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看不同的情况吧,有的是退休后体力精力脑力俱佳,还想继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做到老有所为;有的可能是迫于生活压力不得已而为之,没别的原因,就是想把日子过得好一点;还有的是子女遇到困难,退休老人打工挣些钱帮衬一下子女,分担孩子们的工作生活压力。
01
刘医生在基层单位退休后,就在家里开了诊所,除了基础小病,他最擅长皮肤病治疗,方圆几十里的牧民和农民都前来医治,往往几块钱的药膏就能解决问题。
在七十岁那年,刘医生老伴患病去世,在城里工作的两个儿子都要接刘医生居住,被他婉拒,然后请了一名护士帮助配药、打针、还做一日三餐。
护士下班后刘医生开始召集人过来打麻将,冬天暖气烧得呼呼响,茶水招待着大家。
邻居们关系比较好,平时感冒啥的刘医生根本不收钱,回报给刘医生的就是请到家里吃饭,或者给点野菜、野蘑菇之类的东西。
享年88岁,刘医生都没有离开过本地,退休生活相当充实。
02
秀云和老公都是企业工人,给儿子在市里买房结婚后他们还一直住在工厂里。
儿子儿媳多次邀请:“等爸爸退休后你们就到市里和我们一起居住。”
秀云婉拒了,然后又在附近找了一份工作,夫妻两个攒钱要在市里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孙子出生后,亲家母帮带,秀云没有后顾之忧。
打工五年,秀云和老公终于攒够了一套小两居的房款,借钱装修出来,无论如何,在市里有个房子,平时从工厂过来不用再到儿子家居住,彼此都有独立的空间。
03
张志东两个儿子,大儿子在本地结婚时,给买了一套小两居;而小儿子结婚时同样的钱在市里只能付一套房子的首付。
小儿子刚结婚暂时没有打算要孩子,小两口潇洒几年后准备备孕,经检查儿子身体有点问题,只能依靠科技手段要孩子,而且花费巨大。
既要背房贷,还要备孕要孩子,经济上一下子拉胯了。
无奈之下,张志东退休后选择再就业,起码能给儿子减轻点经济负担。
退休时人生的一次重大分水岭,辛苦几十年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除非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乐意发热发光,想必没有几个人愿意继续打工。
有的人继续打工无非是想让自己的后半生舒服一点,或者帮子女解决困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