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4e0b1f9cccc41db9.gif)
生命是一个打开、探索、发现、流动的过程,经历过挣扎困顿、喜悦开心,也时有泪水滑落的时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52604207dc69afe1.jpg)
比如今天,在洪伟凯老师催眠课程的对练过程中,一时没找到合适的素材启动资源,于是各种尝试过往奏效的咨访策略,只为尽力翻转限制性信念,支持到当事人,与此同时,却不想由于用力过猛,把练习做成了个案。
一方面,之前希望省出2轮练习的时间,最终并没有成功;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充分扩容、倾听与共情,令当事人即使结案时的困惑感受已由之前的6~7分,降至3~4分,也仍然有被主导和掌控的压力感,因而感受到相当的不适、不爽、不自由。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1d0d8322df7985b1.png)
好在当事人MQ,本身也是一位愿意分享真实感受并主动提问的人,尤其在之后举手发言的环节里,在洪伟凯老师专业耐心的导引下,已逐渐放松释然。
按说此时此事,一切已可盖棺结案,却不想当事人难受的感觉,那一眼那一刻的面容微表情,看在咨询师眼里心中,直接被振荡到,就仿佛被一键按下某个不知名的按钮,心中升腾起的难过、自责、遗憾……同时喷涌而出。
是的,这一刻同频到难受感觉的水沐,需要支持。
于是寻找资源的模式自发启动,Action:举手、发声、表达。
即使在讲述的过程中,内容和着泪水无声滑落的轨迹,同时曝光在场域,也依然选择尊重自己的这份生命驱力,勇敢分享自己的觉察:
- 我是当事人MQ刚才个案的咨询师。因感受到来访的难受状态而难过
- 我发现咨询师自己的状态,是否稳,是否与自己在一起,对于能否支持到来访者,非常重要。
- 历数来由,尽管当事人关于“困扰”的评分已由高转低,只余3~4分,依然难过!
- 我了解自己这一次没有做得很好,同时,我不会自我攻击,我接纳并感谢MQ的表达,还有老师的辅助处理
- 自己曾有小小的受害感,现在已经改释,却忽然发现,不知如何回归与当事人的关系……
洪伟凯老师回应:
水沐,我感受到你仍在责备自己,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如此有勇气当众表达不成功的部分,我相信未来的你,将成为很好的咨询师……已经发生的,就需要放下,记得我们要时时回归中正状态。
是的,回归专业角度,咨询师状态的稳与不稳、是否中正,既是万事之始,也可令万事皆休。记得伟凯老师在本期高阶的课程里,曾再次提起【顺势而为】的重要性——
治疗师永远不要比个案(当事人)更用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cc4b9e3415553d2e.jpg)
如此,借由本次的发生 ,了其奥义。于此之外,也同时问自己:
做不好,不100%负责的自己,又怎样呢?
我是水沐,同感前一日收到徐秋秋(秋文心理/本沐师母)博士的点拨:
你有时候过于负责,会给自己压力,压力也会转移。专业和成长最重要,但是如果不快乐,那就不重要了……
是的,心智成年,独特、珍贵且自由的我们:快乐远比正确重要!
以及,也许不经事难以知道,一个人原来同时在被那么多人爱着,现场伙伴在聊天区的回应,以及后续的互动文字,摘述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e8878d5f19523be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9f8b7455d6175d8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9d7c556eda4bc05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448c93e6c09c528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82bb25f5c0b846b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