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陪读时光(三)陪读的成本是很高的。几乎所有的陪读家庭都在学校附近小区租了房子,为了减少孩子在上学路上奔波的时间。
最近的小区与学校隔着一条马路,叫馨园北区。再往南跨过一条公路是南区。高中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尤其是到了高三,孩子上学、放学都是跑步前进的。为了给孩子节省更多的时间,很多家长宁肯多花钱租北区的房子(南区与北区虽然仅隔着一条马路,但同样面积房子房租却差500元。)。再加上当年有个孩子下晚自习回南区横穿马路时被面包车撞死了,所以租住南区的很少。
陪读家庭的经济条件一般都不错,陪读一般都是母子或母女两人,每个月2000到3000的生活费。但也有个别的陪读家庭经济困难,甚至是捉襟见肘。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叫小何,家是河南的,老公的公司经常因为揽不到工程放假,她和儿子每个月的生活费控制在800元左右。我们一起去买菜,我们都是买最好的水果,买很新鲜的菜,一般连着几天的菜是不重样的,她每次却只买几元钱的菜。水果只买儿子一个人的。她几乎每天都算计着花销,生怕花超了,她一直担心如果老公公司一直这样她的生活将无以为继。
陪读家长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即使成为固定的玩伴,却也只能是玩伴,做不成推心置腹的朋友。“攀比”心理在陪读家长之间很严重。记得有一次小何和几个玩伴一块出去玩,河南小何相中一件上衣,价格420元。另外两个朋友也都挑好了衣服,当场就买了。只有小何没舍得买。回来后她给我发了微信,说没舍得买那件衣服她们看不起她,我劝她别这么想,但她说她们说的话有那个意思。第二天她早早就坐公交车把那件衣服买回来了。
陪读家长之间存在着各种攀比,大人的衣着、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成为他们互相攀比的对象。而且这种攀比是在暗中较着劲,表面上都是不动声色的。尤其平时考试的成绩出来后有的孩子就遭殃了。如果他这次的成绩下降了,而妈妈玩伴孩子的成绩偏偏提高了,那么,他就要准备好聆听妈妈的咆哮了。
陪读家长之间的暗中较劲是很严重的。为了孩子的成绩,有很多家长为孩子请了一对一的老师周末补课。补习后孩子成绩提高了,如果是有明显学习差距的孩子妈妈问请的老师是谁,会很痛快地被告知老师名字及联系方式。如果是成绩相当的家长问,答案是不会告诉你的。家长们时刻在为孩子“减少竞争压力”努力着。
在陪读的漫长时光里,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个家长圈。一般都是与自己的老乡成为陪读玩伴,也有例外,与外省的家长成为朋友。这些一个个的圈子都有自己的圈主,也就是那个最有发言权的人。每天闲暇时光的行程安排就是圈主说了算。一般圈主都是有思想、比较强势的人。有任何信息她只允许在自己圈子里传播,一般不允许外露的,都是为了孩子的成绩,为了最大程度提高自己孩子的竞争力。
陪读家长之间的竞争在高三时表现得更为明显。记得承德的一个陪读圈子,在自主招生时梅梅征求圈主意见:给孩子报不报?碰巧她们两个孩子成绩不相上下,圈主想她们成绩相当那么报自主招生会不会都报同一所学校?所以圈主没有给梅梅明确的意见,只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过了几天,梅梅又问了别人,那个人告诉梅梅:应该报呀,给孩子多一个选择的机会呀。于是梅梅很匆忙地给孩子报上了。这件事让梅梅和圈主产生了芥蒂,直到高考梅梅几乎都没再跟圈主说话,怨,在心里发了芽。
陪读家长光鲜靓丽的衣着下包裹着一颗焦急紧张的心。高考的压力传导给家长们太多的焦虑,高考,考的是学生的成绩,考的是学生的心理,同样也让陪读家长经历了一场心理的考试。
网友评论
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