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00年,也就是元符三年,宋神宗的十一皇子赵佶登记,为两宋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话说,当时宋神宗有十四个儿子,十一皇子能登上宝座的概率应该不太大,偏偏其他皇子福薄命短,早早都不幸夭折了。
宋神宗归西的时候,将皇位传给了老六赵煦。只可惜赵煦身体素质也差,连子嗣都没有,刚刚25岁就归西了。
接下来的皇位人选,就成了当时朝堂之上的一件大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05986/b08869e08bc461b4.jpg)
在世的皇子里面,并没有当朝向太后的亲生儿子,所以,本着权利平衡、互相制约的原则,向太后想立十一皇子端王为新帝。
有大臣极力反对,说端王轻佻,不易继承王位。可没想到向太后就是不听,还训斥了那位大臣。
那么,端王赵佶到底怎么样呢?他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书法更是数一数二的,画的画也是声明远扬,深得大家赏识,至今还被好几个国家博物馆珍藏。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05986/1514d4cb540e71d2.jpg)
但他确实也轻佻。因为他拜错了师傅,跟错了人。
都说“厚德载物”,向太后却在选新帝的时候,没有考虑端王的德行,这也为以后宋朝奸臣当道埋下了隐患。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然而南宋朝廷虽然苟延残喘存活了下来,宋徽宗却仍旧没有吸取到任何教训,一味地作死。
在兵力并不占劣势的情况下,先是开始“绍兴和议”(主要是杀岳飞);然后是“北归北、南归南”的政策,彻底堵死了流民南下的道路;并且丢失了最后的养马地,使得北宋帝国由盛而衰,国力急转直下,最终灭亡。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05986/162128fef3c920df.jpg)
文史作家、头条大号覃仕勇在他的新作《两宋之变》一书中,把从1100年正月徽宗赵佶继位起,到1141年宋金绍兴和议为止,将辽、宋、金之间的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我们对这段南北对峙的混乱历史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本书全书共分九章,分别是赵佶继位,宋联金抗辽,第一次汴京保卫战,靖康之耻,南宋建立,金兵南下,川陕大战,金国联齐伐宋,宋朝反攻,南北对峙等历史故事。
那么,在这40余年间,除了宋徽宗,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奸权蔡京、宋高宗赵构、忠诚岳飞……他们分别又如何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读者在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05986/65523965cc53a60a.jpg)
时人曾问岳飞:天下如何可得太平?岳飞回答说:“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可得太平。”可见当时时局之黑暗。
另外,本书还随书附赠了历史时间轴彩色折页,帮助读者查询历史线索,读取关键时间和事件。
总之,喜爱历史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