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在结辩时抖了两个段子:
「奋斗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奋斗,真的很舒服。」
「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躺下。」
他说这是反映年轻一代的语境。
15年有一篇来自虎嗅的采访,标题为《反虚伪马东:从未看低娱乐,也不高看文化》。里面也有两句话:
「我们一定要进入年轻人的语态,做出与他们产生共鸣的节目。」
「我是生于60年代的90后。」
就这几句,就足以让人心生尊敬了。
01.
想想平时遇到的长辈。
之前跟亲戚吃饭,聊到年轻人的恋爱问题,我说我们这个年代上初中的时候就有好多搞对象的了。
一位长辈就带着鄙夷的脸色跟我说:那么小懂个p的搞对象。
一脸的傲慢。
毫不夸张,我们生活中的长辈们很多都是这个德行,完全不把晚辈们的想法当回事儿,坚定不移的认为「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我也是为了你好」。
之前我在公众号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标题有些偏激,我爸一大早看到这篇文章就急冲冲的给我打电话让我改。
blablabla......
我说好,我知道了。
他说:你不知道,blablablabla...
我说好,我知道了。
他说:你不知道,blablablabla...
我说让我妈接电话。
我妈接了,第一句就是:听你爸的,你爸毕竟社会经验比你丰富。
我无语,然而还是没改。
第二天,这篇文章被简书主编推荐上首页,阅读量较以往有数十倍的增长。
我拿这数据回去反驳这位小老头了么?
我没有,我知道有些人就算你铁证如山也无法说服他。
很多人,包括很多岁数大的长辈但不限于他们,很早很早就已经关闭了自己内心对于外界的好奇和探索,关闭了内心的求知欲,关闭了自己大脑,不接受外界的一切信息。
很多人早已被社会的洪流所淘汰,但仍然停留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并且认为自己都是对的。
停留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好,省心省力,怡然自得。但很多时候我只想我们的想法能够被尊重和理解。
哪怕表面上:奥,你这样也可以尝试一下。
当看到马东,除了发自内心的喜欢,我心里还有一丝难受:像这样愿意倾听年轻人想法的人,像这样愿意尊重我们意见的人,上一次遇到是在什么时候了?
马东的凝望02.
很多年前我就有了这个想法,于是在上大学之后我发展出一套客观上确实有些偏激的理论:
「凡是父母说的,反着做,一定对。」
显然这个观点是偏激的,毕竟父母的想法也不是都错,比如好好学习(笑)。
但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长辈们说的观点,首先考虑反方向的可能性。」
全方位的思考一件事情,这绝不是坏事。
但是何必呢?
何必非得互相伤害呢?
每一个大人曾经都是孩子,为什么这些人长大了之后全部都忘记了自己曾经的理想,而且还全部变为了自己曾经所讨厌的人?
这帮人放弃了曾经的自己,成为了一个社会要求他们成为的人,然而却并没有做出任何拿的出手的成就和成绩,甚至越是混的不好的人,越是喜欢对晚辈们指手画脚,刷一刷他自己内心卑微的存在感。
只要是在饭局上你就能看出来,是谁在不停地刷存在感,发表着他无知无畏又傲慢的观点,对着年轻人一轮又一轮的说教。
他们就好比动物园里的狮子,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狩猎的本能,适应了自己怕火的基因,不断的在人们面前进行钻火圈的表演,就为了一口饭吃。
让人恶心的是,他们反过来告诉我们也必须这样。
诚然,我们最终可能也会变为这样,进入动物园里为取悦他人而表演,就为了一口饭,但至少我会记得,我的基因里曾经也写着自由与奔跑。
我会羡慕,并且已经开始羡慕那些可以自由奔跑的人们了。
夕阳下的奔跑03.
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马东。
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他是一位计算机专业的海归,他在央视干了11年,他辞去了央视主持人的职位,他给自己起了个昵称叫MM马,他拉来一帮90后搞出了火遍大江南北的《奇葩说》,他在节目中说要进入年轻人的语境,他们《奇葩大会》的主题曲歌词是这样写的:
我不想感到委屈
我不要你的第一
我就是那么
浪、荡、放、棒
帅的一笔!
奔跑的少年永远是最帅的。
最后,附马东在《奇葩说》中提到和引用过的书单:
《启蒙的三个批评者》以赛亚·柏林
《风景与权力》W.J.T.米切尔
《艺术界》霍华德·贝克
《寻找如画美》马尔科姆·安德鲁斯
《学游泳》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马基雅维利》昆廷·斯金纳
《丑闻笔记》卓伊·海勒
《重画世界》钟国兴
《动物农场》乔治奥威尔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
《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
《穷查理宝典》彼得考夫曼
《三体》刘慈欣
《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
《人各有异》E.B.怀特
《多余的话》翟秋白
感谢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