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编辑:枫叶丰泽
推荐理由:这是一篇为全新专栏的启程而写的宣传文;这更是一篇故事性极强的职场见闻与感悟。作者用其亲身经历,自然流畅平和的语言,与读者分享了职场人生存的不易和他们不懈的奋进。相信有过和正在经历职场洗礼的人们,读过此文会深有感触。而当人们也想把自己在职场的所思所想,所闻所感写成文字分享给大众时,相信这篇文章可以成为一篇优秀的范文,给你启发,给你灵感。“枫叶丰泽”推荐佳作
本文写给在LP理事会优秀编辑枫叶丰泽建议下,全新开办的理事会·职场闲谈专栏,欢迎大家投稿,优秀稿件可获得奖贝或超级权重推荐。
文|七月的岛
因为的之前的行业职业属性太强,似乎怎么想都是”职业日记“更适合一些,所以,本文里我尽量弱化曾经的”职业“属性,重点聊一聊那些工作中见到的人,和感受。
抛开具体的行业、职责,我们每一个人,只要走入社会,开始用自己的劳力或者头脑创造价值以期得到收入上的回报,无论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自己做一份小生意,或者哪怕只是一份实习,可以说,我们便已经走入了职场。
职场的本质,我想是”工作“,那么什么是”工作“?
在我的眼里,不是有人给你发薪水或者自己当老板才叫工作,而是只要你在社会中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价值,就是在工作。
忽然想到一句题外话,找一位育儿嫂来带孩子,谁都知道,这是育儿嫂的工作,那为什么对于一位亲自带孩子的妈妈,会有很多人认为她没有工作呢?
再回到之前的话题,工作的范围很广,一位种菜的伯伯,或者一位小吃摊的阿姨,在或者一个每天陪着孩子的妈妈,如果非说他们在“职场”,难免牵强。
所以我想“职场”,一部分是“职”,主要是职责;另一部分是“场”,也就是这份“职责”的能量至少在一定的范围里可以扩散,要有其他的人与事与之交互。
这样,范围相对明确了,“职场”的核心就是人,同事也好、客户也好。”职场闲谈“就是谈一谈自己见到的、经历的故事,或者一些有意无意冒出来的想法。
我学习的是法律,工作经历比较单一,除了毕业前在法院和一位师姐自己的工作室里做了一点实习工作以外,毕业后基本就是在律所里工作。
今天不谈我都做了什么,就写一写我曾经遇到的几个人,和事。
很多人不知道,在成为正式的律师之前,除了要经过”司法考试“,还有一段长长的”实习期“,在北京这个期间规定的是一年,但因为各种政策的限制,还有申请、等待、实习、报名、考试、拿证一系列的流程,前前后后需要的时间两年都不止。
在拿到正式的律师证之前,你就是一位小小的”律师助理“或者“实习律师”,而如果一个团队里有比你资历老的成员,哪怕她也还没有转正,可一定你是更新的人,和公司里的职场一样。
1
我刚毕业时候,遇到过一位和我差不多大的同事,其实人很好,比我去的早两年,她只要需要复印打印,就要叫我去,我也不喜欢费这个时间,可不好拒绝。后来我发现了,是因为她怕那种大型的复印机有辐射,所以,只要旁边有别人,她就要叫别人去帮忙。
2
又想起来一个比较好玩儿的事情,前几年P?P还没有大规模暴雷的时候,我们的老大接到一个外地的案子,一个借款给(p?p)平台的女士比较先知先觉,刚刚发现钱出问题不能赎回,便愿意花几万块钱请律师去帮她要,那时这个平台其他用户还没有集体报警,老板依然逍遥(当然现在也可能很逍遥)。
我们老大接了这个案子,查到那个老板正在云南,第二天就带着两位同事去了。没几天他们喜气洋洋的回来,据说老大不仅让老板痛快的把钱还了,还因自己的专业气质把对方老板征服,直接又扔给他一个两百万的案子回来做。
当时听老大讲这个过程,说他们到了云南,三个人没有任何停歇,打车直奔查到的公司地址,拿着早已准备好的法律文件,冲进正在开会的总经理办公室,摔在桌子上,那个老板一见这个阵势,立马在文件上签字,当场转钱。并且当即决定重金邀请我们的老大作他的代理律师,他说我们老大是第一个这样去找他还钱的律师,他很佩服。
听过以后,我脑海中的场景是:一座高高的写字楼里,我们老大在前面、两位同事一男一女护在身后左右,男的身穿黑色风衣套装,女同事黑色套装小短裙,戴着大墨镜,手提公文包,不顾保安的阻拦,直接闯入正在开股东会的大大的总经理办公室。
我们的老大和同事一进场,不顾目瞪口呆的那些股东们,直接威风凛凛的走到本来正在讲话的总经理面前,严肃不容置疑的把法律文件摔在他的面前,说:“我们是……的代理律师,这份还款协议请你签字,你的行为已经违法,如继续拖延,我们将马上报警处理。”
然后,在我们老大的气势之下,那位总经理乖乖的马上把文件签了。
……
以上,是我当时脑海中的想象,出于好奇,我有机会就想去追问点当时的细节。
后来,在一次聊天中,一位在场的同事讲:不是我想的那样,当时那个地址在一处有点偏的平房,有个小院子,他们去的时候外面没有人,院门开着,里面有一只大黄狗,冲他们一直叫,当时还有点害怕。
不过来都来了,他们想想,整理下衣服就往屋里面走,进去的第一间屋子里没有人,再往里是一个小书房,有三个人在里面坐着聊天。
他们进去打听了一下,确认了谁是总经理,然后把事情说一下,拿出法律文件,那时还没有人去找那个总经理还钱,他看到他们来了,还感觉有点惊喜。当时就同意把文件签了还钱,还请他们吃饭,索性手头的另一个事情也交给我们老大处理了,毕竟是北京大老远来的……
这个事情因为和我想象的出入太大,所以至今记忆犹新。
3
再说说我的老大吧,的确出场就是电视剧里的有钱人镜头,LV公文包,全身上下由内到外的大牌,西装口袋里别着一只6000块的名牌钢笔,260万的豪车。
其实有时候,这种出场方式我也弄不明白到底是精英还是暴发户。
不过老大说了,这样是为了让当事人信任。
我想想也对,一个穷酸的比当事人过的都差的律师,人家又能相信你什么呢?
一个形象条件出众的律师,当事人起码觉得有很多人委托你,肯定案子办得好。
当然,老大富裕不等于我们富裕,他对我们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比如,迟到一次,罚款五十,惹他心情不好了,不尊重领导了,也可能会罚款的。记得有一次,一位同事,因为ppt他认为做的不好还是因为和他顶嘴,被分别罚款了500和2000,要知道那时候给我们的实习工资也就才从两三千开始。
不过,倒确实没有罚过我的钱。
4
后来,悄悄传起了他和一位在我们之前比较资深的助理的八卦,因为据说有一天,其他几位同事一起去吃饭,然后先一起逛一家商场里的小店,那位资深助理说让大家先去吃饭吧,她要在转转,后来她说她买了一个很可爱的杯子。然后,那个下午,一位同事去老大办公室的时候,发现了在用那个杯子喝水。
反正八卦还有一些,但是先不讲了。
据说后来老大的老婆也来到了一个律所,那位助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外派“后,又回到了和他俩一起的团队。
这个瓜,吃了好多年。
5
再说一个我刚刚毕业时候觉得挺好玩儿的事吧,就是看老大谈客户,因为有专门的谈案助理,所以我基本上不跟着,印象中就一次。
在大会议室里(提前预约好的),我们几个小助理,还有老大的同学,团队里专业的办案律师,我们都坐在大会议桌的一旁,当事人坐在我们对面,我们一人一台笔记本电脑,打开,里面啥也没有,但我们假装自己在很认真的看着什么,坐在当事人对面旁边一个位子(正对面的位子留给老大)的律师和她简单的聊聊案情,大约过个十来分钟,我们的老大出场。
老大出场,步履匆匆,一手拿着笔记本电脑,一手和起立的当事人握一下,真诚的说:”抱歉,事情谈晚了“,然后坐在他的位子上(水杯助理已经提前放好),不说话,打开笔记本,和我们一样看着自己的桌面壁纸。
聊案情继续是之前的专业律师再聊,过一会儿,当事人问我们的老大,这个可以办吗?
老大沉默一下,说:”可以”。
“多少钱?”当事人问。
“20万。”老大说。
“能便宜吗?”
“不能”,老大口气很坚决。
“能保证赢吗?”
“不能,律师不能承诺输赢”,老大依然很从容。
当事人沉默了……
老大起身:“我还有事,你们再继续谈。”
然后他收起电脑,叫上一位助理,推门走了……
这就是我刚刚毕业时候感受的一次,当时觉得蛮有意思。
6
这些事情虽然都很小,但也是初入社会的我切身的经历。可能职场有许多许多的偶然,就是在这些小事中身处其中的人的能量互相影响,互相感染。
现在的我,跳出了原来的那个“场”,然后发现,当我们身处场中的时候,其实不必过于在意“场”是什么,因为自己无法左右的因素太多太多,不要被“场”所淹没,而要知道,自己还有下一个“场”要奔赴。
就像游戏里的一关一关,如果你不是npc,闯关就好了,不要就在在任何一个无限循环的情境之中。
(本篇完)
后记:关于专栏
理事会原有一个专栏,叫做[职业日记],那么为什么又新有了这个“职场闲谈”呢?
这两个专栏的确有相似之处,因为都是围绕着“工作”而展开,但区别仍然很明显:
职业日记:突出”职业“特点,强调”记录“
原有的“职业日记”,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写。因为有些职业有保密或者敏感兴致,而还有很多人的工作无法用“职业”来归类。
“职业日记“更为具象化,有比较强的职业属性,比如教师、程序员、律师、保姆、医生……是一个希望可以成为大家了解各行各业工作内容与状态的窗口。
职场闲谈:弱化“职业”属性,侧重所见、所闻,所感
而“职场”更为广义,几乎只要工作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写,不需要知道你的具体工作,甚至可以不透露你所在行业,只要你有工作上的感悟,只要你有想说的话,就可以来。
工作中,也许有愤懑,也许有失落,也许有满足,也许有荣耀,也许你正面对着不理解,或者正在迷茫着未来的方向,也许你经历过职场中的浮沉,也已经看过太多工作中的聚散……无论是什么,这里都有人在等你分享出来。
可以是你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是你在工作中看到的别人的故事。
当你把它们整理成文字,或许会帮助正在迷茫中的他人,或许也同时释放了自己心中积聚已久的压抑。
我们相信,每个人的眼里都有一个世界,你是否希望自己的世界被人聆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