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面大馍

作者: 寒江晓瑟 | 来源:发表于2022-08-03 19:54 被阅读0次

    中午在食堂吃饭,一位同事买了十个大馍。

    他提着大馍走向餐桌时,另一位眼尖的同事发现了端倪。十个大馍拥挤地躺在袋子里,袋子仿佛下一刻就会被撑破似的。

    眼尖同事定睛一看,大馍的体积比平日里大了许多,她惊讶道:“今天怎么这么大呀?还是一块钱吗?”在获得确定回答后,她说:“价格一样,整体比平常大了三分之一呢,我得去买几个。”

    待她提着一袋大馍重回餐桌时,心满意足地说:“今天的大馍面发的特别厉害,要不怎么这么大呢,我最爱吃发得狠的大馍了。”然后还不忘怂恿我:“你也赶快去买吧,这样的大馍最好吃了,特别软乎。”

    大个的食品谁不喜欢呢?但一听她说发的特别厉害,我的头就像摇了拨楞鼓,彻底打消了买的念头:“我爱吃面发的适度的。”

    发过了的大馍,表皮上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内里却很粗糙,粗糙到有许多肉眼可见的孔。对于我这样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更别提食而下咽了。

    偶尔买到这种“极品”,我都得想办法将它们进行二次加工。

    比如将它们切片,在档饼锅内煎烤成双面焦黄,无法辨识“面”孔,才能心熟视无睹地吞咽下去。

    再比如将它们切块,裹上蛋液后在锅里过一下油,煎炸过的浓浓的油香味才能让我忘却“面”孔带来的不适感。

    对于发面发过劲的大馍,我避之犹恐不极,怎么可能主动购买呢?

    需要重申的是,我特别喜欢吃大馍,但仅限于发面适度的大馍,吃起来口感细腻而又略有嚼劲,北方人讲这叫结实、劲道,其实就是手工制作的感觉。

    同事喜欢的大馍恰恰相反,吃起来口感松软,典型的机器制作的味道。

    各人脾性、环境不同,喜好什么样的大馍也就因人而异了,相互间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即可。

    顺便“科普”一下,这里所说的大馍,就是全国各地公认的馒头,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人多,有的地方把“馍”的概念做了延伸,馒头、大饼、包子之类全都在馍的范畴之内,比如西安人常说的羊肉泡馍的“馍”就是饼,西北人常说的锅盔也是馍。

    当然,也有个别地方对面食的称呼令人费解。

    比如我曾经去过的浙南小城,完全反其道而为之。

    当地人把馒头叫包子,把包子叫馒头。听起来有点儿饶。他们区分的标准为实心的是包子,馅心的是馒头。

    我们的馒头其实是他们的包子,我们的包子其实是他们的馒头。

    初来乍道者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买馒头时店主拿过来的是包子,买包子时他递过来的又是馒头。

    我大胆地猜测,也许第一个将包子、馒头引入到浙南小城的人弄错了它们的名称,后来人们索性将错就错,错误的叫法就被沿用至今。

    浙南小城的山水很美,却没有留给我深刻的记忆,反倒是包子、馒头的概念混淆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地域差异造就了饮食差异,求同存异才能和谐相处,才是社会展之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面大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de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