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开学了,小班孩子的家长是什么心情呢?会担心孩子适应不了?舍不得?还是挺高兴的?都有吧,呵呵。
我儿子两岁开始上日托,两岁半在正规幼儿园开始上小小班,老师们印象最深的是,他是班上唯一不哭的孩子。
送孩子去幼儿园,经常会看到很多孩子哭闹,无论怎么哄都不行,那哭声震天动地,听了都心里打冷颤。很多孩子刚入托都会出现分离焦虑,但如果过了一个月还是无法适应,那么就不正常了。
怎样才能让孩子欢天喜地去幼儿园呢?
首先,给孩子的足够的安全感。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能意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家里也是丰衣足食的,有专人照顾,如此倍加呵护,还会出现安全感不足吗?其实,人的安全感来来自两方面,一是物质生存,二是精神满足。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的精神安全感。在处理分离焦虑时,以下情况经常出现:
1. 偷偷离开,回避孩子的分离焦虑。
孩子几个月大,抚养者离开的时候,并不告知孩子,是突然离开的。孩子八九个月,会认生了,而这个时候很多妈妈要去上班了,孩子和母亲都出现分离焦虑,为了不让孩子哭,往往是老人吸引住孩子,妈妈偷偷走开。这对孩子而言,真是很大的刺激,突然回神过来,最重要的人不见了,根本没有缓冲呀。
2. 哄骗孩子度过分离焦虑。
对孩子说:“妈妈马上就回来的。”其实,妈妈过了好久好久才能回来。
3. 恐吓产生分离焦虑。
父母:“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把你卖了。”“你这么不乖,我不要你了”之类的话语,对孩子也会产生不安全感。
4.气氛冷漠或暴力。
家里缺乏沟通,冷漠或争吵不断都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所以,孩子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家长要反思对待孩子的言行是否有暴力,欺骗,隐瞒,抛弃的特征,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要重视孩子对信息的加工和想象能力,心理问题并不是基于现实,而是基于现实的心理再加工造成的。
其次,家长没有给幼儿园营造高大上的印象。
上个月去幼儿园报名,填表的时候,很多孩子都跑开去玩了。作为家长,我们都担心孩子走丢。
一个妈妈说:你再跑,我就把你送去幼儿园。
孩子大叫:我就不去。
这下真是麻烦了,孩子肯定得厌学呀,因为去幼儿园是一种惩罚。
以上是丑化幼儿园的例子,还有就是求着孩子上幼儿园的情况。例如早上,很多孩子出现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情况,家长常常会连哄带骗,拿零食,承诺给奖励,或者强硬抱走。
我是这样做的:
妈:你如果乱跑,就没那么棒,以后可能不能来这里读书了。
儿子很紧张的样子:为什么呀?
妈:因为你到处跑不安全,你要在妈妈看得到的地方玩,这样才安全。
当孩子不愿意出门去幼儿园。
儿:我好累,我不去幼儿园了。
妈:你确定不去幼儿园吗?
儿:嗯。
妈:好吧。那就不要去了。今天不棒,就不去了。明天表现棒就可以去,表现不棒就别去了。
儿子大叫:不行,我就去。
如果他真的不愿意去,我就真的不让他去。晚上回来,我就会和他讲幼儿园的故事。会告诉他,幼儿园玩了什么,老师很期待他回来,小伙伴很想和他玩游戏。
一句话呢,我是把上幼儿园当成是奖励,会美化幼儿园和老师。
下面是我和儿子有过的对话。
妈: 宝贝,因为爸爸妈妈很努力很努力,你也非常喜欢学习,很棒很棒,才可以去幼儿园读书。
宝:对呀,就是我那么棒,我就可以去幼儿园。
妈:儿子,这里就是你要上的幼儿园了。因为你已经三岁了,才可以来这里。那些小的弟弟妹妹是不能来这里上学的。
宝:嗯。我就长那么大了,我就可以上幼儿园了。
妈:今天罗老师告诉我妈妈,你在学校表现很棒呢。是不是真的?(罗老师根本没说,呵呵)
宝:是呀。
妈:老师说,你举手回答问题。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还和小朋友们玩游戏,对吗?
宝:是呀,我还自己洗脸,自己上厕所。
妈:那妈妈奖励你明天再来幼儿园,好吗?
宝:嗯,我天天都可以去幼儿园。
儿:妈妈,今天老师没有给我牛奶。(因为忘记交牛奶费了)
妈:对不起,妈妈忘记交牛奶钱了。现在妈妈去交,明天你就可以有两瓶牛奶了,好吗?
儿:好。
妈:你没有牛奶的时候,心里难过吗?
儿:难过。
妈:那你哭闹了吗?
儿:没有。
妈:这么棒。宝贝在幼儿园都不哭闹。现在妈妈奖励一瓶酸奶给你,好吗?
儿:太好了,有酸奶吃。
妈:妈妈好羡慕你今天又可以去幼儿园了。
儿:是呀。幼儿园很好玩,有好多玩具。
妈:妈妈不能去幼儿园,因为妈妈是大人。去幼儿园是小孩子的福利。
儿:对呀,我是小孩子,我就可以去。
妈:那你可以唱首幼儿园的歌给我听吗?
儿:锄禾日当午……
妈:看来,上幼儿园真的很不错。
妈:今天罗老师告诉妈妈,她很喜欢你。
儿:对呀,罗老师很喜欢我。
妈:你也很喜欢罗老师,是吗?
儿:是的。
妈:你吃饭这么不认真,明天不要去上幼儿园了。
儿:不行,我要去。
妈:你都不会自己吃饭,怎么去幼儿园?
儿:我会自己吃饭。
妈:那吃给我看。
儿:大吃一口
妈:好吧。如果10分钟之内吃完,明天就可以继续上幼儿园。而且还可以奖励你看故事书。
总之,我会时刻抓住机会表扬他在幼儿园的表现,强调老师对他的喜欢,把幼儿园当成奖励。
再次,要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
有些孩子,只是在入校门的时候和家长有分离焦虑,一旦进到幼儿园,丰富的幼儿园生活就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很快就会适应。如果孩子无法投入幼儿园的活动,那么就会出现长久无法适应校园生活的情况。很多家长平时不经意就会破坏孩子的注意力。
例如,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家长觉得很可爱,就会脱口而出,宝贝好棒呀。孩子在画画,家长就说,画得真好。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是很重要的,可以让孩子专注于当下的事情,不被外物影响。所以,孩子可以独立做事,专注做事的时候,不要表扬他,直到他停下来为止,如果我们经常中途表扬他,孩子就会习惯等待外界回应。
另外一个经验是,孩子的现成玩具不需要太多,最好是一些可以动手的物品,可以练习孩子的专注力。例如瓶子倒水,涂鸦,沙子,石头,积木,穿珠,骑车,叠衣服,喂鱼,折纸,听故事,认地图,找数字等活动都适合幼儿,并且可以培养孩子对游戏的专注力。如果孩子可以全心投入幼儿园的活动,他就可以更好地适应。
当然,新的环境,每个人都会不适应。我们成人换一个住所,一个工作,一个城市都会有不适感。所以,最初的几天,孩子的哭闹不舍是正常的,家长平常心对待,及时肯定他在幼儿园的表现,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独立成长的力量。妈妈们,加油。
作者:李惠娟,教育心理学硕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10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