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日,万千学生的这一晚,都在开学报道的前一天扎堆坐在了电视机前一同收看着央视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开学第一课》。
儿子记忆中,每年开学前都会要收看这个节目。而我似乎却已经记忆当机无法想起。他说,一年级的时候我帮他打开,但是因为太忙没有和他一起看。二年级的时候是外婆帮他打开的,因为我在加班。三年级开学,这一年我终于陪他一起看了,才发现孩子原来对每一次我的陪伴都如此在乎。
他说,二年级那一期,印象最深刻的是讲述航空的。在那些人成为航天员的训练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有着坚持不放弃的信念。
而今天,他最印象深刻的是“人机大战”和“古诗翻译”。
《开学第一课》“人机大战”,其实讲解的是中国文化中的“琴”。在飞速科技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一定程度可以从事很多事情。节目中,从最初的人机演奏识别到人机Pk,在琴键敲打下去的那一刻,便已分晓出人机的最大差异——情感及琴键敲打的强弱之别。无疑,在技术层面上,人工智能在速度亦或者模仿几乎可以完胜人类。但冰冷的操作,机械的音符,却始终无法弥补艺术的殿堂中灵魂缺失的遗憾。
这是从欣赏音乐的审美者角度我看到的问题。但五十三根趾头,以2秒之差获胜的速度。这种人工智能的强大复制能力,我们必须赞许这种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代表着,在传统文化的流转中,人类在不断创造和探索。日新月异,生活在进步,人类繁衍已经进入了一种世界文明的时代。文化需要创新,艺术需要迭代。如果人工智能可以用我们智慧的结晶,与自己赛跑。其实,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鞭策,让它可以永远在创新探索中传承和发扬光大!
《开学第一课》许渊冲老师:
首位亚洲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获得者。诗译英,法唯一人。
令我和儿子钦佩的是96岁高龄,步履稳健和对古诗词的那份激昂之情。起初,以为他只是为我们讲解古诗词中的“意美”,“形美”和“音美”。但当他信手拈来的古诗词英文朗读时,他对古诗词翻译事业的执着,他60年持续坚持,中法英文互译,一天必须翻译一篇的毅力深深感动了我。哪怕8岁学英语时,他把“W”念成“打泼了油”,把“x”念成“吓了一跳”。
他为中华古诗词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门。这种热情,就如同他说的那句话一样。“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喜欢的东西一起,去做喜欢的事。”有些事,当你真的穷极一生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时,怎能有不将其做到极致的道理?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创新,有探索;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信仰,有坚持;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讲述中国故事
——习近平《延续中华文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