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被批评,被指责,被抱怨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什么?大抵是抵触对吧,是的,绝大多数人应该都会如此。即使这件事本来就是自己做错了,或者在其中有部分责任,依然会觉得你不该这么说我,这个和其他人也有关系,其他人怎么怎么样,你不能只来抱怨我等等之类
最近我就碰到了类似的事(其实经常碰到类似的事,只不过这一次察觉的最明显),工作上辛辛苦苦,加班加点,结果还是得不到太多的认可,在一些关键事项上没有把好关。于是,就成为了“被批评”、“被指责”、“被抱怨”的对象。同时,也陷入了难受、不平等不良的情绪之中。
不过还好,经过与Teacher Yang的一次交流探讨,觉得有必要抓住机会好好反思一番,争取以后尽量少受情绪的影响,多干点实事!
Teacher Yang讲述了两个故事
故事一:夫妻相敬,成就彼此
夫妻两人都在名企工作,两人的工作岗位又有关联,一个在阿里,一个在网易,一个是产品经理,一个是产品研发。关于这两个岗位,我们通常听到最多的是什么?产品经理负责满足客户需求,不断要求研发开发产品;产品研发不断砍需求,同时觉得产品经理一点也不懂研发,需求不合理,啥都还想要。两个岗位似乎总是不能兼容。但这两人不一样,他们的行为与常人有些区别,作为产品经理,她主动去了解研发的逻辑和思路,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明白了换位思考;作为产品研发,也主动了解作为产品经理的立场,明白了终端用户的最终需求。两人互相学习,最终在各自的公司都有所成就,因为产品经理在他们公司是最理解研发的,产品研发在他们公司又是最理解产品经理的。这样合作起来当然能显得格外优秀、突出。
故事二:脚踏实地,干出成绩
资质平庸的一位姑娘,当年加入了阿里,但那时的阿里没什么名气,事情多工作累,但她却告诉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在这里好好干,干出头。没有名牌学历,也没有丰富的经历,既然抓住了救命稻草,那就实在的干下去。在销售岗,每月经历一次淘汰制,压力可想而知。但抱怨有用吗?觉得不满有用吗?似乎意义不大。于是,她默默无闻干了八年,最终干出了成绩,让自己无可替代。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什么?
我想到了自己,在夫妻生活中,每次彼此的交流,有多少是带有一些怨气的呢?有多少次不是顾及面子的呢?有多少次又能做到坦然接受呢?
很少。于是,进步就不会太大。
工作中又是如何?每次遇到他人对自己有所不满,就会立马“封闭”自己,抱有抵触情绪,不愿意抛开情绪,认真客观的去思考到底这里面哪些是对自己有用的,哪些是需要接纳并且改变的。
我试着去回想,我做过些什么呢?
我似乎也做过一些改变,比如在工作中,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我需要正视它,而不应该回避。比如在生活中,我也意识到,拉不下面子,其实没什么好处,还不如认真想想,里面哪些部分是好的,我需要去学习,去改变,去成长的。
但是,做的还不够,我仍需要磨练。
接下来,我应该做些什么?
我想,我首先需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每次发生类似的事情时,我知道自己在闹情绪,我知道这样的无意义的,我知道只要我放下它,能看到更好的。
其次,开始行动起来,主动承担责任,主动成长,边改变边调整。
最后,再总结一句:
放下情绪,干点实在的。
祝大家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