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我与地坛 史铁生

作者: 今天又是新的一天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16:10 被阅读2次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安宁

2013-08-23 看过

与其说这是一部散文集,不如说是一部哲思录。

生与死,生命的意义,如何活?为何活?这是人生的终极命题,史铁生也没有找到答案。唯有一点,就是【接受】。接受生,接受死,接受生命的残缺与苦难,“不要熄灭破墙而出的欲望”,“但要接受墙”。

这部集子定得选择一个安静的时候安静的地方,一个人静静的品的。

全书那些氤氲的时光,细碎的日子,唱歌的人,甚至一片叶子的光影,都在他的记忆里长久流转。生命空茫,他是经过什么样辗转折磨,感受这一切,拿什么抵抗生命的困境,既不得死,又不堪活?

“人的真正名字是欲望”,价值感,快乐,意义,甚至金钱名利,这些都是我们赖以存在的基础。什么是你生命的重量,让你愿意为它生,为它死?什么都不在乎,终将掉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痛苦。

老哥花了大价钱买了最新的电子产品,我说教不停,你怎么不存点钱?可是我放弃共同进退投入一切买房子结婚,选择旅行,又有何不同?各有选择,我们选择的意义不同,难道旅行就比IPAD更有意义么?既然生命只是一场无可逃避的旅程,我们都管好自己的那部分即可,实在不必太过挑剔和我们不同的意义。

近来在买房与不买房之间徘回,如果说房子是安全感,共同买房却是将自己的一切和另外一个人捆绑的开始,这在我看来是最大的不安全,从此你的生活将真正的不完全由自己掌控,看起来是一个悖论。既不惧死,为何又如此在乎掌控,在乎安全感?可总需要给自己找点在乎吧?不然此刻就已空了,我存在么?我不存在么?

我还没有找到我愿意为之生为之死的生命的重量,唯有追求隆重的仪式感,以示这一切存在过。

只有一日看尽长安花,方可他日平平淡淡才是真。此刻,尽力看尽长安花,以此抵抗他日平淡的苍茫,是我唯一的选择

相关文章

  • 【转】史铁生《我与地坛》

    一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

  • 转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安宁 2013-08-23 看过 与其说这是一部散文集,不如说是一部哲思录。 生与死,生...

  • 我与地坛

    地坛还是史铁生笔下的地坛,但我所说的不是史铁生与地坛,而是我与地坛的邂逅。今天去雍和宫附近办事,吃过午饭,距离火车...

  • 01《我与地坛》结构分析及片段仿写

    《我与地坛》一 ——史铁生 主题: 通过描写地坛与我家很近,自小我就去地坛里玩耍,瘫痪后更是与地坛形影不离,地坛的...

  • 苦难之于人生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书笔记 《我与地坛》,史铁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1月。 微信读书APP上显示不出...

  • 我与后海

    史铁生写了《我与地坛》,我无法望其项背,却厚颜无耻的“剽窃”他的文字:我与后海。后海于我,是渺小版的地坛于史铁生。...

  • 2021-11-08

    听史铁生《我与地坛》。接受精神的洗礼。 听李野默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感受作家对人生的感悟和顽强的生命意志。 晚上...

  • 史铁生-我与地坛

    这是我第一次读史铁生的作品,还是我不太擅长的散文。 在读之前我有做一些浅显的功课,知道史铁生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

  • 史铁生 我与地坛

    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

  •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tn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