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可可狮专家微课笔记
20190107-3-6岁儿童脑发育和能力培养(上)

20190107-3-6岁儿童脑发育和能力培养(上)

作者: 毛豆妈妈1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08:17 被阅读1次

    课程名称:3-6岁儿童脑发育和能力培养(上)

    课程来源:可可狮育儿学堂

    授课时间:20190107

    主讲老师:杨志

    整理人:芳芳

    校对人:CC妈

    编辑人:毛豆妈妈

    点击查看“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团队”集体亮相介绍

    嘉宾介绍:杨志

    心理学博士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大学岗位教授

    致力于脑的发展及认知能力,社会

    能力发展研究

    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

    心理研究所、美国Emory大学

    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博士后

    ◆主译《脑科学与课堂》

    课程内容:

    上次课程回顾:

    上一节课主要讲到0到3岁这一时期,脑发展的特点以及对脑发展有利的因素。

    主要内容:

    大脑中最基本的功能单位叫神经元,3岁之前,脑中神经元的数量,是我们成年人的两倍。3岁之前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生长出很多的联系,这种联系叫突触。3~4岁是脑在硬件结构上的一个高峰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时候脑的神经元的数量达到了一个顶峰,这些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也就是神经突触的数量也达到一个顶峰,并且神经元在传递信息的时候是通过释放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叫做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浓度也在3到4岁这个阶段达到顶峰,所以3到4岁这个阶段,脑的结构是一个鼎盛的时期。

    有研究已经指出脑的大小在4岁以后就不在变化了(主要是脑的容量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了),接近于成人。但在4岁之前脑是在逐渐长大的。4岁之后我们的头会一直长,长的是骨骼和脂肪,所以在3岁的时候,孩子们的神经系统处在一个极度亢奋的阶段。

    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我们很难让一个3岁的孩子平静下来,我们说:“小朋友你坐一会儿,”那是不可能的,他总是会非常兴奋的干这个干那个,做各种事情,直到睡着为止,精力耗完了就睡着了。但只要醒着就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脑处在一个鼎盛时期,虽然脑的结构处在鼎盛的时期,但是功能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为什么3岁的孩子大脑结构处于鼎盛时期,功能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呢?

    因为在神经元的外围还包裹着一层活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髓鞘。它本来也是一种细胞,只不过在这个时间段在我们的脑中大多数的神经元它的这的这个轴突上髓鞘还没有长健全,因此神经元尽管非常兴奋,但是它没有能力,有效率的把他的兴奋传递到远处也就是说负责不同事情的神经系统,他们之间传递信息的效率是很低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脑的功能是非常有限的。

    是什么在决定我们的智能或者智力?

    不是脑中神经元的数量的多少,而是这些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效率如何,以及这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否是广泛的,这些才决定了我们的智能,因此我们没办法要求3到4岁的孩子有什么很高的智能,但是他们的大脑确实是最兴奋的。过了这个时间,脑中的神经元是逐渐减少的,神经元的数量在我们成年的时候大概会淘汰一半变成1千亿个,3岁的时候有2千亿个,突触的数量其实不是在增多,而是在逐渐的减少。

    3到4岁之间这个阶段,脑在功能方面,发展什么样?

    在3岁之前主要是在发展跟感官有关系的功能,比如说视觉系统会得到一个快速的发展,同时听觉系统得到快速发展,当然听觉系统的发展也会带来语言能力的发展,因为负责理解语言能力的脑区跟听觉区是非常靠近的,他们实际上是属于一片大的区域的。当然还有运动能力的发展,身体感觉的发展等等,这些跟感官有关系的神经系统在3岁之前已经发展到比较高的水平了,到了3岁这个阶段,脑的主要发展的功能是把这些基本感官给整合起来,发展为整合的功能

    什么是信息整合的功能?

    我们可能会听说过一个词——感统失调。

    感觉来自于大脑处理各个感官的神经系统,这个时候在脑的功能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我们如何把来自于不同感官的内容整合在一起。

    对一个3岁的小孩,我们可以跟他玩这种游戏,带他走在大街上,我们用语言来描述一个看到的人,或者看到的一辆汽车,用语言很详细的跟他描述,比如说妈妈看见了一辆汽车,它是红色的,它正在朝我们的左边开,它在马路对面,它里面坐着人没有等等这些细节我们用语言来描述,不要指给他看,然后让孩子在他的视野中帮我们指出来我们刚才描述的,这个体现出来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感觉统合的能力,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很准确的找到我们所说的这个东西,说明他至少在理解我们的语言,在把我们的语言和他的视觉信息结合的过程中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我们可以理解成是一种训练方法,或是帮助孩子提高他的感觉统合能力的一种办法。

    训练的原则是什么?

    原则就是我们要帮助他从两个通道输入信息,然后看他能不能把这两个信息整合在一起,对于一个比较小的孩子刚开始可能是比较困难的,就像刚才举的那个例子,不可能每一个三岁的小孩都可以很轻松的做到这一点,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信息整合的能力会越来越提高的。

    .再举个例子:幼儿园里面经常会出现这种状况,老师让大家坐一圈,一起做个游戏或者来听个故事,可是就只有一个孩子,满屋子到处跑,老师让他坐下围一圈,他是不会听的,说跟没说一样,这个孩子的表现可能就是感觉统合的问题。

    怎么解释?感觉统合哪里出了问题,实际上是这个孩子没有办法把老师跟他说的指令和他现在正在经历的场景给结合起来,换句话说他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师的指令在这个情境下是什么意思,所以这就是感觉统合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感觉统合还会影响到很多其他的方面。

    在3到6岁这个阶段,最应该重视的孩子的一种能力就是思维模式。

    刚才所说的感觉统合这个功能实际上是我们形成思维模式的一个基础,如果不能很好的去整合信息就谈不上形成所谓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我们如何处理信息,如何理解信息以及如何对这些信息作出反应。所以这里面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就是感知,第二个就是理解,第三个就是反应。

    第一种情况:一个5岁或者6岁的孩子,我们说:请你把你的床收拾一下。此时这个小朋友的脑是如何处理我们跟他说的这句话的?首先第一个层次是相对于3岁的时候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的一种能力,就是感知的能力,他能发现我们的声音,环境中有人在说话,这是谁在说话,可能是爸爸在说话,或者是妈妈在说话,在跟谁说话,跟我说话,于是我要注意听这个话,不要以为这个过程是挺简单的,只不过你对他说一句话,他注意到你在跟他说,对于我们的神经系统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他需要识别出这是人的声音,这是妈妈的声音或者爸爸的声音,还有这是在跟我说话,这本身已经是一个挺复杂的过程了,其实这种能力在三岁的时候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3岁过后再发展的一种能力,就到了第二个层次,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他需要来理解我们这个话是什么意思,怎么才能理解我们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就需要信息的整合了,当然不仅仅是感觉的整合,而是感觉和记忆以及他已经有的知识等等这些方面的整合,第二个层次脑会帮助孩子理解到什么程度:什么叫做整理我的床,为什么要整理我的床,我想起来了,今天可能我把那个床弄的挺乱的,今天可能有客人要来玩,所以妈妈或者爸爸让我整理这个床,理解到这一步是脑发展的第二个功能。这个时期正在快速发展的一种能力,是他在理解我们所说的话的基础上的,所以我刚才描述的这种思维活动,实际上是在发生链接,和他的记忆相关的进行链接,跟不同的记忆连接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在刚才所说的那个理解的基础上,就到了第三个层次,我已经理解你这个话是什么意思。脑更高级的神经系统,不一定是在这个时期发展得最快,实际上在6岁以后发展的是更快的。这个区域主要是包括我们的前额叶在内的一些高级的区域,这些区域帮助我们计划和调节我们的活动,帮助我们控制我们的行为,当然在6岁之前这个部分已经在发育了,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功能,就是它会在刚才那个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响应,会指挥我们的身体做出响应,比如说这个孩子在理解我们说的话之后会说:好,我等会看完这个动画片就去收拾。在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我们的话的一种反应,注意:在我看完这个动画片之后我就去收拾,这个响应已经体现出来他已经有计划了,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所以刚才描述的就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者思维模式。在3到6岁这个期间,我们最应该重视的是培养这种思维模式,因为它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并且对这个世界作出反应的重要的基础,这个思维模式如果建立的比较好,后面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麻烦会很少,父母也会轻松很多。

    第二种情况:刚才的孩子,刚才的父母,刚才的对话。对于第一层的这个神经系统没有变,爸爸或者妈妈在跟我说话,说什么呢?第一层次的这个功能已经结束了,第二层次,他需要把我们说的这个话跟他已经有了一些信息建立连接,但是可能连接的并不多。连接到了一些其他的记忆上面,比如说他会想:我刚看一会儿动画片,每次不想让我看动画片的时候,你都会让我做点别的事,所以我就看不成动画片了。这个也是一种理解,只不过你说的话没有变,只不过他把你说的话和他的一些其他的记忆联合在一起了,当然也不算特别坏的记忆联合在一起了,这也是他的一种思维模式。他在做出响应的时候,它的效应肯定也是不同的,他还假装没听见,他专心致志的在看他的动画片,至少是这样子的,所以就造成了不同的孩子会做出不同的反映。

    俗话所说的这个孩子懂事那个孩子不太懂事,这个所谓的懂事不懂事到底是什么,回归到本质上,它就是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方式上是不一样的。

    第三种情况:还是刚才那句话跟一个小朋友说:把你的床铺收拾一下,接着这个孩子的第一层系统感知系统也没有问题,也注意到了你在说什么,我们也注意到在跟他说话。第二层这个联系信息的这个系统出了一点点问题,他联系到了一个很消极的情绪或者是记忆上面,比如说他会想:你为什么让我收拾床铺呢,我把床铺弄得很乱,你经常在批评我把床铺弄得很乱,让我去收拾床铺,你又在责怪我。那如果这个孩子对于我们这句话是这么理解的,那么它的响应肯定也不会让我们满意。至少是我没有听见,或者甚至有一点对抗都是很可能的,比如说这个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我就不去,或者说我床铺就那样了。当然,这个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可能已经很生气了。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它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脑的一个重要功能。思维模式是在这个时期快速发展的,所以我们应该非常重视思维模式的培养。

    怎么去培养思维模式呢?

    和3岁之前的培养方式很不同。

    1.    在3岁之前,我们化整为零,各个攻破,实际上就是可以单独的去考虑每一种感官所需要的环境要素。

    2.3-6岁需要的是:言传身教

    大脑现在正在快速发展的是,孩子如何整合来自于多个感官的信息,所以光去强调某一个片面是很难奏效的。第一个层面是最本质的,就四个字言传身教。言传身教真的是非常本质的,改变一个孩子思维方式或者培养一个好的思维方式的最本质的最有用的手段。这个时候的孩子的一个很明显的智慧特点就是延迟模仿。就是他在某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不一定当时表现出来,但是并不一定这个情景没有对他产生影响,可能会在后面某个时间非常惟妙惟肖的展现出来,那么这种延迟模仿实际上就在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方式,他所观察到的一切,观察到他的家长是怎么处理问题的,是怎么理解问题的,是怎么回应问题的,怎么回应他人的,这种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在对他产生影响,即使现在看不到他有任何反应,但是可能在某个时机,他就惟妙惟肖的把我们曾经出现过的行为言谈举止甚至想法都复制出来,所以言传身教,在这个时候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 其实最应该教育的并不是孩子,而是父母。3到6岁的孩子,还不需要特别有意识的让他上这个课,上那个课,用这种训练,那种训练,如果他是一个正常发展的孩子,这些是不需要的。最应该接受教育的其实是家长。家长们通过接受教育或者通过学习,不断改善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我们的修养,我们的这些变化是会时时刻刻影响孩子的。

    古人所谓的家风,就是在这个家庭内部的一种文化氛围或者一种思想氛围,这个都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相应的心理学理论,提出的原生家庭理论,实际上是指这个人的个性,性格,气质,思想行为等等各个方面到底受到什么影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就是在你们家都有什么样的成员,每个成员都是什么样子的,谁对你影响最大,所以讲这件事的理论叫做原生家庭理论,但是他们最终都在影响什么呢,从脑科学的角度上来讲,他们都在影响我们的脑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联系信息的,也就是在影响我们的思维模式。

    技巧,两个字:因为

    就是我们每次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就是后面要跟上,因为什么什么,然后因为后面的这些话是干什么用的,因为后面这些话是用来提示孩子,你要把我刚才跟你说的这件事或者这句话这个意思跟什么记忆联合在一起来解释,所以这个实际上是在引导孩子如何去理解你的意思。

    例子:

    在一辆颠簸的公共汽车上,一个妈妈对一个小女孩说:快坐下来了。你的这句话是不可控的,不知道她会跟什么记忆联合在一起来解释,因此实际上你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那么如果把这句话稍微改造一下,跟我刚才跟大家所说的技巧,加一个因为比如妈妈这样说:快坐下,因为如果你站不稳摔倒了会很疼的。这个时候你可以预期的是,可能小女孩会更容易听从妈妈的建议,为什么因为它更容易理解妈妈所说的话,快坐下是为了什么?快坐下和什么联合在一起来解释,当然在理论上如果你足够有心的话,也可以把这句话说得再长一点,比如说你也可以说快坐下,因为你这样很容易摔倒,你摔倒了妈妈很心疼。那么如果你这样说,其实你可能想见就是这个孩子会非常愿意听从你的话。因为她能体会到你在说这句话,实际上是跟她是有一定的链接的。对她是有很深的感情的,你心疼她会摔疼,所以没有理由不听这不听这个话。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善自己的品德修养,言行等等,包括你的生活环境等等各个方面,那么至少你可以尽可能的帮助孩子来提示他应该怎么去解读我们说的每一句话。

    在3到6岁这个阶段其他方面的一些发展?

    1.    大肢体运动的能力

    我们的运动系统基本上已经发育完成了。这个时候是可以做一些大的肢体体育运动。比如说学骑自行车,学滑板车等等,这些大的肢体运动是完全可以去学习了,但是先不要着急去强调它的精细运动,尤其是需要两手精细配合的运动(串珠子)。

    了解了孩子哪些已经熟练了,哪些还不熟练之后,显而易见这个时候应该重点培养的就是他有了哪些能力就相应的去让他去运用这些能力就好了,比如说大的运动可以去学舞蹈,甚至学一点点武术也行等等这种大肢体运动。增加户外活动量。

    2.记忆能力的发展

    三岁之前孩子有记忆吗?有的,但是能想起来三岁之前发生过什么吗?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是想不起来的,因为在三岁之前形成了记忆,我们管它叫做内隐记忆。有意识形成了记忆,在没有意识下形成了记忆,想提取出来它是很难的,这个记忆会存在你的神经系统中,但是没有办法把它组织和回想起来的,所以这个叫做内隐记忆,我们在3岁之前发展的记忆都属于这种类型。

    3岁以后,我们可以开始形成一些能够提取的记忆了,我们管它叫做外显记忆。那么外显记忆的形成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形成?是基于我们3岁之前所建立的那些基础的,可以打个比方,我们在3岁之前所形成的那些记忆,就是盖一座楼的时候所用的那个钢筋,它里面有一个最基础的构架了,然后在这些钢筋的支撑下,我们才能盖起这座楼,用1块1块砖盖个房子或者盖一个楼,那么这1块1块的砖是可以被提取出来的,是可以被拿下来的,但是这个钢筋是没办法动的,要想把这个砖放到这个楼上去盖这个楼,它必须是以这个钢筋为支架的,所以这是内隐记忆跟外显记忆的关系,所以在3岁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这种框架了,所以以后在形成这些记忆,为什么容易提取出来,因为是在这个框架范围内,是在这个框架的支撑下,才能把它提取出来的。

    在3到6岁这一阶段,6岁之前的孩子的记忆方式可能跟我们成年人的记忆方式不是很一致,我们看那个《最强大脑》会看到某些很牛的记忆能力,其实他的记忆能力,记忆的方式跟孩子在六岁之前的这种记忆方式是很类似的,这种记忆方式可以管它叫做照相机记忆。照相机是什么意思?当你拍照的时候,照相机是不管那个是前景那个是背景的,它会把所有的信息统统都记录下来的。孩子在这个时期是有这种能力的,他是把所有的细节统统记下来。

    一个很简单的测试方法,小孩是六岁之前都可以试一试,找找一系列的小卡片或者小图片或者小图标,然后先让孩子记,比如说之前一个典型的例子,找了一堆汽车的这个小花片,然后给孩子看,说这是什么牌子,这是奔驰,那个是宝马,那个是福特,那个是沃尔沃等等,其实孩子也并不知道沃尔沃是个什么东西,反正给他看一个车,就告诉他一个牌子,如果给他看一段时间,不管是快节奏还是慢一些直到他已经能百分之百准确的说出每一张图片后面对应的那个概念了,就是每个车的牌子是什么,都已经知道了,然后接下来我们做一件事就是把我们认为能帮助我们识别出来这个车是什么牌子的那些图像给它遮住,我们可能会在这张图片之后遮掉了一部分细节,做完之后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就可以了,就是我们如果在看不同的图片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识别出这是什么牌子的车,然后我们把这些图片再给孩子看,看他还能不能准确的辨别出每张图片表什么牌子,很多孩子是可以做到的,这就是所谓的照相机记忆,就是他在记这个图片和这个图片背后所对应的那个牌子的时候,他他记得是所有的细节,他没有提取一些特征,他是每个细节都记下来的,所以就像一台照相机一样记下来了,这就是照相机记忆,但是随着孩子的发展它会发展出来另外一种记忆的模式,这种记忆的方式跟我们成年人就非常接近了,我们是怎么记忆东西的,就是刚才说过的,如果把一些重要的特征给你遮上,你就认不出来这个车是什么牌子了,也就是说我们靠什么记得?我们不是把每一个细节都记下来,而是把一些重要的特征记下来,所以我们成年人在记东西的时候是依靠特征提取的,我们是提取出来这个材料中的一些特征,然后记得这些特征,甚至当我们的语言系统非常发达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试图用语言来描述这个特征,然后我记得是语言,我记得这个词儿,或者我记得是一个词组啊等等这种方式,所以总之就是通过特征提取的方式来记忆的

    照相机记忆方式和通过特征记忆的这两种记忆方式是哪个好一些呢?

    对于能力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是成年人的记忆方式是更高级的。即使我们在记忆东西的时候会忽略大量的细节而提取一些特征,但是这些特征,第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会让我们丢失掉很多东西,尽管我们确实丢掉一些细节,但是这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是没有什么损害的,第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特征是会联系的,就是我们所记得这个东西和它的特征,是很容易把它们建立联系的,建立联系,使得我们能形成一张知识网络,使得我们有足够好的创造力,比如说我看这个东西,这个特征有点像什么,比如说这个标志有点像或者这个形状有点像那个奔驰的那个标志,我们立马能建立起一个联系,这个是不是跟那个车或者跟那个公司有什么联系?但是如果不是利用这种提取特征的方式来记忆材料,那么记什么就是什么,很难在它的基础上,跟别的信息进行联系,没有办法联系起来的信息对我们来说是没有用的,甚至也没有办法经过很长时间,回忆起这些孤立的信息的,信息必须相连,才能让我们有效的回忆起来,所以从这个实用主义的角度上来讲,我们没有必要非要去干扰这个孩子的记忆发展的历程,刚才我讲了,我们记忆发展历程是3岁之前我们会形成很多内隐记忆,它是我们的记忆的支架,到了3到6岁这个期间会出现两种记忆的形式,最开始可能是照相机记忆,他是事无巨细的都记下来,但是不容易发生联系,然后更高级一点的记忆方式是我们开始学会了提取特征,然后通过建立特征之间的联系,构筑一个记忆网络或者一个知识网络,这个知识网络才是今后我们进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大家也许都知道什么样的孩子叫做聪明,就是他很善于把新学的知识和他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这个叫做聪明,当然这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之前已经知道好多,并且知道了这些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所以这个时候他学的快。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打乱孩子的这种自然发展的规律,但是我们需要知道他经历了这样的几个过程。

    想让我们家孩子保留下来这个照相机记忆有没有办法?也是可以的,需要用一些非常抽象的图片或者声音,反正是一些非常抽象的材料,什么叫做抽象,就是你其实没有办法用语言很清晰的描述它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并且这些材料,他们的相似程度要越来越高,也就是说这张图片跟那张图片其实我们成年人可能都分辨不出来,但是你其实可以训练孩子说这个,这个图片代表1个意思,另外一幅图片代表另外一个意思,然后你如果能坚持去做这种练习的话,他也能保留下来这种照相机记忆的能力,只不过说实话他的用处也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它对于我们理解一件事情帮助并不大。

    问题解答:三岁半的宝宝由于缺氧导致了一些脑损伤,然后出现了一些比如说发展的迟缓,包括一些沟通等这些问题?

    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损伤,这个确实是因为比较多的神经系统神经元的这个损失造成的这种状况,但是,因为孩子比较小,所以这些都是有希望改善的,因为我们的脑在小的时候是具有非常高的可塑性的,所以首先一点就是要重视这个事儿,但是不要放弃希望,因为三岁半的孩子脑的这个活性是非常高的,那么只要积极的进行一些练习,或者帮助他提供一些有利于他发展的环境,这个是有希望发生比较大的明显的改善的,

    还有除了正常治疗的同时还能在家里做什么呢?就是如果是有感觉统合的问题,这个时候其实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如何把各种感觉通道的信息整合在一起,至于说这个多动先不用管这个问题,因为多动实际上是依靠于我们这个更高级的神经系统,对更低级的神经系统抑制来实现的,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抑制的能力,这种抑制能力在现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发展,所以现在很难谈说这个孩子到底会不会多动。然后自闭的倾向是有可能的,如果只有一些倾向而不符合自闭症的诊断标准,其实是可以通过一些努力来矫正的,比如说给他进行一些感觉通道的练习,感统训练,比如说典型的方式是:我们发出不同的声音,然后让孩子来做出不同的动作,哪怕这个动作是非常非常简单的,但是我要求比如说你听见这个鼓的声音,就拍一下你的腿,如果你听见铃铛的声音,就转一下你的头或者是抬一下你的手,这些最基本的练习都能够帮助他不断的增强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如果对信息整合能力发展的比较好,后期它的这个功能就会比较高,我们把它叫做高功能,那么这个时候不会对他有太大的影响,同时因为我不是学医的,所以对于这个孩子的其他的神经方面的损伤,我是没有发言权的,所以可能还是要咨询相应的这个神经科的大夫,才可以从医疗方面的一些改进。

    七、总结重点:

    1.在3到6岁这个期间,我们最应该重视的是培养这种思维模式

    2、3-6岁需要的是:言传身教和一个技巧:因为

    3.家长才是最需学习的而不是孩子。

    再次感谢“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团队”认真细致的整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107-3-6岁儿童脑发育和能力培养(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uv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