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上网络心理团体课,一位成员在带领者给她反馈后狠狠地夸了带领者,并且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在我看来很正常的赞美,带领者却说,刚才那位成员把她神化了,这让她感到被攻击了,那一刻,她感觉到自己被那位成员给推开了,那位成员潜意识拒绝带领者靠近她。
当时听着带领者缓缓地说出这些话,觉得似懂非懂,在我看来正常的表达赞美,在带领者那里怎么就感到的是距离感呢?
几天后,在武志红老师的专栏里恰好听到了他讲的“如何构建健康的关系”。突然就明白了带领者说的距离感是什么意思。
武志红老师的专栏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他的一位好朋友应聘到一家民营企业做老板秘书。这位老板是小学文化,而武老师的这位朋友是大学生。有一天在办公室里,这位老板悠悠地冒出一句:“我一天挣的,比你一年都多。”武老师的这位朋友听得莫名其妙,一个大老板跟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小姑娘说这话干嘛?随即她有了被鄙视的感觉,然后迅速回了一句:“是啊,我一辈子可能都挣不到你一年的钱,可是你很累,我不想过你这种生活。”
这句话听上去像是顶撞了老板,伤了老板的自恋,但有趣的是,老板对她的态度立即改变了,从那之后,一直给她一份独有的尊重。
在老板和秘书的关系中,老板天然占据了制高点,所以他会说出“我一天挣的比你一年挣得还多”以此来踩踏他的下属,但武老师的朋友回得相当漂亮,首先她尊重了老板比她挣得多得多的事实,但同时也迅速发起了反击,你挣得多是你的事,但我不想过你那种那么累的生活。马上把老板想要强加给她的优越感给弹了回去,所以老板才会从此对她特别尊重。她并没有顺着老板的设想被打压下去,而是不卑不亢地进行了反击。
娟姐是老妈朋友的女儿,为了生二宝,便辞职在家全心照顾家庭。虽然她丈夫每个月按时给家用,但没了自己的那份收入,花起钱来总是有所顾忌。她总是说,现在自己不挣钱了,也不好多问丈夫要额外花销的钱。所以,给她老妈买衣服啊,娘家有什么人情事非啊,她都用自己之前上班前攒下的私房钱。且不说娟姐的丈夫是什么想法,娟姐首先因为赚钱的多少把自己先拉到了一个相对比较低的地位,她的生活需要仰仗她的男人。老妈的朋友多次向老妈诉说,娟姐当初就不应该辞职,言语之中也表露出娟姐如今生活的不如意。
G姐是我的一位挚友,很多年前,她先生跟人合伙开了公司,生意做得很不错,收入自然也成倍地增长。然后她先生就在家里表现出了各种优越感。G姐发现了这个苗头,于是,有一次她找机会跟她先生说:“我现在确实是没你赚得多,但是我们两对这个家的贡献是差不多的,我负责教育好儿子管理好家务,你安心地在外面冲,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G姐的先生被G姐这么一说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自此之后再也没有表现出那种优越感。两个人生活地格外幸福。
任何关系中都存在着战争,双方都想把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给对方。而且,因为人性中的自恋,展现在关系中就是谁高谁低的问题,谁都想在关系中占据制高点,体现我比你强,来维持自己的自恋。比如,例子中的老板、赚钱多的丈夫。他们天然占据了关系中的制高点,但是这样的不对等关系,让关系中的员工、妻子感觉到了不舒服,有些人会选择反抗,从而争取更和谐的关系。像例子中的秘书,我的朋友G姐。但是有些人会惧怕这样的冲突,而选择忍受,像娟姐。我不知道娟姐的丈夫是因为表现出了什么而导致娟姐有这样的想法,还是她本能地把自己拉低到了那个更低一点的位置。但我知道娟姐和她丈夫之间最真的感情流动已经被阻隔了。
所以,我也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带领者在听到有成员那样夸她后会有被推开的感觉。那位成员人为地把带领者放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把带领者和我们拉开了距离,而那是带领者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她感受到被攻击了。
最好的关系不是一方仰视另一方,也是不一方鄙视另一方。最好的关系是双方平等对视,那样双方才会更亲近,最真挚的感情才会在彼此之间流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