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作者: 顾秋的兔子洞 | 来源:发表于2022-02-22 17:28 被阅读0次

整个2月份就翻了这么一本书《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我了解了一下,他是著名哲学家,是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的。

果然涉及哲学,美学的就有点看不下去,不如小说啊散文的文章好看。

文章写道: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北京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做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

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吗?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

老实说还真没有停下脚步欣赏过远古的青铜图腾,偶尔在电视上看到,只觉狞厉虚幻,还真欣赏不了那种“变化莫测,气象万千”的远古艺术。

没有了解过这种原始的审美意识,也就无从理解这种青铜艺术、陶瓷纹饰、钟鼎金文有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奇迹的童年气派的美丽”。

你看那个兽(人)面大钺,尽管在有意识的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不又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么?好些饕餮纹饰也是如此,它们仍有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所以远不是任何狰狞神秘都能成为美。恰好相反,后世那些张牙舞爪的各类人,神造型或动物形象,尽管如何夸耀威吓恐惧,却徒然只显其空虚可笑而已,它们没有青铜艺术这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

作者又说到,同样唐的三彩马俑,尽管何等鲜艳夺目,比起汉代古拙的马那造型的气势力量和运动感就相差很远。

宋画像砖尽管如何细微工整,面容姣好,秀色纤纤,比起汉代来 那生命感和艺术价值距离很大,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后代艺术所难企及的。

这不禁让我想到,威尔杜兰特在生命的意义里说到教育 ,人们看重的往往是让青少年准备好将来谋求生计的本领,这当然是教育的目标之一,然而青少年将来不止是要去应付生活,他们还要享受生活,理解生活。

享受生活,理解生活从发现美,认识美开始。

相关文章

  •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书名:《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著 阅读时间:2016年10月—11月 读书笔记方式:以目录的顺序进行内容摘录,...

  • 【读书笔记】《美的历程》

  • 读书笔记《美的历程》

    在微博中看到这本书的介绍 哇塞,生活可以美丽成那个样子。这是我的第一反映,然后,然后我发觉其实此刻我的感受也是很愉...

  • 读书笔记-美的历程

    空白的哲学内涵 空白是更大的谦虚,音乐上的空白是是在感官之外给你待创造的声音与听觉,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独特魅力...

  •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宗教艺术首先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宣传品,它们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它们的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

  •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整个2月份就翻了这么一本书《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我了解了一下,他是著名哲学家,是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

  • 美的道路—《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本文分为 1.读书报告(知识思考) 2.为什么读这本书(我与这本书相关的故事) 3.图书留存(不用看,留档用) 三...

  • 读书笔记《美的历程》李泽厚

    <美的历程>主要讲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从远古的图腾,古陶器的纹刻再到春秋战国的青铜器,从秦朝奠定下来的雄伟壮...

  •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下)

    十九、 悲惨世界(南北朝) 前面我们从“远古的图腾”“夏商周的青铜”“先秦的精神”“楚汉的浪漫”“魏晋的风度”这5...

  •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上)

    中国美学最经典的著作之一——《美的历程》出版于1981年,影响深远,至今不衰。 本书回顾了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mg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