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7月12日~7月14日参加了线下易家文化的《家长教育思维论坛》,这次活动一家四口同行,这也是我第一次带娃参加线下的课程,说实话,带娃参加学习身体确实特别疲惫,不过,内心倒是收获满满。
在这次课程中,我一次次走向舞台,一次次拿起话筒,并不是我说的有多好;相反,恰恰是我说的不太好。实话实说,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当众发言了,尤其是站在上百人的舞台上。对我来说,确实是非常大的挑战。
记得第一次拿起话筒,问题是什么早已忘记,说的是什么也记不清了,但却清晰的记得我当时的身体感觉。腿有些发抖,心跳加速,头脑也有些短路,之前的构思在拿起话筒那一刻全然不记得了,最后在大家的掌声中我恢复了些许平静。不管表达的怎么样?我终究是突破了这些年的第一次:冲上舞台、拿起话筒、当众表达。
有了第一次突破,顺理成章就有接下来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可以感受到自己身体和内心的变化,随着一次次的拿起话筒,一次次的当众发言,我感觉自己慢慢的越来越放松,头脑的思路也越来悦清晰,虽说到最后也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但对我来说还是有了很大的突破。
原来,当众发言没有我曾经想象的那么困难。经过反复的锻炼,反复的刻意练习我也可以做到。
最近加入了日更演讲群,每天在对着手机用喜马拉雅录音。对着手机录音和站在舞台上发言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上百双眼睛齐刷刷的注视你时,内心就不再淡定。虽然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把自己最想说的最应该说的告诉大家,而实际上差距好大,但我不懊悔,我不仅不懊悔,反而为自己敢于突破曾经的局限点赞。我心里非常清楚的知道,没有那个人一开始登台就可以畅所欲言、侃侃而谈,所有完美的呈现都是经过一次次的锻炼,一次次的打磨,一次次反复练习。
特别喜欢一句话:先完成再完美。没有那个人一开始上来就可以做的很好,所以在刚开始时,平静的接受自己的笨拙。理解自己的笨拙,放慢速度尝试,观察那里可以改进,反复练习;观察那里可以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反复练习......这是学习一切技能的必须过程,关键在于:*尽快开始这个过程。*尽快度过这个过程。
我已经选择了尽快开始,现在已经在践行的路上,我相信经过反复不断的刻意练习,我会尽快度过这个阶段。就像我加入007写作一样,开始时那个笨拙样我可是记得一清二楚,虽说现在写的还是不怎么样,但比刚开始那个阶段好了很多很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98390/8a8ae8ce9e465d93.jpg)
写在结尾:这段时间,我在挑战自己曾经认为的很多个不可能,我慢慢发现,所谓的不可能只是自己思维的局限,只是给自己的懒惰找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很多事情,只要你想做,你就完全可以胜任,没有什么不可能。这里没有什么心灵鸡汤,你所认为的心灵鸡汤,在优秀或者卓越的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我坚信: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