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去平台讲沙龙课,我讲的主题是“如何满足需要,做到自尊自信”,这个主题我已讲过多次,因此讲的比较坦然,还自信满满。
讲课时讲到不同需要时,我让大家体验感觉。比如大家体验了对孩子学习焦虑时,最终担心谁?体验爱与被爱、有无归属感、尊重与被尊重时的感觉,我问她们体验后什么感觉?这就是一种半开放式提问。每个人的感觉不同,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爱、尊重就在自己身边,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存在的,只是有没有感觉到而已。
当需要被满足时,感受到爱、温暖、有力量、自信、进取等;不被满足时,会感受到孤独、恐惧、自卑、无力感等,当他们满足与不满足的感觉都体验到了,就会知道满足自己、孩子的心理需要有多重要。孩子做出各种行为,深层次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什么需要?只要满足了他深层次的心理需要,孩子自然会自动自发的积极进取。
提问让人反思昨天的讲课让我感悟到,我和大家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只是讲了点知识,真正的内容是大家体验感悟出来的,全是她们自己内在东西的呈现,是她们本来就有的。比如提问她们满足后的感觉,温暖、有力量等感受都是她们说出来的,而不是我讲出来的,只是经由我的提问,让大家把潜意识的东西意识化了,道理自然就明白了,这就是提问的重要性。
讲课期间,大家分享的积极性很高。积极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成长期间各种需要满足与未满足的感受,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认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自身发生的巨大变化等。通过大家的分享,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课堂气氛愈发活跃。
当然大家在说的时候也需要及时刹车,否则就把控不好时间,我根据情况及时总结肯定,然后再继续往下引导,保证课堂内容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最后时间也掌控的不错,一个小时零二十分钟完成了任务,并且大家还探讨得很热烈。
不过在讲课期间及课后,大家有很多疑难问题咨询我的意见,我发现自己一不小心就被别人的提问带走了,没反思对方存在的问题problem,而是直接回答问题question,容易偏离心理成长的方向。比如在讲归属感时,有个家长问,她孩子想转班,是否转?我直接建议不转,并告知她心理问题越直面越容易解决,越逃避越困难。但家长又说出其它许多原因,我发现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只能由家长自己思考决定。
再比如,有的家长问我,孩子上大学后要求买电脑,买不买?我建议买。但孩子自己已有旧电脑,我又直接回答了question,犯了心理引导的忌,心理咨询只解决心理问题,而不是具体问题。
所以心理咨询或者培训,提问是引发对方思考成长的有效办法,而不是仅灌输知识或回答问题。
网友评论