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止观双修
尊者阿难问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于止,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修习于观,多修习已,当何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四六四)
本经中的“上座”是人名,尊者阿难问上座尊者,圣弟子独于静处时当修何法,尊者答言,当修止观。
尊者说:修习止,最终是由观成就;修习观,也是由止成就。圣弟子止观双修,得诸解脱。
止,定、奢摩他,一心,修止,才能达到内寂其心;观,观无常、无我、空,修观,才能如实显现。没有止则没不能观,没有观则止没有意义。解脱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止与观的过程。
止与观的修习是否有前后的次第,在某些佛教派别中,止是止,观是观,并认为先修止而后修观,本书认为止与观是一体的,没有前后之分。止,谓停下脚步,观,即如实了知,止观,即停下脚步观察,如实了知。因此,止与观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不可分离。把止与观割裂开来,不符合修习佛法的原则。
2 当如是学
是故诸姊妹,当如是学:于所可乐法,心不应著,断除贪故。所可瞋法,不应生瞋,断除瞋故。所可痴法,不应生痴,断除痴故。于五受阴,当观生灭。于六触入处,当观集灭。于四念处,当善系心,修七觉分。修七觉分已,于其欲漏,心不缘著,心得解脱。于其有漏,心不缘著,心得解脱。于无明漏,心不缘著,心得解脱。
(二七六)
止,停下来,止步在五受阴、六触入处,即住于四念处。在这些地方观察生灭、集灭,即观察缘起法,即修习七觉支。系心于四念处,即是止;修七觉分,即是观。当如是修习止观,心得解脱。
止的目标是能够观察五受阴、六触入处的缘起,安住于四念处;观的目标是对缘起的内容皆不染着,修习七觉支,心得解脱。
3 修止观得诸解脱
有二法,修习多修习,所谓止观。此二法修习多修习,得知界果,觉了于界,知种种界,觉种种界。如是比丘,欲求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令我三结尽,得须陀洹;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种种神通境界,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皆悉得。是故比丘,当修二法,修习多修习。修二法故,知种种界,乃至漏尽。
(九六四)
修习佛法达到的种种成果都是通过修习止观而得到的。
4 修止观断五受阴
头衣烧燃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当尽断。为断无常火故,当修止。断何等法无常故,当修止?谓断色无常故,当修止。断受、想、行、识无常故,当修止。
如无常,如是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亦如上说。
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实知。受、想、行、识,亦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正观者,于色生厌,受、想、行、识生厌,厌已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如无常,如是动摇、旋转、尪瘵、破坏、飘疾、朽败、危顿、不恒、不安、变易、恼苦、灾患、魔邪、魔势、魔器、如沫、如泡、如芭蕉、如幻、微劣、贪嗜、杀摽、刀剑、疾妒、相残、损减、衰耗、系缚、捶打、恶疮、痈疽、利刺、烦恼、谪罚、阴盖、过患处、愁戚、恶知识、苦、空、非我、非我所、怨家、连锁、非义、非安慰、热恼、无荫、无洲、无覆、无依、无护、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忧悲法、恼苦法、无力法、羸劣法、不可欲法、诱引法、将养法、有苦法、有杀法、有恼法、有热法、有相法、有吹法、有取法、深险法、难涩法、不正法、凶暴法、有贪法、有恚法、有痴法、不住法、烧燃法、挂碍法、灾法、集法、灭法、骨聚法、肉段法、执炬法、火坑法、如毒蛇、如梦、如假借、如树果、如屠牛者、如杀人者、如触露、如淹水、如驶流、如织缕、如轮涉水、如跳杖、如毒瓶、如毒身、如毒花、如毒果、烦恼动,如是比,乃至“断过去、未来、现在无常,乃至灭、没,当修止观。断何等法过去、未来、现在无常,乃至灭、没,修止观?谓断色过去、未来、现在无常,乃至灭、没,故修止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实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生厌,于受、想、行、识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一八六)
经中首先列举了五受阴的种种危害,佛陀说,若要断除五受阴的种种危害则应修止观。五受阴是生灭法,生灭法是缘起法,因此,证知缘起法应修止观。
5 七处观
有七处善、三种观义,尽于此法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云何比丘七处善?比丘,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灭道迹、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灭道迹、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
云何三种观义?比丘,若于空闲、树下、露地,观察阴、界、入,正方便思惟其义,是名比丘三种观义。
(四二)
善,指善法,能灭除苦的法是善法。七处善,谓七种处所导向灭苦的善法。
七处善指色受想行识基础之上的七项内容:苦,集,灭,道,味,患,离。这七项内容可归结为两种,即四圣谛及法次法向。味、患、离是法次法向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三种观义,指观的对象有三种:阴、界、入。阴是五受阴与五阴,界是十八界,入是十二入处。三种观义即观的对象不能离开阴、界、入。
6 如实观察
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如实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三三)
观察的内容是五受阴非我、非我所。五受阴非我,指五受阴中没有常恒不变的我;五受阴非我所,指五受阴不是常恒不变的我所住的地方。
云何如实观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识集,此是识灭。
(六五)
观察的内容是五受阴之集、之灭,即缘起法。
我为诸弟子说: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如实观察,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学必见迹,不断坏,堪任成就,厌离知见,守甘露门,虽非一切悉得究竟,具向涅槃。如是弟子从我教法,得离疑惑。
(一一○)
观察的内容是五受阴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异我,指不一样的我,比如某人认为色不是我,但色是另一个我。相在,指认为五受阴是我所,或五受阴在我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