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晚上,孩子一边各种玩儿,一边嘟囔着:“作业太多了!”
周六一天,孩子全天候地玩儿,碰都没碰作业,然后我问他:“你的作业做了吗?”
孩子好像满不在乎地答:“没开始做呢。”
我很诧异:“你不是说这个周末作业很多吗?怎么还没开始做?”
孩子仿佛很不愿意你提及这件事儿,有些不耐烦地说:“反正作业太多了,就是做。也做不完。”
晚上9点,孩子还在玩儿,仿佛没有作业这件事儿。
我此时内心是万分焦急的。我会认为孩子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而我对他的要求是:他周末最好周五就能提前完成作业,作业很多事时,可以分两部分,周五完成一部分,周六再完成一部分。我认为也希望他明白,他应该先写完作业后玩儿,他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他不可以这么无限制地浪费时间......
于是,看着孩子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你越想越急,越急就越怒!我于是乎,就采取了两种措施。场景一:一把抢过他正在玩儿的东东,也许是PAD,也许是乐高,也许是别的什么,然后高声喝止他:“现在不许玩儿了!去写作业!”场景二:我直接叫他爸爸过来来训他。于是乎,他爸爸就提着竹枝,满脸严肃地来啦。于是,或尖叫声,或鸦雀无声,或快步走的声音就会结束这场对峙弄权戏。
然后呢,很多时候孩子会迫于你的威严,坐在桌子旁,一边抹着眼泪或是一边无精打采一边打开作业本......
如果孩子因此做完了作业,这个正向回馈可能会让你觉得,你的管教是特别及时的,今后就是要在这种关键时刻大吼一声,让孩子回归正途,孩子嘛,毕竟小,没有什么自控力。
事件分析:
源于心中那个无法放下的要求“孩子必须按时完成作业”,所以,当孩子的进程和你的设想不同时,你果断“拿得起”,以威严促发整个事件的发展方向。
同样是这个事件,我想说说一位接纳力丰盈的妈妈如何拿得起的。
同样的场景。妈妈同样听到孩子抱怨作业多,同样看到孩子周六一天都没有做作业。不同的是,源于一份放得下,妈妈的心中不以“孩子必须按时完成作业”为孩子是否还在轨道上的判定标准,反而会看得见孩子的感受,“哦,看起来孩子觉得压力蛮大的,所以将自己埋在各种玩儿中,一时片刻还不想面对作业呢。”
接纳力丰盈的父母会坦然地看着孩子经历着无力感、甚至痛苦,而不觉得需要将孩子拉出深渊。
接着上面的例子,到了周日的上午,孩子依然没有拿出作业本,依然是各种玩儿。到了周日下午,孩子才急起来,坐在书桌前,拿出一堆作业,还没开始做呢,就哭上了。“这怎么做得完呀!呜呜呜!妈妈,都怪你,你昨天不逼我写作业,现在我怎么写的完呀,呜呜呜......”
接纳力丰盈的妈妈会坦然地听着孩子的抱怨和对责任的推卸,而不觉得需要反击或者证明错误方在孩子。
听着孩子的哭声,父母会共情孩子的感受:“是哈,两天的作业,现在只剩下一个下午和晚上的时间了,怎么做得完呀,你特别希望妈妈昨天逼你一下就好了,是吧。” 妈妈这时会协助孩子疏解感受,却并不会迫不及待跳进去帮忙。
孩子可能会进一步地向妈妈推卸责任:“都怪你!别人家妈妈都管孩子作业,就你不管我!”
“是啊,妈妈没法管你的作业,作业是老师布置给你的,我真的不知道你的作业是什么,该啥时候做。但是妈妈会管你,因为你是妈妈的宝贝儿。如果你需要妈妈什么样的协助,告诉妈妈,妈妈一定帮忙。”
接纳力丰盈的妈妈会坦然地维护界限,并不以包办代替或者牺牲自己来取悦孩子。这份拿得起,是允许各自做自己的一份拿得起!也因为这份拿得起,孩子最终能够成为一个不怨天尤人,又能做自己的社会人!
接纳力最核心的部分在于放得下。你有多大的能力放下,你就有多大的心胸容量去看见孩子,否则孩子的好多部分都活在你的心眼之外。
坦荡做父母的人,有能力“拿得起”,腰杆硬朗。只是,如果在“拿得起”前,没有对一些观念的放得下,和对孩子的看得见,这份硬朗并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也挺直脊梁,反而是对孩子自主空间的一份损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