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为
1.读书报告(知识思考)
2.为什么读这本书(我与这本书相关的故事)
3.图书留存(不用看,留档用)
三部分,请根据自身兴趣选择阅读,全部阅读完需要10分钟左右。
1.读书报告
因为这本书写的早,影响深,我之前阅读的一些书籍对这本书的内容有承接和发展,这本书的一些观点的新颖度和艺术价值让我有些习焉不察,故不再列举这本书的内容,只谈这本书让我收获最多的两个方面,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的研究方法和逻辑,希望通过书评了解图书内容的同学可以不看。
这本书是根据中国历史的顺序排列的,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到明清时代,这本书有一个特点,像水墨山水一样,把浓墨的分析各个时代与艺术相关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背景,对艺术品只施星点笔墨,其余则是让读者自己感悟和享受的留白。
王沪宁在《比较政治学》中说:“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来讨论和分析研究对象,才能适当的把握它。”顾彬和王的观点不谋而合,顾彬在上“文化研究方法”的时,把研究方法比作一条路,我们需要一条路去接近,了解我们的目标。
艺术品不是独立存在于社会和时代的,而是“镶嵌”在社会这一多元的结构中的,存在于一定的时空环境下的,单从艺术技法本身来分析艺术品是乏味的,也很难做出深度,李泽厚通过与艺术品相关的社会关系、时代精神的理解与剖析,更加深入了说明了艺术品本身的特色。
除了研究方法让人获益外,作者在本书的组织结构,语句衔接,词类选用等方面显示出自身曾经受到过良好的逻辑训练。
在纵向上结构上,作者以时间代分段,按照时间顺序一代一代向下推进,在讲每一个时代时,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和思考的基础上,举重若轻,高屋建瓴,从分析时代精神开始,作为种子,之后向外生发该时代艺术的枝杈,分析该时代精神在不同艺术方面的表现形式,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家的精神面貌。
在纵向结构上,李泽厚用金线串珠的手法,将不同时代的同种艺术,特意做了继承的分析和差异的比较。
此外,在本书的语言上,李泽厚有个和王沪宁一样的优点,不追求晦涩难懂,言简意赅,而且不啰嗦。
不说学养,单论文字的功力,跟这两位前辈比起来,我要走的路就还长得很。
附带说一下,在艺术方面,汕大艺术学院的王受之老师的书浅显易懂,干货很多,但可能是因为受到英语的影响,写作的时候有翻译的感觉,每次写东西都写得有点长...长......长.....
2.为什么读这本书
读这本书的远因是大一下学期和耿军老师吃饭的时候,问他有什么消遣的书可以看,他第一反应就是:“看《美的历程》啊,我们那一代的人都看这个。”说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亮亮的光。
那时候精神状态一直不好,每天中午起来都有一种难过的感觉,看不进去书,最近心情平复下来,认真的看耿老师推荐的《高思在云》,想起了《美的历程》,但还是犹犹豫豫的。
半个月前的一个晚上,上完课出来,遇到建初,谈他的西安之旅,他寒假时赴西安,去看望患病尤西林老师。
尤老师是中国美学的拓荒者,当下美学研究的领头人,我本来打算这个学期选他的课,没有想到尤师罹患癌症,没能成行,所幸手术顺利,期待以后能见到尤老师。
在谈话里面,建初聊起尤老师在谈话里提出的对自己学问的总结,说起自己学问开始看的书是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当时刚好走到图书馆,就去图书馆借了来看。
读这本书大概花了十天,每天下午都去静思湖边静坐观景,读书,这十天里,有位同学每两天都会在荷花池的亭子那里吹奏横笛,练习《清明雨上》,他的笛声从啃啃巴巴到悠扬熟练,我的书也翻到了最后一页。
3.书籍留档
美的历程作者: 李泽厚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9-7-1
页数: 273
定价: 43.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李泽厚集
ISBN: 978710803037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