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水逆期一种霉运,一不小心与它交手,不断地渴望呼吸几口新鲜空气,而不过是望梅止渴。只有再归回到某些个属于自己的领域里时才看清方向。
小学二三年级时,有次我很委屈地哭着打电话给在外地工作的爸爸,说我要改姓,爸爸笑着问我要改成什么,我说改成赵啊,因为班里的那个赵同学成绩好,条件好,独受老师恩宠,老师还在班里说她爸爸很厉害,姓赵的人都很聪明。当时爸爸没有教训我,只是鼓励我,教我一些方法,并且列举了很多和我们同样姓的古今名人。那个时候,居住圈子小,老师和父母们都认识,以至于经常为了一些东西在孩子身上“下功夫”。所以从小父母教育我不与别人攀比物质条件,可是你看,这些也表明我常常没有好的判断力,不知该怎样才能拥有他们在老师口里说的那些优秀。所以我变得去越来越努力学习,学习文静,学习去那样写字,学习去那样唱歌。
小的时候一些事实使我们把自己塑造成某某人,但事实是成不了某某就得不到那些光环,这样一些形式的焦虑可能到长大后都还有所受束,只是不是以那种“模仿”的形式。或许哪怕没有外在牵引,我们自己有时也不可避免的在“别人家的孩子”下忙从变得盲从的。有的人是有主见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但那也是来自塑造与自我完善。
图片源自网络 你不服输、好强,有着坚强的遁甲,目标坚定却在调试努力时迷雾重重,当这种时常叫做焦虑的不安分气体搅扰甚至引诱你时,你产生了怀疑,并非被劳苦功低降服出冷汗,而是想到是在追逐有意义的事物,还是……在不服输某个现象或某些人?“初心”可能一开始就被“同化”了,“始终”是真正受用的吗?
不安于做自己而羡慕别人,却又不知该如何调试努力。
别人的优秀的现象会给人带来错觉与假象,即我根据他来就好啦,他做什么,我就比他做的更加精致,不就把那种能力和效用拿到手了嘛,甚至更为优秀。仿佛是有效而明确的学习方向。其实我们都明白每个人适用不同的方式,但真正去抉择时又往往跑偏到别人的轨道,而此时便容易把目标对手化——在不够沉稳的时期是不太能够把“对事不对人”做的那么好的。贬损策略是每每看到海市蜃楼,有了望梅止渴的好感,也养成了逃避的习惯。
看到在很多自媒体的文章中教给大学生应对身边人“你怎么又在学习啊,想考高分啊”、“你这样做有用吗,不就是想拿奖学金吗”这一系列的心态与方法。在心态上冷眼,在行为上温和是种直接的策略。但是别过度“冷漠”了,因为究竟我们自己做的如何,并不应该跟随外在态度来改变自我判断标准的。做什么是让我们可以收获幸福的,就去选择,做什么可以助长兴趣的,就去坚持,做什么可以提升能力的,就去获取。
前两天看到一个说法:如果我们把“我要睡觉”变成“我拒绝”,那睡眠质量就会提高很多。
是啊,不妨先放松一下吧,你不必非得在别人喝咖啡时抓紧读书,赶到压迫力时其实你是可以去逛公园的,上台演讲前你是可以看看崇拜的作家的书的,熬夜做功课后你是可以再熬半个小时看看自己喜欢的风景建筑的明信片的。别只学会了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要努力我要努力,而是学着告诉自己我需要拒绝那些妨碍我的东西。与我而言,它们是妨碍着的,独立的,也就是这样了。当发现自己在自身沉浸或沉迷的好的事物里依然在生长得很好,反而我们又会舒心的去把大家都在做的事做得更完善,自由努力,没有逃避了。
安静是一种我们永远不会说不需要的气质,而恰恰是不需要做给别人看以展现自己的。说“以不争来争”或者“心无杂念,无所欲求”都是这样,我们始终在去获取使安静的能力,而不是关注安静能力的本身。去拥有这些来养活得起理想,去成为安静的你自己。
图片源自网络焦虑是件小事,没有那么重要,就像你在埋怨昨夜谁打扰了你的好梦,可是如果你真的觉得我已经把我已有的睡眠完成的很好,休息得很轻松,那么就不会顾虑那么多,今天的工作会完成得很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