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代表一初中语文组向大家汇报我们语文组的故事。
故事一:备课。新教育行动之一是构筑理想课堂,那么要构筑理想课堂,必须在备课上深下功夫。语文文本不同于理科,理科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而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同一个文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确定的教学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再加上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任务又多,比如书写、阅读、写作、育人等等,因此,相对而言,语文的备课量大。但我们组每人心里都有“课比天大”意识,我们追求精品课堂,努力实现理想课堂。今年我们九位老师面对的都是新教材,在备课上从不敢马虎,个个下深功夫。我们学习肖培东老师的备课八问,学习于漪老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三备”的备课方法。我们备课时,面前是摊开的所有的资料,把涉及这一课的所有相关内容都看完,对文本才算有了全面的把握,接下来要从那么多纵横交织的知识网络里根据学情和单元目标确定本课的本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再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我组王利娜、王梦梦老师是新入职教师,她们除了教学参考书,还自己掏钱买了资料,狠狠地吃透教材。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有多深。很多时候,已是深夜,我们还在翻阅资料,或斟酌教学设计。我组徐晓蓉老师今年跨年级教课,两个课头,备课的任务量更大。他的爱人经常说她:“你天天在那儿备课,备课有那么难吗?”我还听到有一个老师这样说陈晓瑞老师,她说:“你们组的晓瑞,备课真是慢啊,一坐就是一晌。”我们都是这样,一节45分钟的家常课,我们都是一坐三四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我今年在教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前,备了整整一下午还没有理清头绪,晚上又备到十点多,但第二天上时,还是有诸多遗憾。
阅读课备课难,备课慢,写作课更是吃功夫。尤其是作文评讲课,我们要整理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分类进行评讲。往往是一节作文课需要两天的准备时间。
故事二:写下水作文。新教育倡导师生共读共写。我们组每位教师力争做到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作文。教材要求孩子们读的书,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读。平时孩子们写作文,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同台作文,老师们和学生一样,每人都有下水作文本,不管是片段写作还是大作文,每周一篇。我们的笔下,经常流淌着关于学生的故事,我们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与感动。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写一件难忘的事。我写的是我班的一个小女生梦圆关心我、令我感动的事。那是我接六年级刚开学不久,那几天我身体不舒服,课间的时候,我趴在桌上休息,梦圆悄悄地塞给我一个条子,干净的字体写着“老师,你怎么啦?是不是生病了?”一个十来岁的女生,心思如此细腻,心中如此有爱。看过他的纸条,一股暖流顿时温暖了我的全身,多好的孩子啊!我看着这个瘦瘦的小姑娘,内心涌起的不仅是感动,更有暗自下的决心:一定要好好的对待这些天使般的孩子,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尽我所能。
写下水作文真的是好处多多,不仅能提高老师的写作能力,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平时作文本就放在教室里,孩子们下课会争着看老师写的作文。你写孩子们,写她给你带来的感动,写他们的成长,写你对他们的爱和忧虑,无形中对孩子们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他也会留心观察老师,关心老师,书写老师,感恩老师。这比说教的力量大啊!
故事三:专题赛课。每学期我们的常规赛课都有专题,这样有针对性的研究便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比如上学期我们赛课专题是古诗词教学,本学期我们的专题是“读写结合”,平时我们习惯于赛阅读课,这种训练写作能力的读写结合课,老师们还不是很得心应手。为了上好这个专题,我们在赛课前查阅有关资料,相互交流研讨,不仅面对面交流,还在我们的语文组微信群里交流,每人对“读写结合”都有了比较丰富的理解。我们整理了读写结合的三种课型,之后,潜心研读文本,找到文本的读写结合点。这样,向课文学作文,落实语文教材的语用功能。这一轮赛课,因为我们准备充分,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课堂内容关注的是学生的语言能力,效果确实不错。由此看来,专题研究与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用更深沉的热爱,点燃孩子们的学习语文的热情, 打开语文的大门,引领孩子们看到别有洞天的美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