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过,没有做过手术的人生,不是圆满的人生。
好吧,鲁迅并没有说过。
今年上半年,我先后两次经历了家人住院手术。
亲人被送进手术室,自己却等候在门外,这司空见惯的情节,以前只在电视剧里见过,亲身经历才知道,手术室外的等候,简直是种惨绝人寰的煎熬,恐惧、紧张、焦急、无助,彻头彻尾的吞没感。
再加上手术前,护士要求家属签署同意书,数不清的条条款款,没有一条告诉你手术成功的把握有多大,只告诉你发生意外和死亡的N种可能性。
我签字的时候一边哆嗦一边惶恐,所谓人生的一切平衡和掌控,会不会在下一个瞬间化为乌有。
家人在手术室里的三个小时,是我人生中最可怕的三个小时,我直勾勾地盯着手术室的门,恍惚觉得,它就是连接生死之门。
在医院照顾家人的那段时间, 我真切地体会到,所有的荣耀与难堪、骄傲与恐惧,都会在死亡面前消失,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
我现在常对朋友们说,如果你有什么事想不开,去住院部转悠一圈,就想开了。
那里有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病痛,我之前脑洞大开也想象不出,人的舌头上也会长肿瘤,牙龈上,牙根里都会长肿瘤,如果是恶性的,就叫舌癌,牙癌,治疗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切掉一截舌头,移除掉整排牙床等等,细思极恐有木有?
那里有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的病患,老的,少的,正当年的,贫穷的,富有的,帅气漂亮的,其貌不扬的……
那里还有各种类型的家属,温文尔雅的,嚣张跋扈的,满怀希望的,疲惫绝望的……
那里还能看到,人生意外无处不在,比如我家人隔壁床那个病人,吃饱了躺在自家院子屋檐下晒太阳,一阵风吹过,把屋顶上一块松动的大砖头带了下来,正好砸在他脸上,面部能骨折的地方全都骨折了……
在医院的那段时间,我第一次知道,在住院部和手术室,医生和护士都是小跑着工作的。
他们完全不需要刻意安排时间运动,每天光在楼层与楼层之间,病房与病房之间穿梭,微信运动上就能走出几万步……
我第一次知道,医生和护士的午餐是要轮着吃的,每人十五分钟,如果轮到你的时候,恰好有病人按了呼叫键有紧急情况要处理,错过的时间是不能后延的,过后只能在时间缝隙里一口一口抢着吃……
我第一次知道,每位主刀大夫每天正常的手术量是3-5台,遇到大手术,有时候半夜两三点了,呼啦啦一群医护人员才能从手术室里出来,几个小时后还要出门诊……
我有个朋友是外科医生,他曾自诩,外科医生是最不容易出轨的群体,嫁人就要嫁外科医生。
以前,我们嘲笑他不要脸,光听他讲自己初恋的版本就有八个,现在我信了,亲眼所见,外科医生不是在手术,就是在门诊,不是在查房,就是在夜班,根本没有时间花前月下……
在医院的那段时间,我还切身体会到,病人对医生,是很容易产生崇拜和依赖的。
这就好比《我的前半生》里,全职太太罗子君与丈夫离婚后,人生幻景轰然坍塌,在闺蜜唐晶及其男友贺涵的帮助下,打破困境,进入职场。
某种程度上说,是贺涵拯救了她的人生,帮助她实现了自我成长,让她变得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独立自信地走向人生下一程。
病人对医生,那种感情也是一样的。
病人带着强烈的求生欲找到医生,医生把病人从生命的谷底推回到正常的人生轨道上,让多少人有了迈向人生下一程的机会。
在康复的病人眼里,医生跟神,不就是一样一样的吗?
比如帮我家人做手术的李教授,我觉得他比任何男明星都帅,我们每次看到他,就觉得很安心。他的眼睛好像有透视功能,有时候需要核磁共振才能确诊的病例,他凭触感和经验就能诊断出八九不离十。
他气质上有一种很特别的震慑力,尤其是率领众助理和研究生一脚踏入手术室的那个画面,单从气势上,估计就能直接吓退死神。
好的医生能给病人一种踏实感,他们有着庖丁解牛般的熟捻于心,很多疑难杂症举重若轻, 这种自信和成功,内化成他们气质的一部分,让他们在人群中超级发光。
乔布斯说,记住你即将死去。当巨大的痛苦向你袭来时,一切你平时在意的钱,职位都会消失,你只会希望你的亲人陪伴在身边。
李开复在《向死而生》中坦言,癌症把他硬生生推到生死界线,褪去光环,自己只是一个呼吸之间就会顿失所有的病人。过去的他,工作第一,事业第一;现在,家人第一,健康第一。
不到绝处逢生,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
虚惊一场之后,我的家人安然无恙,我们又回到了平静的日子里,比以前更加珍惜寻常里的幸福。
我们所有人,都不会每天面对生与死的抉择,而生死故事每天都在医院重复上演着。
1
一天晚上,一个动脉破裂大出血的病人被送进急诊室,鲜血像喷泉一样往外冒,人已经昏迷了,情况危急,抢救稍晚一两分钟,病人就有可能丧命。
值班医生根本来不及有第二反应,没戴手套就冲上去堵血管,病人的生命保住了,但是,在后来的检查中,发现他感染有艾滋。
抢救的医生感觉自己遭遇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如果人生以如此荒唐的方式结束,那也太不甘心了吧。
好在不幸中的万幸,艾滋检测结果显示,他没有被感染。当他再提起这件事,仍然不后悔那天晚上拼尽全力救了一条命。
2
肿瘤科收治了一个亿万富翁,正值壮年,癌症晚期,他跟科主任说,我捐你们医院10亿,你负责治好我的病。
主任说,你搞错了,医院不是消费的地方,并不提供与你消费等值的服务,你跟乔布斯得的是一样的病,如果钱能买命,你觉得乔布斯会死吗?还有六个月,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先安排好这10亿怎么分配。
3
住院部有个家属,在医院照顾病重的父亲,是出了名的嚣张跋扈,经常对护士和护工恶语相向,有时候连送餐阿姨都被他呵斥,大家平时都无比讨厌他。
一天早上,他父亲突然血氧下降,抢救无效,心电图已成直线。医生宣布死亡后,他恳求护士再为他的父亲量下血压,护士左右胳膊都测量了,告诉他没有了。
他哽咽着问,是真的没有吗?
那个时候,护士再也不觉得他可恶了,他只是个失去父亲的孩子。
4
一个患有先天性恶性肿瘤的男孩,生命只剩下最后几天,长期给他治疗的医生问他,你有什么愿望吗,说出来也许我可以帮你实现。
男孩说,下辈子他不想再有姐姐。
医生感到诧异,甚至有点生气,在他患病期间,姐姐一直寸步不离的照顾他。
男孩继续说,姐姐太可怜了,我是男孩不能保护她,还让她这么辛苦。
那一刻,一向沉着镇定的医生跟男孩一起泪水决堤。
5
一个尿毒症晚期的女孩,12岁,被疾病折磨得瘦弱不堪,看上去只有5岁。
主管医生说,每次抢救的心情都很复杂,既希望她能继续活下去,又希望她快点走完人生路,因为真的生不如死。
孩子最后一次昏迷在父亲的怀里,父亲用颤抖的手写下“放弃治疗”。看上去像个铁人的他,在女儿患病后第一次崩溃大哭。
我那位外科医生朋友,每天都在体验着生命的脆弱,他说,他曾看见三四十岁的父亲,在车祸后被推进手术室,连与年幼的孩子道别的机会都没有,人必须在来得及的时候,专注于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在医院,可以看到在医院外面看不到的悲苦。面对无力回天的患者,医生心里的难受并不比患者家属少,即使遇到医闹,即使心里再委屈,医生和护士也不会因为对方的无理取闹而放弃一条生命。
《圣经》上说,这世界有三样东西对人类是最重要的,FAITH(信),HOPE(望),LOVE(爱),对这三个字最好的诠释,就是医院。
(本文中的故事,一部分为三姐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一部分整理自网络信息。)
PS:其实呢,也不必把手术室外的等候想得那么恐怖,害怕和担心这类感觉产生的原因是陌生和未知,是对某种事物的不确定、不了解和不熟悉,比如,像我这么胆小的人,还怕鬼,怕僵尸,怕吸血鬼……
假如家人要做手术,你可以提前通过各种方法了解这个手术的具体情况,危险程度,以及可能发生意外的节点,也可以了解主刀医生的经历、职称等等。总之,你掌握的信息越多,等候时的焦灼也就越少。
不过,我希望“三姐说”的粉丝和家人们永远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即便偶尔经历一些小波折,也一定会很快雨过天晴。
爱你们,感恩有你们的关注和陪伴,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