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固化,你还有努力的选择权吗?

作者: 一诺千君 | 来源:发表于2017-06-05 10:03 被阅读328次

你那么努力。

努力念书,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努力工作,渴望打破阶层的束缚。踌躇满志,忙忙碌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最后却不得不向命运低头,还安慰自己,平凡即是可贵。

也许你还在读书阶段,或者初入社会,还有梦想还朝气蓬勃,那你是幸运的。

许多曾经努力过的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被生活逼进了泥潭,失去了自我。

近年来一直流行一个词叫做“阶层固化”。

一个国家想要稳固,最终都会形成阶层分明的城堡。

企业家冯仑曾说:
如果你渴望改变命运,冲破现有阶层的束缚,杀入财富城堡。不唯是城堡中的人会极力阻止你,城堡之外你所在的阶层,也会拼老命拖住你后腿。

城堡越稳固,一个人想要突破自身阶层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谈到这些,并非为了告诉你行程艰难努力无用。只是为了澄清一个事实。一个人需要努力,但是不能空洒一腔热血。努力的前提,不应该是了解自己的处境吗?

1.

和朋友逛市区的星光广场,其中有一家品牌店叫无印良品。一个迷你小号的勺子,不知作用几何,标价59。随便一件超薄型衬衫,我实在看不出比TB款精致在哪里,价格却都不低于250。

我看了一眼吊牌,默默的站在了一边。因为我知道,这不是我所能消费的。

这时,一位大约50几岁,气质端庄的阿姨,拿了两件衣服试了试,然后买下了。她抬头挺胸走了出去。或许,这就是她的日常而已。

也许你会说,正常,你们家也这样。那我的确很羡慕你。

我出生在农村,有一个务实而且勤劳的妈妈。她对我很好,从小我想要什么的时候,她都会尽量满足我。

小学的时候,我新年要送同学贺卡,过生日要请同学吃蛋糕,和同学买一样的小霸王,和大家读一样多的课外书。

然而,越长大,越多要求她满足不了了。中学的时候,我要花五千块去正畸,我想买笔记本电脑,我想和别人一样假期体验行万里路的感觉。

我的妈妈开始对我说,有的东西她无能为力。

我开始不那么自信了。妈妈常说我,那个小时候活泼机灵的孩子,如今去哪里了。

只有我心里清楚,因为我家里穷。因为穷,让我觉得自信真的挺难的。虽然,我依然在努力,依然渴望变得更好。

可是,我骨子里还是不太自信。所以我买不起的东西,我只能告诉自己,算了。

那位阿姨表现出的习以为常的真实感,的确很令人羡慕。

而想起自己的妈妈,她一定不知道有一家品牌叫无印良品。我的妈妈就算是在镇上的服装店看一件廉价的衣服也要和老板讨价还价。

即便社会越来越富足,但在我印象里,妈妈的思想却从未跟进过。

本科毕业三年。作为一所不入流大学的毕业生,想靠自己的双手在新一线城市买上一套房,再办一场几万块的婚礼,是一件奢侈的事。

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社会小生,除了靠家里接济,几乎别无他法。这三年里,我的一些同学都实现了有房而且结婚的目标,我知道家里资助了不少。

正因为知道,我开始变得担忧了,我甚至变相责怪我的妈妈。我故意在她面前自嘲说,我又有同学家里给她在成都的市区买房了。

然后,妈妈说,人与人之间是不能比的,有钱不一定快乐。

我听后更加不爽了,我说,我就算奋斗十年也买不起房。没有钱我可能也不会谈婚论嫁了,因为我不想让我的下一代比现在的我过得更无助!

妈妈突然不说话了。

她出去了,关门的时候说了一句,女儿,是妈妈对不起你,苦了你了。

那天,我哭得很伤心。不是因为对未来的担忧,而是因为自己的行为。我深知自己伤害了一个对我百般迁就把最好的都留给我的母亲了。

香港作家李碧华,曾说过一句话:
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如上九重天。

越没能力的人,才越要将自己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可是,没有人有责任担负你的未来,包括你的父母。

2.

我有两个朋友,生在中层的书香门第。她们的爸爸妈妈都是当地有名的教师。如今高中毕业已经七年,她们一个在欧洲留学六年,一个在复旦本硕博连读。

而我已经很努力了,也只能在二线城市挤地铁。

曾在一个屋檐下听课的同桌,以为同样努力就有同样美好的未来,如今只能感叹还是年少最单纯。

再过一些年,我们的距离将会更远,区别将会更明显。是因为我不如她们努力吗?并不是。

那个欧洲的女孩子高中的时候成绩比我差,没我努力。但是,她的爸爸是大学教授,拥有用英语教物理课的传奇故事。

那个复旦的博士生,高中成绩就特别好,她的妈妈是省重点的英语顶梁柱教师。

一个成绩不好,一个成绩优秀。他们现在都比我好。所以说读书能有相同机会改变命运吗?很明显,没有。

不一样的背景,一样的努力,注定不会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具有天赋异禀的人虽是极少,但从出生开始,不同家庭的孩子就已经拉开距离了。

在学校里,我们可能成绩相当,能力不相上下。但是未来,决定你人生方向的因素和你在校成绩还真搭不上一分钱关系。

雷军的“风口论”告诉我们,能力能让你过得体面,但见识却能让你过得富足!

而一个人从小的眼界往往来自于家庭。

所以,近些年常有人感叹“寒门再难出贵子”。

但是,因为知道阶层难以跨越,因为知道从小的家庭教育对我们的人生轨迹影响至深,就该自暴自弃吗?

“寒门再难出贵子”并不是告诉你努力无用,也更不能成为你放弃信念的理由。只是为了让你看清现实 ,抓住一切可能的契机。

3.

社会的大环境,曾经用功读书就能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案例已经越来越鲜见了。

不妨看一些数据。

中国农业大学对新生城乡比例的调查显示,1999年至2001年农村新生均在39%左右,2007年已跌至31%。南开大学的一份数据表明,2006年该校农村新生比例约为30%,2008年为24%。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年~2005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
80年代中后期是农家子弟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时代,三成以上的北大学子出自寒门;
90年代中期农家子弟的比例开始逐渐下滑;
2000年之后,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仅占一成多。

寒门子弟进名校的通道正变得越来越窄。

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教育人士认为,这种比例的下降可以从“成本—收益”两方面衡量。

高昂的在校攻读费用与毕业后的就业差距,让越来越多的底层家庭认同“读书无用论”。

但读书真的无用吗?

并非如此。这个年代,一张普通的学位证也许并不能为你的人生增光添彩。但它已然成为你的一张ID卡,象征着你的身份。无论任何工作,请首先出示你的ID。

是的,读书已不再是一件利器,但它却成为一件必需品。

从一所非985、211的普通大学毕业,你的学位证并没有任何出众的色彩。所以普通大学的你,更应该打造自己出彩的一面。

并非指名校的你就应该仪仗自己名校的光环自鸣得意。记得一位公司老总曾经说过,他一定不会聘用那些抓住自己名校光环不放的人。因为他认为,在这些人眼里最重要的只有高考,即便他已经接受了又一个四年的教育。

不管你是非名校,都应该努力从你所在的群体中脱颖而出。

如今的时代,不前行意味着安稳是假的,不出众则会被淘汰是真的。不管你处于何种阶层,都需要不停的耕种。

4.

BBC纪录片《人生七年》纪录的是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从7岁到56岁每隔7年的人生轨迹。49年后发现,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

这部纪录片用49年的时间诠释了一种现象: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传承。

听完这个结论,多少人捶胸顿足,哭爹喊娘,大呼努力真特么没意思!

然而,希望的路口并没有被完全堵死。

他们中有一个叫Nicolas的孩子,是一个农夫的儿子,通过不懈努力考上牛津,最终成为了美国名校的教授。

一个从底层成功翻盘到中层的人,在那个稳固的堡垒里,也称得上人中龙凤了。

这也为一群拼搏又沮丧的人,点燃了希望的火苗。

即便阶层固化,努力依然能突破壁垒。而且,更为庆幸在于,在中国的大环境下,社会依然没有稳固到堵死所有阶层间的流动性。

请不要吝惜你的努力,社会越稳定,阶层翻盘则越艰难。突破阶层是几代人的接力赛,在你还拥有选择权的时候,不要只图自己的安稳,牺牲掉你下一代和下下代的选择权!你若乘凉,后人栽树,险阻艰难,更难想象。

军人有一句话:部队里最轻松的永远是今天。

阶层翻盘最好的开始也永远是今天。

别再工作一闲就空虚寂寞,别再大肆鼓吹你看了多少部影视剧了。你要知道,比你优秀的人都在担忧未来,比你有钱的人都在努力挣钱,你有什么资格浑浑噩噩,自甘堕落。

送上一段最近热剧《欢乐颂》里我很喜欢的一句台词,因为它很符合社会现状。

希望我们都能抓住时代的尾巴,赶在社会成为稳定的堡垒之前,毫不懈怠往上爬。

相关文章

  • 阶层固化,你还有努力的选择权吗?

    你那么努力。 努力念书,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努力工作,渴望打破阶层的束缚。踌躇满志,忙忙碌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

  • 阶层固化,努力还有用吗?

    这两年老是听到这个话题。阶层固化,普通人上升的渠道很难。心里总是有点焦虑,感觉自己完蛋了,要怎么努力都没用。 然而...

  • 毕业那年,我连个税都交不起

    可怕的不是阶层固化 而是你内心的绝望和无力感 可怕的是你以阶层固化为理由 放弃了自身的努力和奋斗 ...

  •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聊聊“阶层固化”

    首先问个问题:“现在社会的阶层在固化吗?” 不是现在的阶层在固化吗,而是人类的历史发展,总体而言是趋向于保持阶层固...

  • 自尊--穿越固化阶层的通道

    阶层固化一直存在,如何突破阶层固化的困境呢? 对于阶层固化是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阶层之间界限越来越清晰。还有一种是...

  • 2017-4-23如何破解阶层固化论

    周末了,我想灌点鸡汤。 1.阶层固化论靠谱吗 我们知道现在有一种论调正在上扬,叫“阶层固化论”:即从你出生开始,你...

  • 观点|阶层固化,才是一个社会持续稳定的正常表现

    不知从何时起,阶层固化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 阶层都已经固化了,还努力有什么用?努力18年,不如有一个好爸爸。 阶...

  • 资源整合

    你知道吗,以后的中国的社会发展,社会阶层会越来越固化,在美国阶层固化很严重,贫民很难挤进上流社会,在中国我们在快速...

  • 打破认知的阶层固化难能可贵

    吴军老师一篇文章说到,阶层并没有固化,只要你稍不努力,就会滑向下一阶层。 阶层固化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事实上,...

  • 关于阶层固化与教育的一些想法,欢迎讨论

    最近各大小咖都在谈“阶层固化”,有点好奇阶层固化是个什么鬼,阶层固化和教育又有什么联系。对此你有何看法,欢迎一起讨...

网友评论

  • 天空守望者:为了活的更好,我们都在挣扎。
    一诺千君: @天空守望者 加油
  • 隔壁的老袁:只要自己没被“固化”就行
    隔壁的老袁:@苗生生 加油:smile:
    一诺千君: @隔壁的老袁 嗯,还要比别人更努力才行。
  • 我把苹果咬哭了:故事是否虚构,后面感言和鸡汤是否抄袭?物欲横流的世界我觉得能安慰自己的不一定必须是财富,一千条大路既然没有车又何必苦苦跟着汽车跑,也许根据自身情况发现在选择然后努力才是作为底层的我们所需要的,人的一身际遇都不一样得失之间我们也只能安慰自己,我们不是输给自己而是输给了上天!
    一诺千君: @我把苹果咬哭了 自己的故事是亲身经历。引用了部分已有的观点。谢谢你的质疑。🙂
  • 乐从心:写得很好,为你的文字感动
    一诺千君: @乐从心 你的连载也很好哦!
  • 芮灵翾:很棒!!!不能因为……条件而放弃努力,哪怕多努力一点点,也是飞跃的进步。
    一诺千君: @芮灵翾 嗯!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
  • 2e9ff8b52b94:我也曾一度悲观,我也曾寻找出口。谢谢你的点拨✊
  • 七七_e291:感觉生活无望了
    一诺千君: @七七_e291 要看你如何界定什么事是好什么事是坏的了。努力不一定要同流合污,失去原则。迷茫有时候未必是坏事,真正放弃的人,其实是不会有迷茫的感觉的。虽然我也不能断定说,如何努力才是对的,因为我也还在迷途中摸索。我觉得首先要有个清醒的头脑吧!
    七七_e291:可是迷茫了怎么办 现实太虚假 自己必须同流合污 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儿才能进步
    一诺千君: @七七_e291 😢我说的是希望还是有的呀!!斯坦福大学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越有明确目标的人就能走得越远。不能悲观,乐观的心态比悲观强一百倍。✊✊
  • e79e2c88f938:也许你想表达的是地域歧视
    一诺千君: @城春1草木深 🙂谢谢你的评论
  • e79e2c88f938:不是农村学子考上名校的比例下降了,是农村人的比例下降了😂
    e79e2c88f938:几十年前是农村包围城市,现如今是城市包围农村。
  • 1a00d7424938:真的很难很难很难很难很难,或许千分之一就不错了,尤其是河南。
    1a00d7424938: @苗生生 我不是那种努力的人,😂😂甚至不如寒号鸟,因为我连说都不会说我要努力。
    一诺千君: @爱看小说的皮卡丘 只要有机会,就要努力。
  • 青于墨:棒啊!希望的路口没有被堵死~
    一诺千君: @袁小懒 嗯,加油✊✊

本文标题:阶层固化,你还有努力的选择权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np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