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上有个女孩徐小仙,我被她的才华横溢吸引,主动和她私聊,她让我加入一个写作社群,我毫不犹豫说好的,马上交费,但我几个月没任何动作。
上传中,请稍候...后来,她又让我加入她刚刚创立的写作社群,我又说好的,于是成为了她前30名学员之一。
第一次听她课已经讲到第二课,更确定这个女孩真是非常优秀,讲的是写作快速成文法。其中一个要点是,要想高效输出,就需要输入,大量的输入。
如雷贯耳的查理芒格说过一句话,“我所见到过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读书,一个都没有!”关于输入,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读书!
小仙老师讲到,我们输入需要读书,又远不止读书,读人,读事,读景,万事万物皆是输入!
这真是说到我的心坎上了,读书这么重要,但现实生活中,爱读书的人,未必能过好这一生,不爱读书的人,过得滋润的却大有人在。
连鲁迅都说“倘若只读书,那便容易成为一个书橱”,书橱,大概就是书呆子吧,虽然博览群书,却缺乏社会阅历,做事做人没有灵活变通。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自己开悟。”
拿“读事”这一方面来说,为什么有些坑,哪怕别人提醒,人们仍然会前仆后继的踩下去。因为有些坑必须要亲自踩过,才有领悟,才能真正的“懂得!”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南墙。能点醒一个人的,绝不是道理而是磨难。
人类历史上很多卓越的人物,都经历过一番痛苦磨难才成就大业,释迦摩尼放弃了皇宫中养尊处优的生活,在深山中艰苦修炼,才创立佛教。
摩西背负着拯救希伯来奴隶的信念,被放逐沙漠,才有了《摩西十诫》,完成他从流放者到犹太先知的涅槃。
王阳明自幼饱读诗书,但只有经历了异常艰苦的“龙场悟道”,才有影响后世的“心学”横空出世。
没有经历,阅历,不去读人读万事读万物,没有深刻的体悟,哪怕一肚子墨水,也如地下沉睡的岩浆,缺乏一个引爆的变量,难以喷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普通的历练让人从懵懂到成熟,刻骨铭心的磨难让人从平凡到伟大,绝不是单薄读书所能承载。世界上怀才不遇之人多如过江之鲫,可能少的就是“事上磨练”的机遇和觉悟。
所以不仅要多读书,还要多创造机会“事上练”,把一维的智力活动,转化为多维,把重要的,有价值的经历复盘反思,总结成理论,再持续行动,行成体系,成为一种顶级高效的输入,让你变成和以往不同的自己。
我现在也尝试着从日常生活中学习,我有一个生活管理文档,里面有很多日常琐事的反思和总结。
我以前是一个不注重细节的人,但我发现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后,同样的错误我不会犯两次。日常一些小事家务也能越做越好,比如包子蛋糕都不再失败,因为每次成功或失败的细节都被我详细记录了。
我还会观察生活中的小事,排查安全隐患,写幼儿安全警示清单,时常提醒自己,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绝不能犯!比如去年暑假发生了彭州洪灾,看着男孩和爸爸被冲走的视频,大家都为这对父子扼腕叹息,我看了以后也十分揪心,我立刻总结了安全注意事项,写进了小本子,发到家族群,提醒家人们警醒。有时候决定生死的就是几秒钟一闪念,别人用生命撰写的教训必须反思!
另外,日常提高效率,人际交往,职场软技能…一些只靠书本学不会,需要躬身力行才能掌握的软实力,也需要这样一种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复盘,以便时时查看,遵照践行。
世事洞明,若能如此,日复一日,如同在时光的流水中收集美丽的雨花石,越聚越多,成为自己智慧的晶石,智慧必能增长一分。
我会更加用心的生活,读书读事读人读遍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