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上到宫廷,下至民间,诗入歌很是风靡。《长恨歌》里:“仙乐飘飘处处闻”,唐玄宗设立教坊与梨园,为宫廷乐团。坐在歌楼的李唐伶伎抱着琵琶,倚胡夷之曲,配以“黄河远上白云间”等五言或七言古诗传唱,称为声诗。
乐曲是诗歌的载体,曲子让一首首唐诗坊间流传。这又是词产生的摇篮。诗到词的演变过程中,是由于绝句与曲子不协调,最简单形式的就是在诗上增字,稍加演变,长短句便出现了。“添声”即指根据音乐节奏变化而进行的增字,形式上虽然是绝句,歌唱时已经不是齐言体了。可以说,曲子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诗、词是跟着曲子配的。
比如《敦煌曲子词》里,春去春来春复春,寒暑米频。
月生月尽月还新,又被老催人。
只见庭前千岁月,长在长存。
不见堂上白年人,尽总化微尘。
这首由七言四句七言体《杨柳枝》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七言四句是主体,其他句子是对主体句的吟咏,因和声添字,转化为了词的情调。形式上有区别,可以本质上是一样的,意境上是同调的,或写隐逸山水,征人思妇,或叹闺/宫怨惜春。
安史之乱后,诗人再无盛唐的昂扬,边塞诗词低沉,写出士兵生活悲苦,思乡厌战情绪,以景寓情。
如戴叔伦《调笑令•边草》: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回看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沙漠是沙不是雪,月白若霜不是霜,皎洁月光照亮沙漠,若茫茫雪原,诗人勾勒一副孤寂的边塞图,寒气袭人。
不管是词中无穷“边草”,“雪晴”天,万里“明月”,还是诗中的似雪沙,如霜月,都描绘了边塞绝域的空寂荒凉苍茫。在此境中,传来胡笳、芦管凄凄怆怆的悲声,生发思乡情愫,从视觉再到听觉,写征人哀愁之情,深重渴望回归故乡的愿望。意境、情思如此一致。
词是一种长短句,与诗一脉相承。词前,屹立着唐诗这座丰碑,以供借鉴,文脉的绵延,都唤起对山水家园的热爱,对历史的回望、感叹、追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