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16:35到了无锡,下车后,穿过地道,左曲右拐的,就从无锡火车站,转移到了无锡长途汽车站。
候车室很大,人很多,进门不远,有二个摊位,摆着几百个盒装的大桃子。
看来,这个地方,这个季节,桃子是特产了。
我们提前在网上买的是17:10的票,25元一张票。
人多,如果不提前预定,很容易错过当天的长途汽车。
那年的十一,我们就是没有买到票,结果包了一辆小面包车,花了四百元,不敢从长江大桥上过,堵车的队伍太长了,绕道汽渡,依旧堵塞了半天,确实体验了一把,进不能进,出不能出的焦灼感。
下一班是17:15分。两班车只隔五分钟,我是第一次见到,长途汽车间隔时间这么短的。
一般中间最短都要半个小时,除了逢年过节,车子上还大都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
老公解释道:“无锡到靖江的人太多了。”
车准点开了,缓慢滑行在窄窄的车道上,几乎一步一停,根本就开不快,沿路上看到许多卖桃子的流动摊位。
一辆辆,撑着大大的遮阳伞的三轮车上,摆放着一个个四方盒子,盒子里,摆着九个大桃子,盒子的包装精美,有点像月饼盒,桃子颜色白里透红。
这样卖桃子的摊位隔不了几米远,就有一个。只要有车临近,老板一手拿桃子盒,一手像招财猫一样招手,有时候,还敲开了车窗,头探进去询问。
听说这里的桃子非常有名,而且还是论个买的,不用称斤。
所有的桃子看起来都一样。
但是并没有看到有很多人买。
想买的,早就在候车室买了,不想买的,手举断了,也没有人来买。
旅人行色匆匆,归心似箭,有多少人有闲心停下来去买桃子?而且车道上不能随意停车,大家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一步一挪往前行进。
哪怕品种再好,也是桃子,不是蟠桃,吃了不会长生不老,有的人消化不良,也许还会肠胃不适。
那么多的桃子,明显的大丰收,谁知道有多少卖出去了,又有多少烂在了地里?
别的地方吃不到,本地的又卖不动,什么时候这水果销售也能像高铁一样四通八达,那时候的大丰收,农民们也许才会真的高兴吧?
长途汽车上座位很密集,彼此之间间隔很紧,空调开着,汽车发动机声音很大,轰隆隆的,坐着头有点晕。
沿路车多,有点堵,正是上下班,放学的高峰时候,人多车多,慢慢滑行。
过长江大桥,看江水悠悠,真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从小就在湖北长江边长大的,可是看着这里的长江,我没有一点熟悉的感觉。
四时不同景,十里不通俗。
差不多花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到了靖江长途汽车站(一般不堵车,四十分钟左右到)。
到靖江后,妹夫和小宝开车来接了,他们来早了,在靖江长途汽车站那里等了有一会儿了,估计是没有预料到堵车吧?

又是十分钟左右的车程,终于到“家”了,美酒好菜已经上桌。



回锅肉,酱板鸭,辣炒小江虾,蒸蛋,清蒸鲈鱼……一桌子菜全是荤菜,没有一个素菜。
很显然,这是为了迎合我们一家三口而特意准备的。
江苏那边饮食比较清淡,随意,很养生。
早餐喜欢吃白粥,清清亮亮,很稀的稀饭,不要菜,大的小的,端着大碗,呼呼啦啦,喝水一样,一个人一会儿就干掉两碗。
好,早餐就解决了。
而一般午餐晚餐,更随意了,随便炒两小菜,凑合一顿,炒菜少油少盐,几乎没有辣椒。
有时候自家住附近的江苏亲戚上门来,没有菜,一人满满一大碗炒花饭,呼哧呼哧,都吃的蛮高兴。
我们这些湖北来的亲戚,明显受到了特别的款待。
晚餐全是荤菜,盐和辣椒也放了不少,味重。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小袋薄饼,样子看起来,就和我们湖北这边包春卷的那个面皮子差不多,这个饼可以夹酱板鸭或大葱,沾甜面酱吃的。
吃饭后,下楼转转,夜凉如水,我不由打了一个哆嗦,好冷啊!
在武汉昨天晚上我出门扔垃圾,可是热炸了头皮,一天到晚,整天呆空调房里都不敢轻易出门……
第二天的早餐,暂时赋闲在家的妹夫,送了妹子去了学校上班后,顺便从外面买来了汤包。
自家煮的浓浓的八宝粥,——
我因为有早醒码字的习惯,所以知道了勤劳的奶奶五点多就起床了,轻手轻脚进了厨房,轻轻关上玻璃拉门,在里面忙乎煮稀饭。
爷爷奶奶很勤劳,在离此骑电动车,不到半小时车程的乡里,建了高大宽敞的,装修很不错的三层大楼房。
家里有很多田地,没有一块荒废,全种了粮食。
而且这全都是业余时间干的,他们两人都有拿退休工资,可是却一直不肯闲着,先是在工地做事,爷爷有技术,一天三百元,奶奶一天一百元。
后来年纪大了,工地不好干了,爷爷就去做了门卫,一个月二千左右工资,而奶奶呢,也没有闲着,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接送孩子。
有一点点时间就骑车回乡打理田地。
这是值得尊敬的两位江苏老人,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勤劳朴实善良!
早餐配上了下饭的咸菜,还有大肉粽……
感激!
午餐又是妹夫主厨掌勺。
水煮鱼片,像餐馆里端出来的,那可真是舍得给辣椒,面上一层全是辣椒和花椒,颜色火红鲜亮,看相很好,口感更好,鱼片很嫩,酸爽可口。
讨教密诀,原来是加了淀粉,调和的。
炖的土鸡汤,是另外一道主菜,味道不错。
虾换了品种,是大的对虾,掐头去尾,光肉,口感不赖,也不知道妹夫是怎么做的?
那年十一我们来吃过江苏他们自家里办的婚宴。
非常丰盛,凉热菜加起来有二十多个,味道不错,咸淡适中,每道菜外相几乎都能保持本色。
鱼多,七八个品种,还第一次舍命吃了美味的河豚。
第一次吃到脆脆的炸秋葵,从此接受了了这个外表长的像青椒一样的新品种。
不一样的狮子头,回味无穷。
……
哪个地方其实都有美食!
下午我们一家三口辞别了靖江,与小姑一家三口,还有小姑的同事一家三口,驾驶两辆车离开江苏,到浙江,西塘古镇风景区一游……
网友评论
狐宝宝和耕农哥农夫词《如梦令》:半世凄风苦雨,浪里孤舟难渡。梦里探花郎,可愿陪侬共渡。无助,无助,只怕知音陌路。
如果有那么一天,很多人对耕农哥说狐宝宝这样乱写会坏他的名声,耕农哥会不会不再理狐宝宝、封杀狐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