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阅纪伯伦的《沙与沫》,时光仿佛凝结,周边的一切变得静谧,感觉步入了一个空灵的世界,那里深邃无际,只有纪伯伦的思想在闪光。
在这些寓意深刻、音韵妙曼的诗句和格言中,我们读到了生命、爱情、人生,同时也读到了我们自己......
它是东方对西方的馈赠
纪伯伦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画家,被称为“黎巴嫩文坛娇子”。他的《沙与沫》和泰戈尔的《飞鸟集》并称文学史上散文诗体裁的双璧。
作为世纪交替之时阿拉伯文明中的伟人,纪伯伦脚踏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三大宗教版图。东方与西方、灵魂与肉体、孤独与觉醒,每一个命题都是任何时代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就如他对自己的另一名作《先知》所说:“这是我思考了一千年的书。”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这样评价纪伯伦:
“你是最早从东方吹来的风暴,横扫了西方,但它带给我们海岸的全是花香。” ---- ——[美]罗斯福

它是富含哲理的人性之书
纪伯伦的成就之高,在于他用哲学家的深邃思索,写出了文学家的悲悯情怀。
冰心这样说,“他的作品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讲为人处世的哲理,于平静中流露出淡淡的悲凉。”
在所有诗篇中,最让我震撼的是如下这篇:
【我有七次藐视自己的灵魂】
第一次,我发现她想高升时,故作谦恭下士。
第二次,我看见她在瘸子面前跛行。
第三次,当让她在难与易之间选择时,她弃难而择易。
第四次,她犯了错误,却以别人也犯了错误而自感欣慰。
第五次,当她容忍软弱时,她却把忍耐视作坚强。
第六次,她鄙弃一张丑陋面孔,但她却不知道那正是她的一张面具。
第七次,她大唱赞歌,并且将之当做一项美德。
每读一次,都是对自己灵魂的一次拷问。令人感叹,令人反省。
纪伯伦说:人的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只有向往之心才能超越。
一粒沙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是一粒沙
《沙与沫》是纪伯伦所有作品中最美妙的一篇,以“沙”比喻人像沙般微小,以“泡沫”形容事物如泡沫般虚幻。让我们不禁思索,我们在宇宙中是多么微小,宛如一粒尘埃。
【沙与沫】
在这沙滩上,我徜徉到永远,
徜徉在沙与沫之间。
涨潮时,海水会抹去我的脚印,
风会把水沫吹得很远很远,
然而海和海滩会存在到永远。
然而,即使我们微如沙沫,我们仍然是有力量的,我们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沙沫渺小,精神伟大。
一沙一世界。
“一粒沙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是一粒沙。”
所以,纪伯伦又说,
仅在昨天,我还自以为是碎片,不住颤抖,杂乱无章,运行在生命的苍穹间。
现在我已知道,我就是苍穹,生命是在我心中运动着的、排列有序的碎片。

每每合上书,都不舍得松开这些智趣灵性的诗句。在此摘抄部分我喜欢的句子,与大家分享。
*记忆是相见的一种方式,忘却是自由的一种形式。
*生命的面具是比生命更深刻的奥秘的面具。
*夜莺唱情歌时,将刺扎进自己的胸膛。
*人只有沿着黑夜之路前进,才能到达黎明。
*他人的实质,不在于他所表露的,而在于他未表露的。
*我对你说的一半话是没有意义的;我之所以说,但期你听到另一半。
*幽默感便是分寸感。
*当你背朝太阳,你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人有两个自我:一个在黑暗中醒着,另一个在光明中睡觉。
*你的欢乐或忧伤一变大,世界在你的眼里就变小了。
*人性是一条光河,从无始流到永恒。
最后,愿纪伯伦的思想之光引领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方心灵的静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