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方来到南方十几年,家里几乎不喝汤,说没习惯有点牵强,怕麻烦,不重视保健,思想里缺乏健康意识观念才是真的。只有去酒楼和大家一起吃饭,别人点汤,服务员给大家一人盛一碗才会喝,被动的喝,也算是喝过广东各种养生保健汤的人了。
广东朋友吃饭汤是必备,酒楼里每天都有例汤,意思是每天一例老火靓汤,是用了心根据季节天气调整每天必有的炖汤。饭堂里也是,再不济也来个快水汤,汤面清清如水,飘了几片青菜,紫菜,蛋花,雪菜之类的。
我在家还是保留了老家吃饭的特色,早晨喜欢做个简单美味的鸡蛋醪糟,这是甜品还是汤呢?最常煲的是八宝粥,也不一定是八种,但还是得各种豆为主,绿豆小米粥,玉米渣子粥。如果是做油泼面就更简单了,就是煮过面条的面汤,尤其喜欢淡淡的比较清澈的热乎乎的面汤,喝起来有一种甜甜的小麦粉的味道。或者,吃饭就是吃饭,不配任何汤汤水水。吃完饭后半小时,泡壶赏心悦目的茶。
这么多年过去了,思想发生了变化。终于接受了,改变了,爱上了广东的靓汤。广东人煲的那种器具讲究食材搭配被我越来越敬仰钦佩,有时会和广东朋友聊聊这个煲汤话题。前几年还时不时煲一锅全家喝。
昨天中午突然就想煲一个汤,想想惭愧,这辈子做汤的次数数的清,家人因为我喝不上什么好汤,平时做什么吃什么,家里人习惯了我做饭根据自己的思想喜好做饭,以后要兼顾别人的喜好,认真想想是两三年来在家煲的第一汤吧。家里有龙骨,有红萝卜,有玉米。到底怎样煲才好喝呢?打开抖音,有现成的视频教材,打开看了好几个,决定煲玉米排骨汤,祛暑利湿,健脾开胃,清凉滋补,更重要是这个汤简单好学,就差一个食材山药没有,别的都有,这次先将就一点,做多了就知道平时如何计划购买配制食材了。
先把锅烧开水,等水烧开的空儿,生姜切片,洗红萝卜,玉米。洗好了切块,放一旁待用。这时候水开了,把排骨淖水,然后把排骨放在电压力锅里,放入薏米,切好的红萝卜,玉米,姜片,再加入几颗枣,放入些许盐,加入适量开水,点击炖汤键,然后不用管了,该干嘛干嘛。
汤差不多快好了时,儿子说:妈妈,我闻到哪里飘来的香味啦。我告诉他炖了汤,他开心地和我贫了一会嘴,把我乐的心花怒放。
中午吃饭计划重点是喝汤。我就做了一个手撕包菜,儿子吃米饭,一人煎了两个小鸡蛋,好赖再炒一个菜,嘿嘿!是简单了点,不至于太单调,该有的营养有了就好。
家里没有专门的陶瓷瓦罐煲汤,方便省事就用电压力锅,炖的汤是傻瓜式的,已经很开心了,还是比外面普通餐厅味道好多了。汤色还行,滋味鲜甜,我和儿子每人喝了两大碗汤,想起真功夫餐厅的蒸汤炖盅,在家里炖汤放心又实惠,这么一锅汤量在餐厅里要一百多了,省下钱来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嘛。心内一阵感慨:要想吃好喝好费力省心,那还是得在家里琢磨呀,哇!一碗好汤就让人心满意足啦!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76474/a62f9b21edd9656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