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忽然脸火辣辣得疼。
一翻手机,妈耶!习惯性跳票的“NIO Pilot(蔚来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居然开更,一夜升到L2水平。
这下,大爷此前那篇《致蔚来与小鹏:有一种执念叫自动驾驶,有一种妄念叫自主研发》岂不被打得脸肿到阿妈都不认识?
书读的少,可也记得一位南方先贤说过:“出来混的!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先表个态,对不起,蔚来!
而在复盘蔚来自动驾驶技术路径后,圈内已有人和大爷嘀咕,趁着自动驾驶巨头Mobileye的开放化,以该公司解决方案打底的蔚来或能享受Mobileye强大解决方案同时,真培养出自主研发的全新方案!
如果李斌之前就算定这点的话,那真是不得不佩服,这个“中国最会卖车的人”的战略眼光和发展野心。
值回39000,实现正经八板L2的蔚来还要升级
想一想,今年 4 月之前,NIO Pilot有啥?LKW(车道偏离预警)、FCW(前向碰撞预警)、AEB(自动紧急制动),只算基础中基础的ADAS功能了。
大爷写那篇“打脸文”时,可是3月啊,那看着能不着急吗?
当然,紧接着,就在4月,NIO Pilot完成1.2.3版本更新,又有了ACC(自适应巡航),可这充其量也就是个L1啊。
没想到,这一次牛了,一下增加了Highway Pilot(高速自动辅助驾驶)、Traffic Jam Pilot(拥堵自动辅助驾驶)、ALC(转向灯控制变道)、TSR(道路标识识别)、LKA(车道保持功能)、CTA-F(前侧来车预警)、APA(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等七大功能。
这一次,装备了NIO Pilot的蔚来可就正经八板地具备了车辆自主横向和纵向控制的L2级别自动辅助驾驶功能。
没,得,黑!蔚来自动驾驶副总裁 Jamie Carlson在今年3月见面会上的承诺,也许是含着泪,但就是实,现,了,服气!
当然,穷人一枚的大爷不是蔚来车主,无法亲自上手体验,但从多家媒体测评看,NIO Pilot这次表现挺稳,这套自主研发的系统与市面成熟产品相比功能一个不缺,实操可达中上水平。
可能工程师还觉得,凭这成色的货无法让“金主爸爸”觉得值回39,000元选装费,所以又给了更大的计划。
今年8月,实现车辆在ACC功能下减速时的能量回收;今年3季度,实现全自动泊车,同时在仪表盘上展示与特斯拉AutoPilot类似的动态交通视图,让功能与装逼齐飞。
最该鼓掌的,是突破Mobileye封锁的软硬件创新
神马?还想打脸大爷的?能不能先借贵手,给蔚来的自主创新鼓个掌!
蔚来最值得打call的,哪里是实现了L2,而是通过自主研发的路径,自个搞定了这事儿。如果李斌这次是“回心转意”,回去吃了博世“全家桶”,大爷说不定还要多笑他两声。
对这家新造车公司来说,打通了自主研发的路径或许才是最值得鼓励的。
仔细分析一下蔚来的自动驾驶技术实现路径。
在戴上“全球首装Mobileye EyeQ4芯片”光环同时,蔚来不可避免地把目前视觉感知的大头交给了行业巨头Mobileye。
众所周知,“软硬件一体”的Mobileye,不仅把传感器方案锁定在一颗单目摄像头,算法也是以这颗单目摄像头为基础来进行。而此次,蔚来使用了“自主开发”的三目摄像头,它提供了“NIO Pilot”系统决策占比超80%的信息。
相比单目摄像头,三目摄像头采集信息更多。其中,52度摄像头负责一般路况检测,28度摄像头负责远距离目标和红绿灯探测,150度摄像头负责车身侧面和短距插队车辆探测。这意味着,蔚来在传感器层打破了Mobileye的方案范畴,开辟了新的数据收集空间。
以此为基础,蔚来才能在Mobileye算法基础上,喂养自己的视觉信息处理体系。根据路径设计,摄像头传输的图像信号会分两路分别进入EyeQ4芯片和NIO Pilot的中央控制器芯片。
这颗中央控制器芯片,不仅能获得EyeQ4芯片依托Mobileye方案收集的数据做出的判断,还能依托“三目摄像头”及其他传感器收集到的更多数据进行比对,在做出自己决策同时,也喂养自己的算法。
看到了整套从硬到软的技术实现路径,大爷才真正认了蔚来这个“自主研发”的逻辑。
更大的突破,还看赶上Mobileye开放春风的NIO Pilot 2.0
凭借超70%的市场占有率,Mobileye的方案在自动驾驶圈风头无二,也称为蔚来自动驾驶计划起步最好的背书。
不过,Mobileye封闭的软硬件一体化方案,却又是蔚来自主研发计划最大的阻碍。
一贯倡导“软硬一体化”的Mobileye被业界俗称“黑箱”, ASIC方案将算法直接封装在芯片上,从传感器上拿到的数据通过芯片处理后,吐出来的就是处理完的信号。
识别算法如何工作?不,你不需要知道!那芯片能不能换?不,你不需要换!
所以,蔚来费这么大劲设置三目摄像头和另一个中央控制器芯片,就是为了突破方案的封闭性,自己采集数据喂养算法,在算法成熟的同时,一点点积累芯片灵活使用的可能性。
这一切可能会随NIO Pilot 2.0的开发而出现新转机。
目前蔚来正争取能率先用上EyeQ5芯片。而恰在此时,Mobileye这个封闭帝国,恰好也吹起“改革开放”的春风。
Mobileye CEO Amnon Shashua在去年起就开始推动EyeQ5 走上开放之路,除了必须使用 Mobileye 技术和软件的“封闭版 EyeQ5”,该公司还准备了“开放版 EyeQ5”,这个方案中的芯片是开源且可编程的,车厂可为传感器融合和驾驶策略编写自己的代码。
想象一下,用上“开放版 EyeQ5”的NIO Pilot 2.0,岂不是将具备更强大的自主研发空间?
不知道,那时的蔚来能开发出多少,深具NIO特色的自动驾驶功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