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冰雪译文】
孔子对仲弓说:“耕牛的牛犊子身上生着赤色的毛,并且长着威风凛凛的两角,即使想不用它来祭祀(作牺牲),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6.6》英雄莫问出路 历三代出贵族?犁牛之子是指耕牛的牛犊子,一般来讲耕牛可以耕田,不用来祭祀。耕牛虽不用来祭祀,但是在官养的牺牲不足之时,如果符合作牺牲的条件,则可祭祀。犁牛之子,因古时注重出身门第,这里用来比喻人才出身低微。据载仲弓之父卑下,但学霸“雍可南面”,孔子欣赏仲弓抚慰仲弓,选拔人才要注重德行才干不问门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东周·战国《韩非子·显学》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是韩非子选拔官员的名言。孔子圣门的高徒们,出身各异,但孔门学霸们的禀赋性情都殊途同归。如颜之愚、曾之鲁、雍之简(就是仲弓),都有一番浑厚淳朴的气象,这是上人之资。仲弓为人重厚简默,孔子曾夸赞他“仁而不佞”,可为一方诸侯,所以言辞于他颇多正能量的鼓励。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6.6》英雄莫问出路 历三代出贵族?【附录文献参考】
《论语稽》曰:“犁牛之子”乃泛论古今之人,而与仲弓言之,不必指仲弓也。
张惕庵曰:仲弓为宰时,子告以官人之道。
李炳南曰:仲弓可使从政,从政须揽人才,选才不论其父之良窳(yǔ),但论其人之贤不贤,喻如耕地之牛,能生骍且角之子,此子当可为牺牛。
张栻曰:此言用人不当以世类而废也。犁牛之子而骍其色,是能变其气类,且当其可用之时,虽欲不用之于郊,而山川之祀,亦岂得而废之乎?
《四书翼注论文》曰:夫子既告仲弓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他日又更端语之曰:“尔为宰有取士之责,凡乡举里选,惟才是视,勿拘于世类,俾秀民之能为士者仍困于农。”犁牛之子,此其义也。若比其父为牛,夫子岂肯出此言?仲弓岂能乐闻此言?况仲弓并非不用之人,此语又从何而来乎?
《四书恒解》曰:周家乡举里选,至春秋而法弊,取人惟以名望,寒微类多屈抑,子故晓之。程伊川亦言,圣人必不肯对人子说人父不善。
《论语偶谈》曰:“尔所不知,人其舍诸”,用人不必出于己也;“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贤人更非人之所能抑也。仲弓平日留意人才,故夫子广之。
陈祥道曰:卿大夫之子,不修礼义则归之庶人;庶人之子,非不贱也,能修礼义则可进为大夫。然愚知(智)贵贱其可以类言哉?
刘宗周曰:此疑夫子策励仲弓之意。言人当自奋于流俗,而不可安于自弃也。圣贤豪杰,只在人当身分内为之则是,虽天亦不得而限之。犂牛之子,生而贱者也,骍而且角,山川用之矣,人其可以生禀自弃哉?困勉可一,下愚可移也,亦曰“学焉而已矣”;学之至,则气禀之驳者,幡然一变而近道。虽曰不希圣希贤,吾不信也。骍且角,盖取喻于变化气质者。
云门隐者按:本章多认为是把仲弓比作“犁牛之子”,从而又解为“仲弓之父有恶行、然不害于仲弓仍为人才”。如此,则是圣人贬低其父以称扬其子也,贤人尚且不为,况圣人乎?圣人“温良恭俭让”,无伤人之语、无恶言,语言温润。观之仲弓之为人,圣人称其“可使南面”,有临民之度,而仲弓为季氏宰时,问孔子“焉知贤才而举之”,可知仲弓在位,有心选举贤才,则此章乃圣人告之以选人、用人勿拘于人之出身贵贱也;亦可见圣人不以家世贵贱看人也,人自当修其礼义以成其德也。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6.6》英雄莫问出路 历三代出贵族?【本章书目】
《周礼》《礼记》《论语集解》《论语集释》《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论语意原》《论语讲要》《论语稽》《论语骈枝》《论语后案》《论语学案》《论语全解》《论语偶谈》何休《公羊传》注、《南齐书》《四书翼注论文》《四书恒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