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商业计划书往往是要思考全面的。尤其是在起业时期,选择的商业idea要有一种闪念,是一种灵机一动,在课上我学到了要考虑现状的认同。一个好的商业计划要经常问这么几个问题:我的客户到底在哪?我到底进入什么市场?产品和服务大概怎么样,我的竞争对手是谁?我的强项和优势在什么地方?我的商务模式是什么?我的项目需要多少钱?三年之后、五年之后怎么规划?我认为在诸多问题中比较重要的就是要权衡如何进行统筹好需求与产品的关系,因为需求过量,那么产品生产者会增加,同时竞争也会激烈,需求过少,产品生产也就会减少,这种关系既不能多也不能少。需要知道需求创造市场,同时也不能忽视潜在需求对于市场的拉动作用、同时也不能项目所带来的成本,我深深的感受到一个好的商业计划好比是一个电影脚本,这个脚本很出色,但是呢,项目运营起来却比较耗费成本。比如说拍一部大片耗费9个亿,但是回本却3个亿,这样的商业计划恐怕难以成为好的商业计划。
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需要关注企业内部利益冲突。对于企业内部一些相应的人员之间关系、是否团结、团队的构架以及团队成员的构成来说,一方面需要交代清楚,另外一方面需要向未来意向的投资人提供相应的积极信息,诚如一位投资人所说:“相比于项目,我们更看重人和团队。”投钱的人往往看:公司核心团队有无法律纠纷。
我从课程中所学到和体悟的是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不仅仅是商业层面,其宗旨是为了打造或者是构想一个成功的公司,也就是课程上所讲的,一个好的公司往往有五个部分组成:
1创意,也就是通俗所说的idea,包括创新程度、规模、专利等。一个好的公司的起业(创业)初期,正式源于那一闪而过的灵感,是开端。许许多多的创业者在刚开始的时候往往是那一刹那。需要注意的是那一刹那要像照相机拍照一样将其固定化。
2资金。我的感想是一个好的商业计划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去说服投资者如何去提供一个必要资金来打开销路。
3.团队。需要知道,哪怕是西游记,也至少是一个四人团队,对团队的驾驭既重要,也是必要的。怎么分工、怎么协调,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团队好,公司才能行稳渐远。
4.外包。在公司小有规模的时候,可以在会计方面、律师诉讼方面等非核心领域进行一个外包。外包的好处就是专业化,通过调度传统的服务提供者做一些杂而琐碎的事情。而公司自己则做一些核心业务,只有这样,核心业务才可能做大。
5.网络。这是一个通过赞助商、创业者、风投、服务提供者的网络,它对潜在创业者进行专业指导,这对于把可行的创意转变为真正的公司具有决定性作用。地区性网络的最佳范例世界上有硅谷,中国有中关村。
研习商业计划、项目管理也算有一定时间的我,《商业计划书》这门课程所带来的启发是深远的,也是有意义的。一方面我学到了不少完善商业计划书的语言、词汇、句子,提升了自己的商业计划书写作能力、另外一方面我学到了如何将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所传达的思想层面:即如何向投资者展示你的创意——如何讲好一个吸引市场和风投的创业故事。我更愿意把商业计划书当做是一个游说投资人的一个策划企划——一个结构清晰、充满活力的“演说”呈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