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重读庄子“同读《庄子》,一起做到”活动作业
道通天地有形外一一读庄子大宗师(16)

道通天地有形外一一读庄子大宗师(16)

作者: 秀玉初成实 | 来源:发表于2019-05-07 10:06 被阅读41次

大道,迎来送往,迎生送死。毁灭生成,无有终始。任万物纷纭,却不能扰动内心的安宁,从玄冥到参寥,再向前推,好像有开始,却没有开始。如果说有开始,那么开始之前的开始是什么?如果说有宇宙大爆炸,那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状态?庄子认为大道是没有开始的。

庄子认为,把没有开始,以及生死当作一体来看待,才是正确的世界观。方可相视一笑,莫逆于心。人应当顺从造化,应运而生,顺时而死。不欣生不恶死。人力终究胜不过天然。看破生死的大梦,才能解脱。就像解脱倒悬着的人。

伟大的造物主以及阴阳二气,把你变成什么,你就顺从什么。不要有自己的执着和固执的观念。左臂变鸡就用它司晨,又臂若变为蛋,就用它打鸟。人,听从父母的命令,更要听从阴阳的命令。大道载着我的形体。壮年的时候让我勤劳,老了就让我安逸,最后让我安息。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就是说,把生存当做好事看待的,也同样把死亡会当做好事看待。还有什么不满意呢?比如冶匠铸金,哪有金属不服从的,今天我们遭遇赋形为人,希望永远的活着而不死,这显然是违背大道的命令。违背规律肯定是行不通的。但人又希望永垂不朽。那就只好通过立德,立功,立言而流传。基督教发明了永生。希望通过信望爱,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在庄子看来,则希望乐天顺命。

庄子认为,活着,无非是气的凝结,就像身体上的赘瘤。死啦,就像疮痈溃破,就是气的消散。阴阳二气变换形态,循环无穷。不可让世俗的礼仪成为人生的枷锁,束缚了自由的性情。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相濡以沫,哪有自由自在来的舒服。可见躯体,不过是寄托精神的寓所罢了。不若逍遥乎无为。庄子的视野突破了身体的躯壳的局限。打破了生死的屏障。他站在道的角度来看待人生。贤愚千载知是谁,满眼蓬蒿共一丘。便获得了极大的超越。把精神领域拓展到了无限的空间。对于提高人类精神文明的程度,防止各种精神疾患,提高人生境界,有着很高的价值和意义。然而显然庄子是偏从自然人的角度来研究问题的。而孔孟则是从伦理,从社会角度来研究的。因而其各派之道当亦有不同之内含。

相关文章

  • 道通天地有形外一一读庄子大宗师(16)

    大道,迎来送往,迎生送死。毁灭生成,无有终始。任万物纷纭,却不能扰动内心的安宁,从玄冥到参寥,再向前推,好像有开始...

  • 谁持彩练当空舞一一读庄子大宗师(15)

    谁持彩练当空舞一一读庄子大宗师(15) 宇宙间最大的老师是谁?是道啊。道是宇宙变化的总原则。又称真宰真君。是自然的...

  • 读庄漫笔——《大宗师》题解

    现在我们要学习庄子内篇的第六篇文章,题目叫《大宗师》。 “大宗师”指代的是什么,就是大道。“道”生成天地万物,所以...

  • 同读《庄子》第十五天/“道”之化身——“真人”也

    庄子“大宗师”其实就是讲的一代宗师,也就是得道高人。所以,我以为庄子所说的“真人”也就是得“道”之人,也就是大宗师...

  • 大宗师,真的人

    庄子《大宗师》的境界, 是真人: 知道天地自然的规律,同时了解人性,就达到认知的极致, 透彻了天人合一; 然后用通...

  • 真人,一种生命状态

    庄子《大宗师》的境界, 是真人: 知道天地自然的规律,同时了解人性,就达到认知的极致, 透彻了天人合一; 然后用通...

  • 无用之为用丨《外物》章七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

  • 读《庄子》// 大宗师(九)

    庄子·大宗师(雅译) 续 道,有情有信, 无作为无形迹; 可传而不可授, 可得而不可见; 自为本自为根, 未有天地...

  • 修心

    道通天地有形外 神入风云无相中 宁思坐寂定狂啸 唯见本心似旧同

  • 何谓真人----庄子14 《大宗师》之一

    庄子内篇的《大宗师》应该是除了《逍遥游》外,我最期待读的一篇。原因有三: 一是:本来的文学常识里,知庄子的《大宗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通天地有形外一一读庄子大宗师(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ut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