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人事主管拿着一张表告诉我:“领导,这是我调整的员工离职单,原来的有内容遗漏,我新增进去了,格式也进行了调整,您看下行不行。”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她出发点是好的,发现了问题及时调整,也说明她在工作中善于动脑,值得鼓励。然而,“表单”是制度落地实施的重要工具,其本身也是制度的一部分。你调整了“离职单”的内容,而且名称也换了,相当于是要对原有制度进行修订。一般来说,为保证制度的连续性和适应性,公司每年底会进行一次制度的修订,如果不是大的原则性错误,一般不会进行中途调整。
如果我赞同了她的做法,时间久了,会导致两种不好的情况发生:一是,以后她遇到个人觉得不合理的地方,就会去调整,最终会导致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偏离,制度执行的随意性大。二是,她个人很难形成系统性思维。
所以,我沉吟了一会说,你再调整下,然后跟相关部门沟通下,看看是否有必要调整。再对你制作的表单的完整性征求下大家的意见。她很愉快的答应了。
前天,给我反馈了,说跟各部门进行了沟通,大家觉得新制作的表单可以实施。
我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但是也要培养她的系统性思维。于是,我说,你把“员工离职管理制度”拿出来看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的需要调整。
突然,她醒悟了过来:对,调整了表单,那制度要修订了,上面的流程和表单名称都要调整。不好意思,领导,我先研究下制度去。
这说明,她知道了从源头、从制度上去思考问题。借此机会,我问她:“这个表单对离职执行过程中影响大么?”她说,还是蛮大的,行政专员有几次反映了,说员工离职她不知情,导致衣柜和碗柜的使用出现 不少纠纷;安全部和生产部之间也发生了一些误会。
我于是就告诉她,那就要完善整体的制度和流程,而不是简单的修订其中的表格。制度一旦实施,即使出现了瑕疵,只要不影响大局,先执行,年底统一调整。因为,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的,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发现一点小问题,就去调整制度,会导致大家无所适从,而且也会对以后制度的发布产生不信任感。
看着她点点头,我想,至少这样既保护了她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让她多了一份思考。
这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