如果你认可上面这些,你会跟我一样活的很简单但是很快乐,你可以选择接受这些看法或者不接受,可以选择喜欢它或者讨厌它,而无需在意我的看法,因为,我的看法就是没有看法,即不悲伤也不嚣张。
接受被讨厌的勇气,来源于一个底气,全世界不爱我,我也好爱我自己,哪怕孤身一人,内心也不孤独。
被讨厌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