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喜悦
一个人不能顾自己的时候,他就没有办法真正地照顾到别人,他做不到。
也是后来,也是真正内在探索开始之后,才深深明白这三个字:“顾自己”。
是的,就文字来看,它是一个很自私的现象。但这三个字对于一个内在成长,亦或者说是修行的人来说,却是唯一的一个选择,必须朝着这条路前行。
即便有人说他是自私自利的,这是必然的,因为人们总是喜欢谈论,甚至是批评那些只顾自己的人。可是所有真正能够照顾到自己的人,一定有能力照顾好别人。
而那些口口声声为别人的人,一定是照顾不好别人,甚至会把自己活得很辛苦,很艰难的人。养育孩子的父母是最容易说这样的话。婚姻中的伴侣最容易说这样的话。
是,当一个人说:“我为了你的”时候,他不是一个顾自己的人,或者说他不是一个内在成长的人,他是顾不好自己的人,他也是一个最容易给自己带来麻烦,最容易给自己创造烦恼的人。
只要把“我是为你好”,“我是为了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的人,便是这个世界上最辛苦,也最容易痛苦的人。因为他的作为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期待,他的付出里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目的。
他把自己的快乐与幸福交给了别人,而他没有意识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的是自己。
所以,他在创造一个不良循环。当他不断地为别人,不断地对别人充满期待的时候,他便限制了别人的自由,他用自己的方式来“绑架”那个被他关爱与付出的人。
当那个被他关爱与付出的人,没有回应他的要求,没有如他所愿之时,他便陷入深深地失望与痛苦之中。
作为父母,作为子女,作为伴侣,第一件事情一定是要清晰要“顾自己”的,不管这在外人听来是多么地“可怕”,自己可以去一一验证那个真正利益自己,利益别人的方法。
顾自己,是要照顾好自己身心的人,照顾好自己起心动念的人,因为那里包含着我们反应世界的方式,思维观念,以及反应世界的动机,都在自己之内。
也就是说,自己内心是什么,才会反应出什么,自己内心有什么,才会反应出什么,自己内心想什么,才会反应出什么。
不了解内在战争的起源,就不了解自己行动的源头。不了解内在行事的动机,也就不了解问题发生的缘由。它们是关联在一起的。当自己清晰这一系列的运作,清晰一个人只有先把自己照顾好的时候,才有能力照顾好别人,那里是没有任何期待的。
付出,只是单纯地在这个放下付出,不会期待着下一刻有什么好的回报,将来有什么好的收益。给予,只是单纯地给予,不会有任何交换的心理,不会期待对方有没有给予自己同等的利益,其中包括着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因为顾自己的人,在照顾自己的过程中会慢慢明白生命的真相——发生在自己世界里的事,与来到自己世界里的人,都需要被善待,而且没有区别地对待。它超越亲近远疏,超越厚此薄彼。
顾自己,必然会从一个自私来到一个无私。因为,他会慢慢发现是自私让自己痛苦,是自私让自己陷入困境。而要打破这个局面,他所照顾的那个“自己”会被放大,放大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每一个起心动念,他都要好好照顾。
而那些抱有“我是为了你好”“我是为了你”这样观念的人,终会在行进的途中陷入一个困顿与绝望。他在控制,而让他人感到反感。他在期待,而让别人感到沉重与愧疚。他会被敌对,会被孤立,会被抛弃,因为他把自己放的太高,而让他人失去了自由。
……
——#内在探索#回归自己#觉知力书写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