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婚姻育儿教育
从《中国文化的命运》看教育

从《中国文化的命运》看教育

作者: 丹_nz | 来源:发表于2017-05-08 17:36 被阅读0次

整个周末都在读梁漱溟梁老的《中国文化的命运》看的热血沸腾,虽然梁老的非白话文文笔对我颇有难度,但丝毫没有挡住我一颗想要寻找答案的心!梁老在书中并没有具体给出中国文化未来走向的答案,但仔细阅读之下,确有醍醐灌顶的力量!

此书贯穿了社会,家庭的方方面面,但做为一个妈妈,教育是我最为关注的话题,如何在新时代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妈妈是我一直在努力的事情。初读梁老的书,更坚定了我的行为!

近几年,隔代教育理念有了明显的冲突!在老一辈眼里,孩子是自己长大的!也就几十年前,中国还处在,一个大家庭里,父亲劳作,母亲持家,孩子生下来无非就是在大人身边默默长大,有能力的家庭送孩子去学校,没能力的就跟着母亲身边转,家里孩子多就是大的孩子照看小的!就这么过来了!现在的祖父母照看小孩子你听到的最多的是,以前一个人,一堆孩子,不都长大了,现在一堆大人,一个孩子,怎么还带不好?是呀,社会变了,教育方式也变了!到底是怎么变的?又变向了哪里?

由梁老的中国文化命运为启迪来看中国教育!在梁老看来: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早熟!(此话在书中被反复提及!)

中国数千年风教文化之所由形成,周孔之力最大。举周公来代表他以前那些人物;举孔子来代表他以后那些人物;故说“周孔教化”。周公及其所代表者,多半贡献在具体创造上,加礼乐制度之制作等。孔子则似是于昔贤制作,大有所悟,从而推阐其理以教人。道理之创发,自是更根本之贡献,启迪后人于无穷。(摘自《中国文化的命运》P46)

孔子教人自己省察,自己用心去想,养成你自己的辨别力。尤其要当心你自己容易错误,而勿甘心于错误。儒家没有什么教条给人;有之,便是教人反省自求一条而已。除了信赖人自己的理性,不再信赖其他。这是何等精神!人类便再进步一万年,怕亦不得超过罢!(摘自《中国文化的命运》P51)

在中国文化没有与西方文化碰撞之前,中国的社会制度是静稳和幸福的,中国人安然的在保守着祖先传下来的农业生产力所生的社会制度中过活。试想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对于下一代的教育是何等的“松心”,“周孔教化“:跟着私塾里的先生熟读老祖宗的教化,剩下的就是依赖自己的理性去参悟自己的人生。

西方文化的输入是来自于对西方工业发展的惊奇,就像一个智慧发达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发现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玩具一样。而光有玩具是不行的,有了玩具不会玩,要去请西方人来教,玩具坏了没法修,还要请西方人来修!我们想要大批生产吧,也不行,一没技术,二没设备,所有的这些都与工业革命和科学发展息息相关,而这些却是西方文化的要义,与中国的文化是完全两条路。完全两条不同的道路要怎么办?从最初的一味的要引进西方文化,完全否定中国文化,到后来不断的改革,再到现在保留中国精神,融会贯通西方理念,中国用了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再一次运用了“周孔教化”,其实我们从来没有脱离过老祖宗的教化!

再说回教育,与近代中国经济改革的飞跃相比,中国的教育是停滞不前的,这也就有了开头提到过的,隔代教育时爷爷奶奶们所引发的感慨!在这里,我想再引用梁老在书中阐述中国道德与西方宗教时用的话:

在人类文化历史上,道德比之宗教,远为后出。盖人类虽为理性的动物,而理性之在人,却必渐次以开发。在个体生命上,要随着年龄及身体发育成长而后显。在社会生命上,则须待社会经济文化之进步为基础,乃得透达而开展。(摘自《中国文化的命运》P52.)

不难看出,理解周孔之道是要有基础的!任由孩子自己成长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育的要求了!在我看来,孩提时代运用西方的心理学和哲学理念,即要遵循人自身发展的阶段特色,予以正确引导。西方心理学在幼教上面的贡献有目共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阶段对应不同的引导方法,孩子做对了要说什么,做错了要怎么恰当的指出都有与之对应的方法。只要是一个有心的妈妈很容易在市场上找到类似的书籍。

而随着年龄和智力的增长,最好的方法就是带着孩子一起来学习探讨中国的周孔之道。既然是一起学习,做父母的心态就要有变化,不能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下命令,而是真正耐心的一起学习和探讨!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否认,不强势!多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做为父母本身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获得更智慧的生命!

儒家之所谓圣人,就是最能了解自己,使生命成为智慧的。普通人之所以异于圣人者,就在于对自己不了解,对自己没办法,只往前盲目地机械地生活,走到哪里是哪里。(摘自《中国文化的命运》P18)

我们不要求自己成为圣人,但使自己的生命更充实,更智慧其实就是一切生命快乐和幸福的源泉!

对于未来的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并不是最可怕的,思维方式的差距才是最大的问题!在之前引用的梁老的话也提到过,社会经济文化的一定基础,才是周孔之道发扬光大的土壤!经济越发达,越注重教育,读书的氛围越好,越有基础理解周孔之道,人的生命也越智慧和厚重;反之,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人就越困惑为什么读书,读书无用论越普遍,人的生命仅限于活着却无任何质量而言。

我一直以来的困惑就是觉得自己夹杂在中西方文化中,《中国文化的命运》这本书给我解了惑!很感谢这本书出现的时机,如果它出现的早,我的关注度不是在这方面就会错过,出现的晚,我会在其它学科上继续下去,而现在,一切都刚刚好!从这本书里我也看到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章

  • 从《中国文化的命运》看教育

    整个周末都在读梁漱溟梁老的《中国文化的命运》看的热血沸腾,虽然梁老的非白话文文笔对我颇有难度,但丝毫没有挡住我一颗...

  • 从你的脚型看命运

    A脚型的朋友,目光长远而心志高远!他们并不拘泥于现状,以一种辩证的眼光和看待和分析事物,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

  • 老师说

    教育改变命运,职业技能教育尤其重要。 从历史上看,想要在社会层级往上攀升,第一步还不是要解决素质教育,而是接受技能...

  • 中国文化的张力:传统解故 - 刘梦溪

    文史大家刘梦溪50年思想精华,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生活,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国文化的命运》并称“中国文化三...

  • 从《爱的教育》看教育(01)

    十月 开学的日子 01 当我再次看见一楼的大休息室的时候,高兴极了!三年来,我几乎每天经过这里。这时,我上二年级时...

  • 从细节看教育

    为时两天的国际攀岩联赛(中国赛区)公开赛结束了,因为在广州,使我有幸能够亲赴现场直接观看这一盛大的赛事;同时...

  • 从《孟子》看教育

    《孟子》是记述孟子言论的儒家经典,除了阐述“仁政”等核心观点外,也涉及到教育问题,形成了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一系...

  • 嗨课堂个性化专业辅导更有利于小升初孩子的培养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教育培养是国家大计,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义务教育的传承。从古代的科举到现代的义务教育,中国历经了闭关...

  • 从《诗经》看女性命运

    最近在读《诗经》,发现很多首诗描写了弃妇的哀怨,不是弃妇的也貌似很快度过蜜月期,时常陷在盼夫、望夫的悲苦忧思之中。...

  • 从《女王的教室》看教育

    这周没有看什么电影,经别人推荐,看了《女王的教室》韩语版,一共有16集,看了3天多才看完,对我触动很大,也推荐大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中国文化的命运》看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xv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