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毫无科技感的文字写作能力为什么反而成为了一种稀缺的职场能力?
1.自媒体科技时代最缺文字编辑
人力资源现在最缺什么?答案竟然是文字编辑。
按道理说,这是一个科技日益昌明的时代,连自动化写作都出现了,那一些毫无科技感的能力——文字编辑,怎么就变成了很重要的职场能力呢?
一年多前,某大公司的CEO的一个演讲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一张PPT上居然有四个错误!这个错误是没有任何可以辩解的,你不能说“这样也可以……”不,都是硬伤的错误。
那个完整的PPT我们都没看过,媒体曝出来的就是那一页,我相信如果有30页、40页PPT的话,很可能每页都是有问题的,从这些触目惊心的错别字、标点符号……
2.提升写作能力,从关注逻辑开始
著名学者斯蒂芬·平克将写作定义为,将网状和树状的思维进行线性表达。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13099/b6c7e62069c4ff28.jpg)
斯蒂芬·平克《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在书中写道:写作是任何学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很多人之所以写作写不清楚,是自己脑子里就是一团浆糊,他没有逻辑。
逻辑,就是它得有前因后果,它得有各种因缘,然后顺着某个顺序,或者空间的顺序,或者时间的顺序,或者情感变化的顺序,或者人物角色转移的顺序……总之你得有条线索,把你这些孤立的事件贯穿起来,形成某种的意义。
在美国,统计一下所有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所有课程,就会发现写作课是选修比例最高的课程,其次才是心理学导论课。但就王烁等多年指导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经验来看,中国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堪忧,甚至在发表多篇论文以后依然不能独立写作。
造成这个困境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作者不能自觉地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文章的结构与表述,忽视背景信息对理解文章的重要性;过多使用不加定义的术语、缩略词和技术名词,进一步加剧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隔阂。
造成文章令人费解的另一个常见原因就是文章逻辑结构不合理。
(1)段落主题不明确
(2)段落与段落之间、上句与下句之间连接不清
所以整个文章连在一起让人感觉焦点模糊,支离破碎,不知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核心思想。此外,语法和时态错误造成含义模糊的句子或病句,也是导致文章佶屈聱牙的重要原因。
陶行知先生说过:“文章好不好,要问老妈子。老妈子看得懂,可以卖稿子;老妈子看不懂,只能当废纸。”写作经验不足的人需要一些写作指南,帮助他们了解写作要点,清晰传达出想要表达的信息,并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3. 写作力正在缺乏
为什么说文字是人格的投影?
现在很多人都开始意识到,原来那个特别不具有科技感的能力——也就是写作力,变成了科技时代的核心竞争能力!
文字是人格的投影,要多阅读,阅读优雅的文字,让自己多一些沉淀。上学的时候,除了课本外基本没有读过什么有营养的书;工作后,不想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慢慢开始了阅读之路,从开始阅读畅销书到阅读专业相关领域的书籍。
就像郭德纲老师经常说,说这个人嘴里干净。就是说话的时候没有“喽啊喽”那种感觉,咬一个字是一个字,从前慢,说一句是一句~现在很多人写东西也是一样,一方面啰哩啰嗦,另外一方面极其碎片化。无论是啰嗦还是碎片化,本质都是自己大脑啰嗦和碎片化的投射。
写作是一个需要终身修炼的能力,要多记录,这也是将自己的想法、经历留下痕迹的方式,同时也是锻炼自己逻辑思维的方式,想明白,说清楚,写下来,做结果。
其实一个人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他小时候大量的阅读。这个阅读已经形成了一种暗暗的知识,他有很多的词汇基础,他有很多语法排布的习惯,还有对于某一种通感的心领神会。这些都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但是你必须在小的时候读过,你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一天你就会这样表达了!如果小的时候书读的少呢,长大之后再读,好像总是差一点的。
审美为什么是向下不兼容的?
由奢入俭难。这个“奢”不是奢侈品那个奢,是一种高品质的精致的东西与那种粗糙的东西,那样一种汉贼不两立的趣味取向,你没这个东西是很难写好东西的。
两口子适不适合结婚,真的得一起装修过一套房子,最不济应该一起去逛一次商场。比如说,你们去个超级商场把所有东西买完一遍,你马上就能看到能不能够生活在一起了。
唯有审美与智商不可逾越啊。审美这件事情,当你没有之前你是永远不知道的,有了,你才能知道这个事情。
文字的感觉亦复如是。我们以前读书读的少,都是语文课本,语文课本里面的内容,文字感其实是很匮乏的。而且许多的文字其实不够优美,所以课外阅读是很重要的。
4.网络碎片化的思维模式
为什么说网络碎片化的思维模式对文字的逻辑性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逻辑感,是当代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正在缺失的。
因为我发现一件事情,现在视频从12分钟的到5分钟、到3分钟的,现在到15秒、到5秒!视频越来越短,最受欢迎的那些东西也是段子。
恨不得发出去:2018年,不能买房的最重要的原因终于发现了!点开之后——没钱!可能就是这么几个字,它的转发量可能比一些几万字的文章要转发的高得多。
换句话来说,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活在一种碎片化的思维模式里面,这种碎片化的思维模式是对逻辑最大的冲击,当我们如果缺乏这样一种逻辑感的时候,你就无法结构或者是架构你的这些碎片化的知识点和情境,然后把它形成一段文字。
现在我觉得,我们在讲到所谓文字的风格与感觉之前,可能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重新建立起我们所谓的逻辑感。而这种逻辑感的缺失,是碎片化对我们的冲击和伤害。不要以为科技时代来临,那些最重要的事情就不重要了。科技时代来临,只会让那些重要的事情变得更加重要。
比如说,用文章,有文有章的思路,并且清晰化的表达你一团乱麻、伞状的思想。
当你试图重新在三四十岁以后开始学习写文章,你会发现你成为了一个新人。
这个新人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有逻辑的人,一个坚定的人,一个有品位的人,而且是一个有条理的人,这一切都是从重新开始学习写文章开始的。
而且我们大部分的人真的在小的时候太不认真对待写作了,所以以至于让那一个混乱的孩子苟且地活到现在~现在可能是我们最后重新捡起来的机会,希望大家能够借由重新的去阅读,和试图写一些稍微长一点——比如超过150个字,也就是微博体量的文字开始,让自己重新学会写字。
起码,我相信这个能力能够保你未来20年,有一份还不错的体面的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