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喜欢看电影里的故事,觉得,经过这么多人的推敲,演绎,那么多观影者的过滤,沉淀在电影里的故事会更加而动人。
昨天看了一个故事,《玛吉的计划》,玛吉天性谨慎清醒,父母都是从事学术的教授,自己12岁开始照顾单亲的妈妈的世俗生活,慢慢读书,变成大学里的老师,没有超过6个月的爱情,自觉无法爱上一个人或者让一个人爱自己超过6个月。于是计划借精生子,独自完成当母亲的使命。恰在此时,偶遇了满腹才华的忧郁型教授,交谈,讨论,相爱,教授离开了有点控制狂的事业成功的妻子,和玛吉相爱,生子,结婚。
转眼三年过去了,曾经的白玫瑰变成了粘在桌子角的米饭粒,玛吉厌倦了教授无休止的自我为中心的写作,无休止的和前妻的学术和生活上的牵连,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被投放在了照顾丈夫和前妻的两个孩子和自己的女儿身上,觉得自己完全成了丈夫的保姆,为了丈夫懒散的不负责任的时间安排甚至耽误了和学生的约谈,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更是在抱怨中和自己的好朋友不欢而散。
她对前妻说:我想把他还给你偶然的机会,玛吉参加了丈夫前妻的新书发布会,第一次认识了这个被丈夫贬得有点老巫婆的女人,一点点的接触中,愈发觉得,丈夫和他前妻这种切不断的纠葛是天然存在的。好友无意中吐露,不喜欢他了,就离开他咯,难不成你还能让他前妻把他收回去?
玛吉真把这个点子放到心里去了。于是和前妻约好,计划了一次让丈夫和前妻在外地学术会议单独相处的机会。不负所望,冰天雪地,温暖的篝火,相同的学术见解和爱好,两人抵不过相知的那种默契,再次相爱了。
虽然后来丈夫发现了玛吉的把戏,变得怒不可遏,但是最终的结局还是,丈夫和前妻回到一起,玛吉自己带着女儿独自生活,偶尔所有人出来滑雪溜冰,像朋友一样相处,只是,偶然间,玛吉发现,女儿的亲生父亲可能是她当初人工受孕所用的精子的主人——当初的一个数学家同学,而这位转行做了腌黄瓜手艺人的数学家对她有着可能的一往情深,接下来发生的,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电影名字是《玛吉的计划》,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女性——并非女强人只是像正常的男人那样工作的女人——在面临婚姻,爱情,家庭的选择时,她有点冷静,有点逻辑奇怪,但是始终能够体现独立这个特质。在丈夫发现她的setup并发怒之后,她在前妻面前流露出唯一一次的崩溃:我再也不尝试控制别人的行为了,甚至放弃控制我自己的。可爱的人类学家前妻抱着她的头说,好的好的,你的独立思考执照被吊销了……
如一些字幕里说的,这部电影里每个人都很真实又可爱,没有坏人。这样一个奇葩的情节之所以没有被演绎成一个狗血的故事,可能得益于人物的设定和情节的自然切换吧。认真到普通的玛吉,有才华但是自我为中心甚至有点懦弱被动的社会学(或者什么奇怪学科)丈夫,事业成功有点控制狂的心理学教授前妻,丈夫和前妻两个体谅大人又很淡定看大人作妖的孩子,可爱的好朋友夫妇和他们毒舌的7岁还在坐摇篮的天才孩子,极客气质的原本是数学家的腌黄瓜厂厂长……愣是把一个毁三观的狗血纠葛变成了一个被感性打破秩序又回到理性状态的高智商社区故事。高智商这个梗在玛吉和前妻吵架时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两个人各自用心理学,人类学的逻辑来解释自己和对方的行为,直戳对方痛点,自己也被反击的伤痕遍体,然而过程中,真的是骂人不带脏字。后来丈夫和前妻复合相爱的戏码,也是因为讨论了学术问题之后,丈夫情不自禁的一句:“我最讨厌的是你比我更了解我自己”。美丽又强势的前妻说:“我也不想这样”,然后这两个势均力敌的灵魂又回归一体。
在这个真爱大于婚姻的年代,生活远比电影狗血,但是大家已经开始用更为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去做自己的选择。像玛吉这样的女孩子,出生和成长在高等教育的环境中,有独立谋生的能力之外,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陷入恋爱,可以选择结婚,爱情消磨之后,可以让打乱的事情归位,可以和丈夫与前妻的孩子友好相处,也可以在丈夫愤怒失踪的时候,和前妻与孩子们一起生活,甚至弹幕里还有一片互换玛吉和前妻在一起的声音。一切选择的基础无非是,这个世界越来越宽容,我们对自己也越来越宽容,如果可以获得幸福,我们不可以在不伤害任何人的情况下做自己想做的,选自己想要的。
对了,里面充满魅力的前妻是朱利安摩尔阿姨演的,苍白又精致的面容,强大又脆弱的个性,连女人也要爱上她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