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西北

作者: 笑对红尘 | 来源:发表于2017-02-03 23:51 被阅读0次

     走了七天,终于圆了我的敦煌梦。上大学时,第一次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便神往于敦煌。骑着骆驼,背着水壶,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大漠,仿佛唐僧西天取经一样,要经历种种艰难险阻,才能到达佛教圣地——莫高窟。这种情景曾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虽不是佛教信徒,但我渴望去敦煌,渴望去那片神奇的土地,接受灵魂的洗礼。恰好朋友相约,于是,我的西北行开始了。

         第一站,兰州。

      到达兰州,已近傍晚,接机的导游在大巴车上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兰州,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说的兰州拉面和羊皮筏子。兰州拉面有幸吃了,好吃,但没有她说的绝。羊皮筏子因为时间原因,别说坐了,见也没见,实在遗憾。坐在大巴车上,看暮色中的兰州,粗犷而悠闲。这两个几乎不在一起搭配的词,我却觉得形容兰州是最恰当不过了。大西北的干燥气候造就了它的粗犷,广袤无垠的土地孕育了它的悠闲。楼宇间的距离极其宽阔,人居于此,不会有生存的压力,即便他们过得并不富裕。因为他们总能看到脚下的大地、身边的黄河和头顶的蓝天,而我们的视线,却总被一幢又一幢拔地而起的高楼阻挡,我们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了。

       第二站:嘉峪关。

    嘉峪关是个工业城市,现代化的步子就迈得稍微快一些,给人的感觉似乎比兰州要富裕。宽阔的街道上偶尔驶过来一辆汽车,行人也极少,你可以肆意而行,不用左顾右盼、担惊受怕。车水马龙的场面在这里几乎是天方夜谭。见惯了拥堵的车辆和人群,突然置身于如此空旷的天地,心情那叫一个美!

      景点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行在西北

亲临航天城,却没有看电视时的激动与兴奋。先是参观了博物馆,一幅幅图片展示了航天城从创建到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只是讲解员说得太快,我们走得也太急,有些东西几乎没有在脑中进行过滤。接下来,看了看胡杨林。胡杨林被称作“英雄树”、“王子树”,“千年不倒、千年不死、千年不朽”的胡杨林精神让无数人敬仰。在航天城建这样一个胡杨林公园,是以胡杨林的精神来喻航天人的精神。胡杨见秋而黄,黄到极致。只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错过了胡杨林最美的景致。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发射塔架和问天阁。发射塔架平时是包裹着的,只有在发射卫星时才会打开。问天阁是宇航员们在基地的住所,我们在这里匆匆拍照留影。高科技的东西是我们常人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皮毛。

      景点二:嘉峪关城楼、悬壁长城。

     

行在西北

嘉峪关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与山海关遥遥相望。登上城楼,我们就会隐隐地看到远处的雪山——祁连山。在夏天,看到雪景,实在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但祁连山的最高峰是常年积雪不化的。遥望着它,我总能想到电影《七剑下天山》,虽然我知道天山是在新疆,但因为是雪山,所以我还是会把它们放在一起,还是会遥想茫茫雪海,刀光剑影伴着侠骨柔情。绕城楼走一圈,跟在平遥古城楼上的感觉大同小异,只是这里的视野开阔,更能让人想到古人攻城掠池、金戈铁马的场面。

   

行在西北

悬壁长城是离嘉峪关城楼不远的一段古长城。我们一行二十八人来到悬壁长城脚下,一看到长长的阶梯,很多人就退缩了,只有我们六人一口气登到了长城顶部。上去的时候虽说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但一路往下看,却有众收眼底的感觉。下来的时候不费劲儿,腿却抖个不停,但心里很畅快。想起高中时候和几名同学,曾翻越一座山行至五台,这又算得了什么,简直是小菜一碟。

      第三站:敦煌。

 终于到敦煌了,远远地看到那个飞天雕塑,内心便激动起来。导游在车上把《敦煌神女》说得神乎其神。于是,一到敦煌,我们就先观看了大型歌舞剧《敦煌神女》。说是歌舞剧,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杂技剧。杂技演员们用歌舞剧的模式、杂技的技艺把一个凄美的神话故事演绎了出来。我又想起前几年在杭州看过的《宋城千古情》,无论是从剧场的环境来看,还是从剧本的内涵以及演员们的表演来看,两者是各有千秋。一个场面虽小,但小而精致,用高超的杂技艺术来表现正义与邪恶的对抗,催人泪下;一个场面宏大、内涵丰富,集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为一体,凸显高科技的技术手段,让人们在视觉享受的同时得到心灵的震撼。一南一北,交相辉映。

      景点三:鸣沙山、月牙泉。

   

行在西北

来到大西北,不去鸣沙山看一看,就等于没来。鸣沙山因风吹动,沙山就会发出鸣响而闻名。我们是在早晨五点钟出发的,带着宾馆给准备的早餐(冷馒头、矿泉水),睡意朦胧地来到了鸣沙山,既为免遭日头暴晒之苦,又为观看沙漠中的日出。可人算不如天算,那天是阴天,我们没有看到日出。上山的交通工具是骆驼。五头骆驼拴在一起,也算是一个驼队。每头骆驼都静静地卧在那里,等客人坐稳之后,听从领驼人的指令,慢慢地、有序地起身。坐在上面,不用心慌,即便是第一次坐,也没有必要害怕,骆驼是很温顺的动物。一路向上,前面是一队又一队的骆驼,后面也是一队又一队的骆驼,浩浩荡荡却又慢慢悠悠,很有点古代商人走丝绸之路的感觉。走到半山腰,骆驼走不上去了,我们集体下驼。剩下的路程怎么走,有人选择便道,我们几个人又是选择直上。上沙山不比上别的路,走一步可能要退两步,但每一步都会留下我们的脚印,只可惜当时忘了照张相片。有人把鞋子脱了,为得是轻便。我是穿的上山前发给我们的脚套(和袖套差不多),这样装束,是避免沙子进到鞋里。人每走一步,沙子就会往下滑一些,旁边有人居然是手脚并用。慢慢地,我们发现了一个小秘诀:踩在别人走过的脚印上,就不怎么累。走到山顶,看到对面又是一座又一座的沙山,简直是沙的海洋。下山了,有人不敢直下,选择滑沙。我却不怕,径直下山,只是步伐放得很慢,就像散步一样,从从容容、潇潇洒洒地走了下来。

    月牙泉与鸣沙山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提到鸣沙山,就要说到月牙泉。初识月牙泉,是在田震的歌曲中。很喜欢田震沙哑而低沉的声音,于是她的《月牙泉》也是一遍又一遍地倾听,只是未曾想自己有一天真得会与月牙泉面对面。站在不是很高的沙山上,看不远处脚下的一汪清泉,它的形状那么奇特,就像月芽儿一样。泉水清澈,泉的旁边修建了一些亭台楼阁,景致相当不错。而沙与泉并存,实在是大漠一大奇观。这一上午是玩得最为畅意的一上午,走在回程的路上,大家还津津乐道,准备带着孩子再来。

     景点四:莫高窟。

   

行在西北

莫高窟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而我却觉得描述它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匆匆的一瞥,只看见褪了色的壁画和破损的佛像,如何能真正品味敦煌神韵,又如何能感受华夏辉煌?我不能做到,也相信那么多步履急促的游客与我一样。而我真得渴望走进它,走进它的生命,与它的灵魂对话。如今看来,这只是一种奢望。

    曾经梦想着骑着骆驼、背着水壶,历尽艰难险阻来到敦煌的情形,却被大巴车、高速路破坏了。我们一路听着音乐、磕着瓜子、玩着扑克来到了这个神圣之地。

    进到里面,一个不仅漂亮,且气质非凡的讲解员(后来见到几个也是如此,估计此地讲解员的门槛也是较高的),把一大摞声音接收器发到了我们手中。我们按照讲解员的吩咐各自武装,然后紧跟在讲解员的后面开始参观洞窟。讲解员和团队是一队一的关系,不能乱跟,跟了也听不到讲解员的声音,因为接收器是固定的频率,只能接收到我们指定的讲解员的声音。高科技的东西,给讲解员和游客带来了莫大的方便,而我却总觉得这与我们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不甚相融,有时,人文与科技只能平行,不能相交。

    这一天,我们一共参观了八个洞窟,我印象较深的只有三个:藏经洞、弥勒佛大像、释迦牟尼涅槃像。

    藏经洞是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洞窟,讲解员给我们指了指那位王道士发现藏经洞的地方,而对于王道士偷运经书,并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卖与外国人的行为却只字未提,这着实让我很失望。而当我还在构想当年王道士是如何把这些珍宝偷运出去时,讲解员已经领着人们到下一个洞窟了。

 弥勒佛大像据说是根据武则天的模样雕塑的,很有大唐风范。而我所赞叹的是古人超强的智慧和超人的力量,真的是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他们是如何完成的。

    释迦牟尼涅槃像雕塑得很美,他静静地躺在那里,宛如一个睡美人,不再理会他身后的众弟子或惊诧、或安然、或痛苦、或欢愉的表情 。

    莫高窟的魅力不只在它的佛像,更重要的是它的彩塑艺术和它的壁画。它是佛教圣堂,更是艺术殿堂。我虽然不懂这些艺术,但我敬佩那一代又一代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自己印迹的工匠和画师。他们承受了寂寞和困苦,却给我们后人留下了灿烂和辉煌。我不想膜拜佛祖,却想向他们参拜。

    七天的旅程,行走在路上,看到的不只是美景,还有历史沧桑和时代变迁,只是步履太匆匆,握不住西北的魂。但我爱这块土地,爱它的广漠、它的纯朴,甚至于它的荒凉!

相关文章

  • 行在西北

    走了七天,终于圆了我的敦煌梦。上大学时,第一次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便神往于敦煌。骑着骆驼,背着水壶,一步...

  • 思乡

    夕阳西下 浪子远行在天涯 晚霞如画 举目西北望老家

  • 少年游10~一缕风声,十世流沙

    穿行在西北的风情里,脚步终究是过于匆匆,风景来的太快也走得太快,所幸的是,在这大西北,风景总是应接不暇,脑海中还在...

  • 行在大西北,走在青海湖

    2018.12.27 行在西宁大雪中 火车早上提前到达了西宁站,时间还早寻思找点吃的,附近一搜,大多是10点才开...

  • 不敢爱你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又是一个难眠的夜晚! 伴随着呼啸的寒风,列车穿行在西北寂寥的荒原之上,渐渐地西...

  • 西北!西北!

    去西北,为了逃避一些“情劫”,为了理清思绪,为了寻找可以呼吸的空间。 西北,用他宽广的臂膀给了一切我想要的安静、自...

  • 西北,西北

    说起西北,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联想到“贫穷”一词。 好友老家在西南,她早我一年到这里。曾被同学问起,你们那里出门有自行...

  • 西北,西北!

    在多雨的江南 火盆已冷 香樟叶从春落到冬 一颗火种还活着 几千年前的海岸 铁锹不曾熄灭它的火焰 *** *** 同...

  • 穿行长安故事

    与西北重镇、古城西安相约,一定要留出充分的时间。在西安缓步徐行,我仿佛走进了一册厚重的历史画卷,穿行在深沉...

  • 穿行在城市之中,走不到尽头。

    穿行在城市之中,走不到尽头。 早起,上班,赶地铁,不对,应该是挤地铁。本就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我,在地铁里更是不知道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在西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hj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